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計:瞞天過海
【原文】備周則意怠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②。
【注釋】①怠:鬆懈。②太陽、太陰:此種提法最早見於《易經》。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範疇,代表矛盾對立的雙方。一般來說,剛、明、正、利、動、福、暑、實為陽,柔、暗、奇、害、靜、禍、寒、虛為陰。此計中的陽指公開、暴露,陰指機密、秘密。太陽為陽的極端形式,非常公開之意。太陰為陰的極端形式,非常機密之意。
【譯文】自認為防備周到的,容易產生麻痹鬆懈的情緒;平常看慣了的,往往就不再懷疑。秘密蘊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與暴露的事物相排斥。非常的公開經常蘊藏著非常的機密。
【計名出處】此計名出自《永樂大典·薛仁貴征遼事略》,講薛仁貴瞞著不願渡海遠征的唐太宗,使之在不知不覺中渡海的事。
【計名闡釋】
唐太宗貞觀十七年,禦駕親征,領30萬大軍以平東土。一日,浩蕩大軍東進來到大海邊上,皇帝見眼前隻是白浪排空,海茫無窮,即向眾總管問及過海之計,四下麵麵相覷。忽傳一個近居海上的豪民請求見駕,並聲稱30萬過海軍糧此家業已獨備。皇帝大喜,就率百官隨這豪民老人來至海邊。隻見萬戶皆用一彩幕遮圍,十分嚴密。豪民老人帶著皇上走進室內,室內更是繡幔錦彩,被褥鋪地。百官開始喝酒作樂,十分高興。不久,風聲四起,波響如雷,杯盞傾側,人身動搖,良久不止。太宗警驚,忙令近臣揭開彩幕察看,不看則已,一看愕然,滿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橫無際涯,哪裏是什麼在豪民家做客,大軍竟然已航行於大海之上了。原來這豪民老人是新招壯士薛仁貴扮成,這“瞞天過海”計策就是他設計策劃的。
“瞞天過海”用在兵法上,實屬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用來作戰役偽裝,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戰鬥效果。
公元589年,隋朝將大舉攻打陳國。(這陳國乃是公元557年陳霸先稱製建,定國號為陳,建都城於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戰前,隋朝將領賀若弼因奉命統領江防,經常組織沿江守備部隊調防。每次調防都命令部隊於曆陽(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縣一帶》集中。還特令三軍集中時,必須大列旗幟,遍支警帳,張揚聲勢,以迷惑陳國。果真,陳國難辨虛實,起初以為大兵將至,盡發國中士卒兵馬,準備迎敵麵戰。可是不久,又發現是隋軍守備人馬調防,並非出擊,陳便撤回集結的迎戰部分。如此五次三番,隋軍調防頻繁,蛛絲馬跡一點不露,陳國也竟然司空見慣,戒備鬆懈。直到隋將賀若迅大軍渡江而來,陳國居然未有覺察。隋軍如同天兵壓頂,令陳兵摔不及防,遂一舉拔取陳國的南徐州(今天的江蘇省鎮江市一帶)。〔古計今用例說〕
瞞天過海計用在處世中,就是製造假象,迷惑對手,使其產生麻痹大意的思想,使其對一些司空見慣的事不會產生懷疑;然後積蓄力量,捕捉時機,一舉出擊,達到“過海”目的。
1.地產商的蒙騙術
房地產業是當今一大賺錢的行業,賣地炒地不論在現在的中國,還是在世界各地,都十分火爆。經營房地產時,如果能以假象迷惑對方,有時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香港有一小地產商何禮傑準備拿出自己名下惟一的一塊地皮與一家實力雄厚的城建開發公司合作開發。因這塊地皮緊靠交通要道,屬黃金地段,城建公司擬在此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商業廣場,其設計部門甚至在談判前已拿出了設計方案,意在必幹。
何禮傑在與城建公司的代表們一次次接觸、商談之後,談判陷入了僵局。何知道城建公司確有意此項目,故提高了地皮的價格;城建公司知道何僅是一個小地產商,而且僅有這一塊地皮,故也寸步不讓。怎麼辦呢?
何禮傑似乎表現出要放棄與城建公司共同開發的打算。他整天與一位阿拉伯富商混在一起。他們多次共進午餐,甚至一起出入舞廳、家中,顯得關係極為親密。如此高頻度的接觸,終於引起了城建公司情報人員的注意,結合當時阿拉伯商人涉足房地產的情形,他們懷疑何氏意欲與阿拉伯商人合作,而且何氏故意放出類似的口風。這下城建公司的人坐不住了,因為他們知道這塊地皮前景十分看好,並把它作為今後三年中公司發展的主要項目,誌在必得。因怕何氏把這塊地皮賣給別的公司,城建公司在以後的談判中節節讓步,何氏則大獲全勝,他不僅可以在建成後亭受40%的收益,而且還可以在合同簽字後當即獲得300萬港幣的補償金。
何禮傑采用瞞天過海之計,假意親近阿拉伯商人,誘使城建公司上當,並在以後的談判中不斷占據主動地位。
2.重賞之下,顧客如潮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世界上有懸賞緝拿要犯的,有懸賞舉報走私、販毒的,也有商人假懸賞行推銷術的,以下就是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