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昆侖宮(1 / 2)

清晨,日出東方,萬丈金光照耀天地。

昆侖山脈地處方外,遠離中原。縱深幾千裏,奇峰林立,連綿起伏,人跡罕至。其中又多是原始森林,凶獸毒蟲,瘴氣迷霧層出不窮,據說還有未開化的野人出沒,是極為危險之地。

昆侖宮但是民間卻有傳說,這昆侖山脈之中有仙山,名曰昆侖;山中有仙境,名曰昆侖仙境;仙境中有修行的仙人,長生不死,神通廣大。所以古往今來,有數之不盡的仁人智者慕名而來尋仙,求道。

至於結果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這仙人一說也並非是空穴來風,隻是這仙是仙,也不是仙。自盤古開辟了乾坤,天地陰陽定,五行劃分。就有先賢行走於天地乾坤之中,觀陰陽變化,悟五行奧妙,明心見性,得道於心。無數年來,不僅留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更有達者傳下道統,留下了種種神通道法,以期教化眾生,接引有緣之人。

修行那種種神通道法,可得種種奇異之能,飛天遁地,移山倒海,禦劍翱翔。傳說中,更是能夠羽化成仙,長生不死。不過傳說也僅僅是傳說,修行隻為通達,不為長生。

紅塵中的凡夫俗子不明所以,心中驚懼,以為擁有這等大神通之力的是仙。卻不知即使具備那等移山倒海之力,也還是一個凡人,隻不過所求不同罷了。

塵世中人,多求功名利祿,愛恨情仇。而這修仙之人所求,隻是一個道字而已。金陽漸漸升起,道道金光猶如一柄柄金劍刺破風雲,向著昆侖山脈的深處而去。

“鐺~”風雲中,一道清脆悅耳的鍾聲響起,遙遙傳來,像是前來迎接這道道金芒。尋著鍾聲而去,跨越無極;茫茫白雲之上,冽冽罡風之中。兩座巨峰佇立,巍峨壯麗,宛如上古的神人,氣勢雄偉,一股久遠蒼茫之氣撲麵而來,憾人心魄,使人內裏激蕩不已。

山巔之上又是銀裝素裹,終年不化的皚皚白雪,純淨無暇。更有一股入骨的寒氣風吹不散,想必所謂的高處不勝寒,就是這個意思。兩座巨峰相依而立,山間一線天,當真是鬼斧神工,造化雄奇。兩鋒山腰之上白霧縈繞,升騰翻滾,飄飄揚揚。“鐺~”又是一聲鍾鳴響起,清脆的聲浪將雲霧層層推開。卻見雲霧之中隱有人影綽綽,似有人影來往其中;又似有殿堂聳立,莊嚴華貴。

這兩座插天巨峰乃是名震寰宇的玉虛峰以及玉珠峰。兩峰山勢崎嶇,縱橫數百裏,呈護衛之勢。所護衛便是山陰後,那傳說中的昆侖仙山。昆侖山勢被兩峰所掩蓋,蓄勢待發,不露絲毫鋒芒。那昆侖仙山的山巔,就是同樣名震寰宇的昆侖道場。也就是傳說中的昆侖仙境,而道場中的修道之人,便是山外眾生口中的仙人。

昆侖道場,又名昆侖宮,傳承於道家。

昆侖一脈曆史悠久,傳承至今已有二十一代香火,前後曆經兩千五百餘年。據說這昆侖宮的開山鼻祖乃是一位雲遊老道。雖說道法小成,但是顛沛流離,身無定所,鬱鬱不得誌哉。

某日禦劍雲遊至此,隻一眼便被這昆侖山的氣象所震撼。一入其間,更有祥雲氤氳,瑞氣千條。天地靈氣充沛,是隱世的洞天,修行的福地。雲遊老道心喜,便在這昆侖山巔上搭起一座茅屋定居下來,修道練法,體悟天心。

話說這昆侖山也不知算是哪門子的洞天福地。這老道在山上潛心清修百年,道行修為雖說日漸深厚,但心中總有迷障籠罩,百悟不得其解。

日子一天天過去。直到有一日,天空昏沉,烏雲密布,狂風怒卷,電閃雷鳴,當真是一副末日景象。那老道眼見這副景象,觸景生情,想起自己一生潦倒不由心中寂寥,可心中又隱有不甘。

老道一怒之下引劍入手,化作一道劍光直衝入天際,劍氣縱橫馳騁若癲若狂,似要劈開蒼穹,撥雲見日一般。

老道攪得天地間,風雲翻騰愈來愈急,似天地震怒。而那漫天的雷霆閃電,更是如若千軍萬馬一般怒衝向老道,其勢滔天。

這老道資質平平,所持之劍亦屬凡品,如何能夠抵禦這天地之威。

天威厚重,老道傾盡畢生修為也根本無法抵擋,又何談撥雲見日。哀大莫過於心死,求死之心一起,老道不由自主地收了道法,向著地麵急急墜下。那等高度,一旦墜下隻怕屍骨無存了。危急時刻,異變頓生,在昆侖山山腹之中的一口天池下。

隱隱有靈光乍現,整個天池池水驟然蕩漾而起,池麵升起陣陣氤氳之氣。

“轟隆~”一聲巨鳴響起,一道水桶般粗細的神光由天池中騰的直衝天際。

神光如柱,其勢如破竹般破開那密布蒼穹的烏雲。與此同時,光柱之下天池之中,驟然響起四聲驚天怒吼。龍吟鳳鳴,虎嘯龜吼,似衝破界限的欣喜,似夾雜著無故沉伏多年的憤怒,夾雜著種種情緒。

“轟”的一聲,那天池池麵猛然爆裂,池水被那股氣浪炸成漫天水霧。而在那水霧之中,竟衝出朱雀,玄武,白虎以及青龍四大聖靈的虛影。四聖靈環繞神光天柱盤旋,飛舞,神威惶惶鎮壓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