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米拉會戰
坦恩博士在他所著的《亞曆山大大帝》中,認為亞曆山大從未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統治者,他的話也許是對的,不過事實卻似乎證明他的確曾孕育一種神意的世界統治者觀念,而統一的世界大帝國觀念也是由此產生的。因為亞曆山大認識到神與人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關聯,而這種關聯的目的就是要使人與人之間建立一種和諧關係。所以應該杜絕城市與城市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仇視和對立情緒,將他們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四海一家的都市。所以德羅森說:“亞曆山大這個名字象征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紀元的開始。”韋爾克恩也說:“此後的整個世界曆史,包括一切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如果不研究亞曆山大的畢生事業,就可能很難加以了解。”
亞曆山大不僅是一個世界的征服者,而且他還創立了一種世界觀,從此以後在每個時代中這種世界觀都一再地複活,正因為如此,所以在曆史上沒有另外一個人能夠比擬他的這種崇高地位。在古代羅馬,他受到早期諸帝的崇拜,在猶太民間故事中,他被尊稱為救世主的先驅,在土耳其斯坦和巴達克汗的部落,人們還把他當作始祖看待。關於他的傳奇,曾經從冰島傳到黃海,在這些傳奇中他被描述為最後一個法老,內克坦尼波的兒子,阿伽門農家族的後裔,一個狂熱的回教徒,一個神聖的基督教徒和一個全能的魔術師。這些神話固然荒謬怪誕,但都有其道理----因為亞曆山大的確是人間英傑。
亞曆山大出生於公元前356年,可能是10月。他的父親菲利普自命為希臘神話中赫拉克裏斯的後裔,從小就給他灌輸向波斯複仇的思想。不過更重要的卻是他的母親奧靈·皮亞斯,因為她把一種熱情遺傳給他,才使他能夠實現這個世界觀。她是一個特殊的女人,生性野蠻,神秘並且專製,她是埃比拉斯國王的女兒,據說她的祖先就是阿基利斯。在她的故國,她曾經朝拜過最古老的宙斯神廟(注:在英雄時代,宙斯神的影響最大,以後才被特爾斐神廟代替),並且也知道最神秘的阿蒙大神廟位於示巴綠洲。除了赫拉克裏斯和阿基利斯,宙斯的兒子狄奧尼索斯----這是他和加德姆斯王的女兒絲美拉所生的----也算是亞曆山大的神話式祖先,在馬其頓規定有一天是祭祠他們的。狄奧尼索斯是一個“人神”,他曾經經過利地亞和埃及直到印度,傳播一種崇拜葡萄的神秘宗教,並征服了他所經過的國家。
這些神話代表了奧靈·皮亞斯那個時代人們精神生活的現實情況,對她和她的兒子具有廣泛的影響。除了受父母影響之外,亞曆山大也受到亞裏士多德的影響。在他十三歲時,菲利普就邀請這位著名學者來做他的老師。亞曆山大跟隨他在一個叫作梅加的小村中住了三年,受到他的陶冶。亞曆山大對希臘文化產生了熱愛,尤其喜歡背誦荷馬史詩。據說在他進行的每一次戰役中,他都隨身帶著一本亞裏士多德注解的荷馬著作。毫無疑問,亞裏士多德也把仇恨波斯人的觀念灌輸到他的腦海中,因為波斯人曾經殺害亞裏士多德的朋友和親戚,阿塔紐斯的暴君赫爾-米亞斯。
