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方法

科學的源遠流長,不存在突兀而來的起點。然而,它有兩個主要的曆史根源。首先是技術傳統,它將實際經驗與技能一代一代傳下來,使之不斷發展;其次是精神傳統,它把人類的理想和思想傳下來並發揚光大。科學就是人類在曆史上不斷積累起來的關於自然界的相互聯係著的技術、經驗和理論知識。

今天的科學,是人類文明普遍進程中比較晚期的成果。它起源於十七世紀,是以理性思考和導致人們透徹理解自然現象的方法為其特點的知識構體。更一般地說,現代科學就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理性認識,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係,是實踐經驗的結晶。

科學的生命在於探索。它的任務是揭示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探求客觀真理,作為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指南。方法,就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運用的方式和手段,就是人們為達到某一目的、完成某種操作而擬定的程度,或者說,是按一定原則調整活動並指向一定目標的途徑。

科學方法論是關於方法的理論。它是哲學的一個分支。科學方法,含有某一科學研究或應用的方法和某一方法的科學性或哲理性兩方麵的意義。科學離不開方法,方法植根於科學,但方法一旦形成,又具有遠遠超出某種科學範疇的普遍意義,成為理智可以廣泛應用的重要工具。“比起任何特殊的科學理論來,對人類的價值觀影響更大的恐怕還是科學的方法論。”

科學方法有它的顯著特點。首先它依靠理性的論證而不訴諸個人情感,它提出在不同觀點中進行抉擇時必須尊重經驗的證明。另外它總要導致新現象的發現,新理論的建立,從而不斷地放大人類的知識體係。隻要科學方法應用得當,舊的科學理論就必然會不斷被新理論所推翻,科學總是革命的非正統的,科學方法總是指導人們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