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學

匈牙利文學

匈牙利早期有豐富的口頭民間文學。在民間傳說中最早出現的,是基督教時代的口誦詩和彈唱詩人的唱詞(叫作“萊蓋什”)以及悼歌中有韻的歌曲。

11世紀末,匈牙利人改信基督教以後,為了適應歐洲文化發展的需要,拉丁文開始作為官方文字使用。最早的文學活動中心是修道院和宮廷。文學作品以手抄本傳播,其內容大多是有關東方的故事。在匈牙利文學中,采用匈牙利文和拉丁文寫作的現象,一直延續到18世紀啟蒙運動時期。直到這時,作為文學語言的拉丁文才被廢棄。

匈牙利文作為文學語言,經曆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古老的匈牙利文的宗教文學作品出現於1200年,以《訃詞》和《聖母馬利亞的哀歌》為開端。匈牙利文宗教文學是在異教徒反抗教會的思潮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已發現47種文獻的手抄本,是有關匈牙利古代文學起源的重要資料。加斯帕爾·卡羅伊(?~1592)翻譯的《聖經》,艾勒托西·希爾維斯特·亞諾什(1504~1555)翻譯的《新約全書》,對匈牙利語言的運用和史詩的發展都起過促進作用。

16至17世紀,匈牙利人反抗土耳其侵略的鬥爭,成為這一時期匈牙利文學發展的動力。迪諾第·蘭多什·斯波齊揚(1505?~1532)的史詩是匈牙利人反抗土耳其侵略的真實記錄。這一時期,巴拉什·巴林特(1554~1594)在歐洲文藝複興精神的熏陶下以戰歌形式寫作的抒情詩,表現了文藝複興的“生命的喜悅”,使他的詩產生了特殊的戰鬥力。

17世紀,匈牙利人民遭受哈布斯堡王朝和土耳其的雙重壓迫,於是加強國家的團結和壯大軍事力量以抗擊外來侵略,成為文學創作的主題。軍事家兼詩人茲裏尼·米克洛什(1620~1664)的民族史詩《塞格德之危》(1645~1646),通過對塞格德的英雄們捍衛祖國的業績的回憶,鼓舞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的信心。這部史詩是在意大利詩人塔索的宗教史詩的影響下寫成的。史詩結構比較鬆散,但是這也使作者有可能寫出他認為最迫切的民族獨立問題以及他自己對於道德的複興觀念。在此時期,還出現了“庫魯茨”(十字軍騎士)的民間詩,作者均為無名詩人。這些詩集中歌頌了拉科齊·費倫茨領導的民族解放運動。這些作品被稱為抵抗時期的文學。

18世紀中葉以後,法國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的進步思想在匈牙利得到了傳播。進步的知識階層主張解放農奴和使用匈牙利語言。他們在法國百科全書派的影響下,以大學教授馬爾丁諾維奇·伊格南茨(1755~1795)為首,組成了進步的作家團體“匈牙利雅各賓黨”,鼓舞著許多作家為民族解放而獻身。劇作家拜塞涅伊·久爾吉寫的擬古悲劇《阿吉什》和鮑恰尼·亞諾什(1746~1845)寫的《法蘭西的變遷》,被認為是匈牙利啟蒙文學的開端。作品表達了進步的知識階層對法國大革命的向往與人類解放的信念。喬科諾伊·維泰茲·米哈伊(1773~1805)是匈牙利早期的現實主義作家,他最先學習民間詩歌的寫實手法。他的抒情詩表現了詩人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集中體現了啟蒙時期文學的重要成就。法澤考什·米哈伊的長詩《牧鵝少年馬季》(1815),塑造了勞動人民反抗地主階級統治的機智勇敢的典型形象。考托納·尤若夫(1791~1830)是匈牙利啟蒙時期優秀的劇作家,他創作的悲劇《邦克總督》是匈牙利早期著名的劇作之一。

匈牙利的浪漫主義文學是在爭取社會改革與民族獨立的鬥爭中出現的。浪漫主義作家主張發展祖國文化和爭取民族獨立,表現了深厚的愛國主義思想;他們還反對古典主義的束縛。19世紀20年代,佩斯成為匈牙利文學活動的中心,出版了《祖國的晨曦》和《雅典論壇》等文學刊物,建立了科學院、基什—法魯迪文學研究會,許多作家被選為院士和會員。他們的作品大多是歌頌匈牙利古代英雄的曆史劇和史詩,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前途的關心。抒情詩方麵,詩人采用頌歌、悼歌等形式反映了爭取民族獨立和社會改革的艱苦鬥爭。此外,還出現一批文筆清新、情調哀怨的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