有這樣的父母和老師,加上他的天才和無限的精力,所以亞曆山大做任何事都極為徹底,沒有人能比得上他。他的勇氣也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但是反過來說他也非常謹慎小心。他同時具有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先知和實行者的雙重人格,所以無論是在思想還是行動方麵,與同時代人相比,他都有鶴立雞群之感。他一方麵非常神秘,另一方麵不斷實踐,凡是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會覺得他具有無限的吸引力。雖然他具有高度的幻想力,但是他的幻想力卻很少超越理智的限度之外,而他對於細節的精明程度,又可以與他對概括觀念的淵博相比擬。因此阿利安在他的亞曆山大傳中評論說:象這樣一個與任何其他人都完全不相似的英雄,照他看來,似乎不能不說是出於天意,而非人力所能及。
據說亞曆山大隻有中等身材,膚色白皙,普魯塔赫說他習慣於把頭偏向左肩。他奔跑速度極快,連職業體育家也不是對手。當他無需在戰場上調度部隊的時候,他會把時間消磨在狩獵或者是審判司法案件,料理軍務和讀書等方麵。他非常愛好自然,為了消遣,他喜歡獵狐和射鳥,他也極愛讀書。當在亞洲腹地找不到其他書可讀時(除了荷馬以外),他就命令哈帕路斯從後方送些書來。哈帕路斯都一一遵命照辦。
但是,在他所有的品行中,最能顯示出他特立獨行的還是他的道德觀。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具有同情心被認為有失英雄氣慨,不過他卻能同情人,特別是對不幸的人更能表示憐憫。在埃菲蘇,他製止了當地人民屠殺寡頭政治的執政者,因為他知道如果不製止他們,那麼除了真正的罪人以外,所有與他們有私仇的人或是有財產的富人,就會都被殺死。在米內塔斯圍城戰中,有些被圍的部隊躲在一個島上,亞曆山大見他們準備死戰到底,不禁表示同情,認為他們也是高貴而忠勇的軍人,就與他們談判,並允許他們參加他的部隊。在伊蘇斯之戰以後,他也對特比斯的大使表示同情,部分理由是因為他很憐憫特比斯的遭遇,該國的滅亡使他感到很遺憾。當他從印度回來時,在通過戈德洛西亞沙漠行軍時,有一些守衛倉庫的部隊因為饑餓把倉庫中的糧食搶劫一空。亞曆山大知道這些人實在是出於迫切需要才出此下策,就赦免了他們。
幾乎在所有時代中,女人問題一直被認為是軍人的合法汙點,可是亞曆山大對這個問題的態度也足以表現出他比起同時代的其他人來,簡直就象是生活在另外一種道德世界裏。他不僅以皇族禮節對待被俘的大流士妻女,而且對強奸更是深惡痛絕,在他那個時代,這種行為在戰爭中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有一次他聽說巴爾米尼奧的部隊中有兩個馬其頓軍人曾經侮辱過某些傭兵的妻子,他立即命令巴爾米尼奧將這種人渣處死。另外有一次,美地亞的總督阿特洛伊帕特斯送給他一百個騎兵打扮的少女,亞曆山大馬上把她們送到離軍隊範圍很遠的地方,以免她們遭受馬其頓或外國部隊的侮辱。在圍攻佩內色普迪斯時,他下達了一個更加驚人的命令:不準觸及任何婦女。盡管他如此尊重婦女,但這還不算是他的最高美德。對於亞曆山大所犯的錯誤,阿利安也曾經感到很遺憾,不過他卻說:在古代帝王中,據我所知隻有亞曆山大一人能夠根據他天賦的高貴理性,真正勇於改過。
關於他的軍事指揮藝術,探討的文章實在太多,但最真實的也許還是阿利安的結論。因為阿利安的主要資料來源於亞曆山大的部將托勒梅。這是當他做了埃及王之後寫的。內容如下:
“他非常聰明,非常勇敢,對榮譽和危險都非常熱心,對宗教則非常謹慎……他最善於選擇正確的行動路線,不管情況如何模糊,他的猜想常常是正確的。他對於如何集中一支軍隊和如何裝備它都十分內行,尤其善於提高部隊的士氣,使他們不斷產生新的希望,同他一樣充滿大無畏精神,鏟除了他們腦海中一切懼怕危險的想法----在他的所有特性中,這一點最為難能可貴。對於一切在不確定環境中所應做的事情,他都以最大的果敢精神去做,他最善於迅速地預測和把握敵情,不讓任何人有時間考慮失敗的可能。”
