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儀器設備的生產、開發、供應
四十三年來,教學儀器設備從研究開發到產品生產、市場供應及其管理,已形成了獨立的完整的行業體係,成為中國工業體係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教學儀器設備的生產
中國教學儀器設備工業的建立與發展,曆經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幾上幾下的曲折發展過程。新中國成立以後,才逐漸有了專門從事教學儀器設備生產的工廠。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二年,在北京、遼寧、吉林、江蘇等省、市先後建起了生產教學儀器設備的專門工廠。為了發展教學儀器生產,理順生產與供應的關係,國家計委於一九五七年確定全國中小學教學儀器的生產、供應由教育部統一安排,統一管理,一直延續至今。到一九六五年,全國已有教育部直屬教學儀器廠6個,省、市屬教學儀器廠12個,累計工業總產值達4.37億元,最高年工業總產值達9111萬元。教學儀器廠生產的儀器設備的數量基本上能適應全國中、小學校的教學需要,同時也為各高等院校基礎課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儀器設備。但是,由於中、小學經費有限,盡管中、小學儀器設備生產出來了,不少學校卻買不起。在十年動亂期間,學校的教學儀器設備流失、損壞嚴重。教學儀器設備的生產也一度中斷,教育部直屬教學儀器廠全部下放給地方或非教育係統,工廠也轉產非教學儀器產品。隨著學校教學秩序的恢複,學校對教學儀器需求的呼聲與日俱增,從一九七三年開始,教學儀器的生產又逐步恢複。為了發展教學儀器的生產,滿足學校對教學儀器的需求,教育部於一九七七年重新設立了教學儀器設備的生產供應管理機構,加強了對教學儀器設備生產的領導。
一九七八年教育部召開了全國普教儀器生產供應工作會議,又先後召開了有關生產、裝備等一係列專題會。同時,頒發了《關於編製教學儀器生產長遠規劃》、《中、小學理科配備目錄》等一係列文件。這些措施對推動教學儀器工作產生了巨大作用。為了加強教學儀器設備的生產,沈陽、西安、武漢三個教學儀器廠重新收歸教育部領導。恢複、新建和擴建的地方教學儀器廠以及一些高等院校的校辦工廠也開始轉向教學儀器設備的生產。還有相當數量的中、小學在開展勤工儉學活動中,興辦了一批生產教學儀器的校辦工廠、教學儀器設備生產得到了迅速發展。一九七九年教學儀器設備工業總產值達1.12億元。
教學儀器設備生產工廠的增加,產值的迅速增長,引起了國家教委的重視。為了確保產品質量,提高工廠管理水平,國家教委(原教育部)先後於一九七九年、一九八二年、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七年發出通知,分別對生產教學儀器的專業廠、中小學校辦廠、高校校辦廠進行了整頓,調整了專業廠的產品方向,理順了關係。國家教委一九八三年發出了《教學儀器產品價格管理辦法》、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印發了《教學儀器設備行業管理暫行規定》,一九八六年發布了《教學儀器設備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對教學儀器設備產品實施了生產許可證製度。到一九九一年底,已對57種教學儀器產品頒發了生產許可證,有近300個工廠獲取了466張許可證。這些管理措施的實施,對提高全行業工廠的素質,推動行業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工廠素質的提高使產品質量得到了保證,工廠也從恢複教學儀器產品的生產逐漸轉向對產品的改進和新產品的開發軌道,工廠積極為產品爭創國優、部優,能使更多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而奮鬥。
經過多年的努力,在中國已形成了以科研為先導,專業廠為骨幹,校辦廠為基礎的教學儀器設備生產工業體係。據一九九一年統計:全國有教學儀器設備生產廠734家,其中專業教學儀器廠11家,其餘均為專門從事教學儀器設備生產的大學、中學、小學校辦工廠。共有職工4.2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5356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4.13億元,年工業總產值達8.4億元(其中教學儀器4.4億元)。全國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生產教學儀器設備的工廠,生產產品達千種,中小學用教學儀器設備和高校基礎課儀器已自給有餘,並能生產部分高校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用儀器設備。教學儀器設備工業肩負著為教育提供技術裝備的任務,已是發展教育事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