如何看待自己的敵人
能夠學會愛自己的敵人,這隻有大智者才能做到。其實人生並無永遠的敵人,愛自己的敵人隻需心中的一轉念而已。有這麼一則寓言故事:
一隻獅子和一隻狼同時發現一隻小鹿,於是商量好共同去追捕那隻小鹿,它們合作良好,當野狼把小鹿撲倒,獅子便上前一口把小鹿咬死。但這時獅子起了貪念,不想和野狼平分這隻小鹿,於是想把野狼也咬死,可是野狼拚命抵抗,後來狼雖然被獅子咬死,但獅子也受了很重的傷,無法享受美味。
好心善良的人常想,如果獅子不起貪念,和野狼共享那隻小鹿,那不就皆大歡喜了嗎?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零和遊戲”,也就是“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單贏”。
大自然的弱肉強食是講力量,而不講日後的長久利益的,這是為了生存上的需要;但人類社會和動物世界不同,人類社會遠比動物世界複雜,個人和個人之間、團體和團體之間的依存關係相當緊密,除了競賽之外,任何“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零和遊戲”對自己都是不利的。像戰爭,哪個戰爭不是傷人又傷己(有時甚至是自取滅亡);像派係鬥爭,那一派不是元氣大傷?因此“零和”的“單贏”並不是人類社會的生存之道,所以最近也有很多人高唱“你活我也活”的“雙贏”。
前述故事中的獅子如果不咬死野狼,而和野狼平分獵物,不但自己不會受到重傷,也可享受美味,這就是“雙贏”。
人和動物是不同的,動物的所有行為都依其本性而發,屬於自然的反應;人有思想,經過思考,人可以依當時需要,做出各種不同的行為選擇,例如——學會愛你的敵人。
“愛你的敵人”,這是件很難做到的事,因為絕大部分人看到“敵人”都會有滅之而後快的衝動,或環境不允許或沒有能力消滅對方,至少也會保持一種冷淡的態度,或說說讓對方不舒服的嘲諷話,可見要愛敵人是多麼難。
就因為難,所以人的才能有高有低,成就有大有小,也就是說,能當眾擁抱敵人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愛敵人的人高大。
能愛自己的敵人的人是站在主動的地位,采取主動的人是“製人而不受製於人”,你采取主動,不隻迷惑了對方,使對方搞不清你對他的態度,也迷惑了第三者,搞不清楚你和對方到底是敵是友,甚至都有誤認你們已“化敵為友”;可是,是敵是友,隻有你心裏才明白,但你的主動,卻使對方處於“接招”、“應戰”的被動態勢,如果對方不能也“愛”你,那麼他將得到一個“沒有器量”之類的評語,一經比較,二人的份量立即有輕重,所以當眾擁抱你的敵人,除了可在某種程度之內降低對方對你的敵意之外,也可避免惡化你對對方的敵意,換句話說,為敵為友之間,留下了條灰色地帶,免得敵意鮮明,反而阻擋了自己的去路與退路;地球是圓的,天涯無處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