亞曆山大繼位之後,發現他的四周都是敵人,於是立即用驚人的速度采取行動。他首先進入提沙裏,在特恩比迂回了底薩萊守軍的側翼,這樣他贏得了一次不流血的決定性勝利,於是立即被選舉為底薩萊同盟的盟主。接著,他又好比從天而降一樣前進到了底爾姆基利,特爾斐同盟馬上承認他是菲利普的繼承人。他的南下速度是那樣迅速,本來雅典正在準備脫離馬其頓的控製,現在馬上向他表示降服,於是科林斯邦聯大會選舉他為最高統帥,繼承了他父親的地位。因此在菲利普死後不過幾個星期,他就已經完全穩固了他在希臘境內的地位,於是他出發去鞏固北麵和西麵邊疆,並使界外的野蠻民族屈服於他的意誌之下。經過兩次驚人的戰役,一次在多瑙河上,一次在依裏利亞,他就建立了他的權威。在這邊的任務完成後,他不得不以最快速度趕回南麵,因為希臘境內又在蘊釀新的危機,這一次是波斯人鼓動起來的。
公元前338年,卡拉克薩的勝利者阿塔克斯二世的兒子阿塔克斯三世被刺了,由他的一個遠房親屬科多曼紐斯繼位。科多曼紐斯改名大流士,就是大流士三世。他害怕馬其頓興起,乘亞曆山大忙於北疆的時候,抓住這個機會送了三百個塔倫給雅典人作為賄賂。雖然雅典人拒絕了,但是狄莫西尼斯卻接受了,而與此同時又有謠言傳來,說亞曆山大和他的全軍都已葬送在依裏利亞的荒野之中。於是特比斯人不等證實消息,立即包圍了據守卡德米亞的馬其頓部隊,雅典人也派了一支兵力去協助特比斯人。突然之間,特比斯人發現亞曆山大非但沒死,而且已經到了孔徹撒圖斯----在特比斯西北麵,相距隻有十五英裏左右。他的行軍速度簡直快得可怕,所以他的到來有如雷霆一般打在特比斯人身上。第二天他就已經站在特比斯城外,一個突擊就攻占了城門,屠殺了六千個特比斯人。接著他將該城夷為平地,將它的土地分給同盟中的其他各國。為這個悲劇所震驚,雅典人立刻向他屈服,亞曆山大卻對他們待之以禮----其所以如此,不僅是因為他認為雅典是希臘的文化中心,而且他也不希望強大的雅典艦隊倒向波斯懷中。於是在不過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內,他已經在歐洲建立了一個堅強的作戰基地,從那裏他可以發動對波斯的攻擊。
亞曆山大留下安迪帕特帶著九千多步兵和一小隊騎兵控製希臘,監視斯巴達,並在切西尼地斯湖集中了他的艦隊,一共有160艘戰船,在公元前335年年底或是次年年初,率領他的軍隊向西斯塔斯前進。當他的軍隊正在渡過阿拜達斯時,他首先駛向依比利亞去訪問特洛伊舊址,以便在他神話遠祖阿基利斯的墳上獻上花圈以安慰其在天之靈。在阿拜達斯東麵幾英裏遠的阿利斯培,他趕上他的大軍,共計步兵三萬人和騎兵五千人。為了在深入波斯心髒地區前首先肅清左翼,他前進到格拉尼卡河上。敵方在那裏有兩萬亞洲騎兵和兩萬希臘傭兵,由羅德島的梅農指揮。公元前334年的5月或6月間,在這條河上他贏得了他的四個大會戰中的第一個。接著他就征服了色雷斯全境,於是向南旋轉,首先前進到沙爾底,該城投降了;接著又前進到埃菲蘇,這個城市也投降了,再往前就是米裏塔斯,它拒絕投降,經過圍攻之後,於7月被占領。在那裏亞曆山大作了戰爭開始以來的第一個重大決定。他想奪取波斯人的製海權,但他卻無法擊毀波斯艦隊,因為他缺乏工具,所以他決定占領東地中海岸上的一切港口和基地。他一共花了兩年時間才完成這個艱巨的工作。
這些基地中的第一個是哈裏卡那蘇斯----就是波德羅姆。當他發現要攻陷它是一個長時間的工作以後,便留下三千步兵和二百騎兵,由托勒梅去負責圍攻,他自己再繼續向戈德地門----即貝拉希沙爾----推進。他的兵力分為兩個縱隊,一個由巴爾米尼奧率領,經過萊地亞前進;另一個由他自己率領,經過萊西亞海岸前進。從戈德地門,他取道安基拉向塔蘇斯前進。
於是,在公元前三三三年十月間,他到達現在亞曆山大港所在的位置。此時,大流士在蘇契已經集中了一支軍隊,這個地點在阿曼努斯山地以東。當他知道亞曆山大正沿著海岸向南前進,就放棄了平原地帶,越過了阿曼努斯山脈,進到了亞曆山大灣的北端,在伊蘇斯切斷了馬其頓軍的交通補給線。當亞曆山大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他立即趕回來,就在皮納努斯河岸上,打了他的第二個主要會戰----就是伊蘇斯會戰。他在那裏擊潰了波斯軍,迫使大流士逃走。
