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泡運輸的基本概念(1 / 1)

膜泡運輸的基本概念

真核細胞通過內吞作用(endocytosis)和外排作用(exocytosis)完成大分子與顆粒性物質的跨膜運輸。在轉運過程中,質膜內陷,形成包圍細胞外物質的囊泡,因此又稱膜泡運輸。細胞的內吞和外排活動總稱為吞排作用(cytosis)。

一、吞噬作用

細胞內吞較大的固體顆粒物質(圖5-13),如細菌、細胞碎片等,稱為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吞噬現象是原生動物獲取營養物質的主要方式,在後生動物中亦存在吞噬現象。如:在哺乳動物中,中性顆粒白細胞和巨噬細胞具有極強的吞噬能力,以保護機體免受異物侵害。

圖5-13 吞噬作用

二、胞飲作用

細胞吞入的物質為液體或極小的顆粒物質(圖5-14),這種內吞作用稱為胞飲作用(pinocytosis)。胞飲作用存在於白細胞、腎細胞、小腸上皮細胞、肝巨噬細胞和植物細胞。

圖5-14胞飲作用

三、外排作用

與內吞作用的順序相反,某些大分子物質通過形成小囊泡從細胞內部移至細胞表麵,小囊泡的膜與質膜融合,將物質排出細胞之外,這個過程稱為外排作用(exocytosis),細胞內不能消化的物質和合成的分泌蛋白都是通過這種途徑排出的(圖5-15)。

圖5-15外排作用

四、穿胞運輸

在動物組織中,有的細胞通過內吞和外排相偶聯,在細胞的一側形成胞飲小泡穿越細胞質,另一側使小泡中的物質釋放出去。如:肝細胞從血竇中吸收免疫球蛋白A(IgA),通過穿胞運輸輸送到膽微管;大鼠中,母鼠血液中抗體經穿胞運輸進入乳汁。

五、胞內膜泡運輸

細胞內部內膜係統各個部分之間的物質傳遞也通過膜泡運輸方式進行。如從內質網到高爾基體;高爾基體到溶酶體;細胞分泌物的外排,都要通過過渡性小泡進行轉運。胞內膜泡運輸沿微管運行,動力來自馬達蛋白(motor proteins)。目前已發現的馬達蛋白有兩種:一種是動力蛋白(dynein),可沿微管向負端移動;另一種為驅動蛋白(kinesin),可牽引物質向微管的正端移動。通過這兩種蛋白的作用,可使膜泡被運抵一定區域。關於胞內膜跑運輸我們將在專門的章節進行較為詳細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