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初中物理比較題
1·比較題的類型
比較題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橫比題;另一種是縱比題。
所謂橫比題,是指需要比較某個物理量大小的比較題,其特征是要對某一物理量在不同物理情境中的大小情況進行比較,如以下四例:
例1桌麵上放著三個質量相等的實心銅球、鐵球和鋁球,其中體積最大的是球,體積最小的是球。
例2在初溫和質量都相等的金屬塊甲和乙(甲的比熱大於乙的比熱)吸收相等的熱量後( )
(A)甲的末溫低於乙的末溫
(B)甲的末溫高於乙的末溫
(C)甲的末溫等於乙的末溫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例3把一銅塊和鋁塊分別掛在兩個彈簧秤上,然後將銅塊和鋁塊都浸沒到水中,若此時兩彈簧秤的示數相等,則銅塊重G銅和鋁塊重G鋁之間的大小關係為( )
(A)G銅=G鋁(B)G銅>G鋁
(C)G銅<G鋁(D)無法比較
例4甲、乙兩物體放出相等的熱量後溫度相等,已知甲的質量大於乙的質量,則甲、乙兩物的比熱關係( )
(A)甲的比熱一定大於乙的比熱
(B)甲的比熱一定等於乙的比熱
(C)甲的比熱一定小於乙的比熱
(D)因條件給得不足,無法比較
所謂縱比題,是指需要判斷某個物理量如何變化的比較題,其特征是要對某一物理量在某個物理過程或某個物理變化中前後的大小情況進行比較,如以下三例:
2·比較題的解題關鍵
解比較題的關鍵在於尋找被比較量跟不等量之間的關係(對橫比題而言)和被比較量跟變化量之間的關係(對縱比題而言),因為隻要知道了被比較量跟不等量(或變化量)之間的關係,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由於比較題數量眾多,變化莫測,我們不可能把比較題中被比較量跟不等量(或變化量)之間的關係總結成幾條現在的規律讓學生運用,被比較量跟不等量(或變化量)之間的關係隻能在遇到具體問題時根據實際情況臨場做出判斷。因此,摸索一種對學生來說既行之有效、又易於操作的尋找被比較量跟不等量(或變化量)之間的關係的方法是比較題解法教學中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現將在教學中已實踐多年的一種方法(可稱之為公式法)總結於下:
首先依據題意寫出能夠包含題設諸因素在內的物理公式,說明白點,就是寫出在需要計算這個被比較量時所依據的物理公式。然後,無一遺漏地找出題設條件中給出的相等量(或不變量),在公式中代表它們的字母附近做上記號,如在字母的下方畫個“-”或在字母的上方打個“”。最後,用箭號把不等量(或變化量)和被比較量的字母連接起來,借助數學知識判斷被比較量跟不等量(或變化量)之是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