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體育變革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發展的水平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著各種社會活動的發展進程。沒有伴隨著工業革命的一係列科學技術革命,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不可能發生。沒有近一個世紀來,特別是二戰以後世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體育運動也不會有今天的這種規模和影響。現代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到體育運動中的各個領域。
工業革命後奧林匹克運動的複活
早在十八世紀,人們在工業生產以及自然科學,特別是生物科學的發展中,認識到體育對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人的巨大價值 ,於是把體育引入學校,成為德智體全麵發展的組成部分。
進入十九世紀,工業革命進展迅速。蒸汽機的使用和各種機器、機床的發明,不僅引起生產技術的根本變革,也使社會思想和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此外,自然科學的進步,特別是醫學、生理學等有關人體的科學的發展,使人們對身體活動有了新的認識。歐洲出現了一個需要體育,並創造出新的體育手段的時代,形成了歐洲大陸的體操和英國的戶外活動及競技運動體係。體育運動由學校向社會發展。
十九世紀中葉,自然科學先後獲得了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個重要發現,即1842-1845年間提出的能量守恒和轉 化定律,1838-1839年間提出的細胞學說和1885年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這些重大發現揭示了自然界各領域以及對自然界研究的各個部門之間的聯係,證明了自然界中整個運動的統一。
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在大工業生產所形成的工種專業化的條件下,人的身體被殘酷的肢解成機器的附件,造成人體的畸形發展。同時,大工業生產引起的文明公害在英國和歐美大陸相繼出現。大工業生產造成了都市化生活方式和緊張的節奏、汙染的危害、肮髒的生活環境,以及在資本主義製度下出現的種種弊端,諸如吸毒、賭博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渴求新鮮的空氣和健康的活動。在新時代條件下造成的人的隔絕的生活方式和由此產生的孤獨感,又使人們產生相互接觸和了解的要求。資本主義工業化造成的這些社會因素,促使人們去尋求一個理想、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把注意力轉向人的身體本身,於是體育成為一種日益迫切的社會需要,有了較大的發展。十九世紀下半葉,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國際政治、經濟的發展,現代體育的發展出現兩個明顯的傾向:
第一、競技運動的迅速發展
當現代體育在歐洲興起時,歐洲大陸矛盾交錯,各國籠罩著濃厚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情緒,各國都很注意體育的軍事效能,強調體育與軍事訓練的結合。因此,各種體操體係比較盛行,而英國則由於文化傳統和“紳士體育”的影響,以及海外貿易的需要,流行著競爭激烈、變化複雜、能激發強烈情感的戶外遊戲和競技運動。
十九世紀50年代,英國流行的競技運動,越過大洋,遠傳美國和加拿大。但這種與體操在形式、內容、功能各方麵都存在極大差異的體育形式,在體操的故鄉——歐洲大陸,卻遭到非議和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