亞曆山大還是堅持著他的目標----占領波斯的海軍基地----他不尾隨波斯敗軍的後麵,向內陸窮追,而仍然繼續沿著敘利亞海岸前進。阿拉杜斯、巴布魯斯和斯登都開門歡迎他。如果不是他要求對泰內的米卡斯神的祭祠權利,那麼泰內人也會同樣的迎降。這個要求被拒絕了,於是這個島城開始受到圍攻。這次圍城戰在曆史上也要算是最著名的一次,它從公元前三三二年一月起,直到八月末才被攻陷。於是不僅所有的波斯海軍基地,連所有一切腓尼基城市的艦隊,包括塞浦路斯在內,全部都落入亞曆山大掌握之中。於是這些因素使他對東地中海獲得了絕對控製權,並且使馬其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海權國家。
他通過了今天稱為巴勒斯坦的地區,經過了兩個月的圍攻,加沙城也被攻陷了,於是埃及與波斯間的關係全被切斷。亞曆山大派遣他的艦隊到佩魯蘇門,再進軍達到孟菲斯,於是進入了埃及法老的都城。根據軼聞,他被擁上了設在佩塔神廟中的禦座,上尊號為埃及國王。從孟菲斯,他沿著尼羅河下溯,到達坎諾波斯。在拉科迪斯附近,他選定亞曆山大城的地址,在許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中,以這一個最為著名。
公元前三三一年年初,他越過大沙漠,走了二百五十英裏,去憑吊在示巴的阿蒙神廟。依照神話,這個地方曾經為他的祖先佩索斯和赫拉克裏斯所征服。(注:佩索斯為赫拉克裏斯母親的祖父。)據記載:當他走向神廟的時候,有一個僧侶想用希臘語來向他致歡迎詞,他本來是說:“啊,我的孩子。”可是因為他是外國人,發音不正確,使人聽到好像是說:“啊,宙斯的兒子”。這個錯誤使亞曆山大感到十分愉快,於是成就了一個神話,說神自己稱他為宙斯的兒子。隨後,他們一同去祭神,至於神簽對於亞曆山大有些什麼啟示,無人知曉。據說亞曆山大認為這是極高度的機密,連寫信給他的母親時都未曾提及。
不管事實如何,似乎是一個偶然的巧合----在僧侶稱亞曆山大為“宙斯的兒子”之後,他又聽到哲學家沙曼的講演。在他指出神為所有人類的帝王之後,更使亞曆山大感到別有用意。從此他的思想大為改變,他認為既然太陽神阿蒙是普照全人類的,對於善惡都是一樣。所以他聯想到所謂HOMONIA的觀念,那就是和諧團結,萬眾一心的意思。如果沒有這個觀念,那麼在一個城市國家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他認為這個觀念應該加以推廣,把整個世界包括在一起,變成神的城市,所以一切的人類應一律平等,而沒有種族的分別。照坦恩博士的分析,這種對於HOMONIA觀念的解釋,要比柏拉圖、亞裏士多德、伊索克拉地斯等人的思想更前進了一步。萊特教授也持同樣見解。他說:“在亞裏士多德那裏他雖然獲益頗多,但是他卻比他的老師前進了很多。他放棄了希臘人與野蠻人之間的界線,他勇敢地宣布:‘四海一家’。”
這個問題,也許可能要算是世界史中有關文明的一件最重要大事。坦恩這樣的寫著說:“亞裏士多德告訴亞曆山大說,對待希臘人應如朋友,對待野蠻人應如禽獸。但是亞曆山大所知道的卻更好,他寧肯把人類分為善惡兩種,不考慮種族的區別,而這樣去實現亞裏士多德的真正意圖。因為亞曆山大相信他負有一個神授的使命,以來調和全體的人類。他要做全世界上的調解者,把人類的生活和風俗,都混成一體。他要把善人當作是他的親屬,把惡人當作是異族;他認為善人才是真正的希臘人,而惡人才是真正的野蠻人。”
坦恩對於這個問題繼續敘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