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真理而鬥爭

我們知道,真理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然而,真理又是怎樣向前發展的呢?真理的發展道路是怎樣的呢?

毛澤東同誌指出:“正確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作鬥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真的、善的、美的東西總是在同假的、惡的、醜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的。當某一種錯誤的東西被人類普遍地拋棄,某一種真理被人類普遍地接受的時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錯誤意見作鬥爭。這種鬥爭永遠不會完結。這是真理發展的規律,當然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規律。”(《毛澤東選集》第5卷第390頁)

由此可見,真理的發展道路不是平坦的,而是充滿了矛盾和鬥爭。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在前麵講過,人類的認識除了真理這種正確的認識外,還有錯誤的認識,即謬誤。謬誤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歪曲的反映。任何個人、階級或社會集團都難以完全避免謬誤。“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對事物的認識,比常人廣泛些、深刻些、高明些,但決不會全是真理,而毫無謬誤。19世紀的法國作家雨果在《悲慘世界》一書中寫道:“盡可能少犯錯誤,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塵世上的一切都免不了錯誤。”

那麼,為什麼人的認識會產生謬誤呢?這既有社會曆史上的根源,也有認識論上的原因。

從社會曆史根源上說,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反動階級由於他們的階級利益同曆史發展規律相違背,因而在涉及他們階級利益的問題上總是歪曲客觀實際,產生種種謬誤。進步的階級,一般地說,由於其階級利益同曆史發展規律相一致,也就敢於揭示真理,在不同程度上正確反映客觀實際。但是,也難以完全避免錯誤。

從認識根源上說,由於存在著主觀和客觀的矛盾,客觀事物又錯綜複雜,同時,處在一定曆史時期的人們,其認識又受到自身實踐範圍、立場、觀點、方法、作風、知識水平、認識能力等種種條件的限製,這樣就容易出現看問題憑主觀猜測、隻看片麵不顧全局、隻看表麵不看本質的現象,這就會使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不一致,從而產生謬誤。像瞎子摸象這樣的故事,說的就是隻知道部分而不顧全局的錯誤認識。

既然人的認識會出現錯誤,那麼錯誤的認識必然會同正確的認識作鬥爭,這就使得真理的發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而是一個曲折的鬥爭過程。因此,堅持真理就必須敢於同謬誤作鬥爭,而真理也正是在同謬誤的鬥爭中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的。一些舊傳統、習慣、偏見等等,都不可避免地使得真理隻能在鬥爭中發展。

事實證明,真理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同謬誤作鬥爭並戰勝謬誤的過程。曆史上許多革新者,為了追求和捍衛真理,同反動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甚至付出了鮮血和生命。意大利傑出的思想家布魯諾為了宣傳和維護哥白尼的“日心說”,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燒死的例子,就是為真理而鬥爭的光輝典範。

布魯諾生活的時代是歐洲中世紀,是黑暗的,這個時期統治歐洲國家的實際上是基督教的教會。教會是最高權威,國王公爵都要聽命於它。教會的教條同時就是政治信條,它所信奉的經典《聖經》裏的話在各種法庭中具有最高的權威。任何不合正統神學的思想和學說都被斥之為“異端”而受禁止,一切進步的思想家都會受到迫害,基督教的十字架成了絞殺一切進步思想和進步活動的象征。

哥白尼創立“日心說”,指出地球繞太陽轉,太陽是中心。這個學說推翻了在西方統治1500年之久的“地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上帝創世”的神話。它取消了地球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證明地球不過是一個平常的星球。這樣一來,說什麼地球是由神創造並由神選定作為宇宙中心的說法便站不住腳了。哥白尼深知他的學說的反神學意義,他把手稿珍藏了36年之久,到臨死前夕才同意出版他的《天體運行論》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