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孤獨的痛苦
孤離和孤獨都是人生的苦刑,也是人類最大的恐怖。
孤獨者的自我放逐,顯示出信心的缺乏: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不相信上蒼。自我放逐的人覺得自己一文不值,寧願處在孤獨的圍牆之內,也不肯表露他真實的自我。
隻有當心靈不再有任何形式的逃避時,我們才能與寂寞直接溝通。這樣,就有熱情,就有愛。
——克裏希那穆提
我與你同路,因此讓我們手牽手,你幫我,我幫你。我們此生並不長,因為過不多久,死神、這位和善的老護主便會回來,招我們全都搖入夢鄉。在我們還能夠互相扶持的時候,讓我們相互幫助。
——威廉·摩理斯
人類畏懼的事情很多:戰爭與戰爭所使用的武器,各種各樣可怕的疾病,自己或親人的死亡,貧窮和貧窮所帶來的物質缺乏和心理羞愧,無法預料的橫禍。如此等等,舉不勝舉。
人之所以有恐懼,就因為他們是人類,一種感情豐富而脆弱的生靈,容易受到傷害。他們生活在恐懼之中苦苦地與恐懼周旋。
而在這些恐懼之中,最最可怕的是孤獨。
千千萬萬的人,為了減少這種恐懼,幾乎什麼苦頭都願意吃。
當一個人受到孤獨感侵襲的時候,他就得盡一切努力去克服。他不得不去看他所不喜歡的人,使自己取悅於他所討厭的人,去參加他認為浪費時間的活動。
更糟糕的是,他會以看電視、聽廣播、重播錄音帶的辦法排遣他的孤獨感,最後竟至於偷聽鄰居的爭吵以打發他的難耐寂寞。
有不少機構嚐試解決這個問題,以使人們聚集在某種社交環境中。效果究竟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
這個問題相當普遍。征服孤獨的痛苦,比征服埃佛勒斯峰或其他任何山峰都重要得多。征服孤獨的痛苦,比征服南極和北極,比起過去、現在及未來征服外太空,都重要得多。
首先,什麼叫“孤獨”,讓我們為它下個定義。
*孤獨的意義
所謂孤獨,因人因事而有不同的含義。許多人認為,獨處就是孤獨——一個人獨處一隅,靜思默想,就是孤獨。
對這種說法我無意苟同。孤獨的人可能很少獨處,雖然他很少能與他人共處;他也許根本不願意獨自在家度過一個黃昏,以抽煙(或打毛線)和沉思打發時間。
孤獨不是一個人獨處的問題,而是發自內心的感到孤單寂寞的問題。它是一種跟他人隔絕的感覺,一種可怕的感覺:跟他人失去聯係,有一條鴻溝橫亙在他與人們之間,別人都在一個距他相當遙遠的世界中活動。
曾有不少人說過,使他們最感孤獨的,是處身於跟他們缺乏親切關係的大庭廣眾之中。雞尾酒會和喧囂的音樂,在他缺乏真正的人際關係時,在他隱藏與別人打交道的人性需要時,那也隻是一種小小的掩飾。
美國散文家、哲學家大衛·梭羅,是善於獨處而無孤獨之苦的典範。他獨自一人在華爾頓湖畔度過了很長一段時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寫作、思想,盡情地享受他的自由自在的感覺。
社會風俗作家、觀察家亨利·詹姆斯是另一個例子。他說他雖然時常獨處,但他並不覺得孤獨。
有這樣一個人,他的生活大多在冰島北部的冰天雪地中度過。他的夥伴很少(那裏多半是冰雪封閉的荒原),但他生活得非常愉快。那裏沒有監獄,但他卻要監管犯了侵犯社會罪的少年。那是一種遠距離的監督,因為他將他們安置在距他150英裏之外的農場工作。他以慈祥的態度幫助他們,使他們獲得一種手工勞動的莊嚴之感。這些少年後來大多改變了對待人生的態度,變成社會上的優秀公民。
這個人因為服務於別人而獲得一種自尊自重感,他與別人建立了一種值得自豪的關係,因此他沒有孤獨感。
他以煙鬥和書本自娛。當他去看那些少年的時候,他一邊平心靜氣地勸導他們,一邊聽他們彙報工作和思想方麵的進步情況。當他會見別人的時候,他就對他們講故事,愉快地同他們交談作伴。
在他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有時一連很多天)他絕不會感到孤獨,盡管看不到一個人影,但他卻從沒有過孤獨感。
這正是大家所應持的態度。
然而,在醫學越來越進步,壽命越來越長,而世界人口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個孤獨的問題卻越來越嚴重,越來越迫切了。這是一種可怕的孤獨感。
我們要積極創造的生活,跟孤獨的情形勢不兩立。現在,我們來看看孤獨的症狀,以便對症下藥。
*孤獨的極限
無論如何,人都必須承認自己的極限,這是很重要的一點。要求自己完美的人,在起步之前就注定了失敗。如果他是一個精於計劃的人,他也許會取得相當的成就,但他會很容易受到傷害,因為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失敗,也會使他的心靈失去平靜;獲得成功使別人產生妒意,他也會感到不快。所以,他非失敗不可。
所謂孤獨,其實就是過分限製,過度自製。孤獨的人對自己實行了不必要的限製,使他的生活範圍越來越窄。生活在今天的科學文明社會之中,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得有所收斂,而孤獨的人卻往往收斂過度,以至於簡直不給自己留一點活動的餘地。
以某個人買了兩畝地為例。他在這兩畝地上蓋了一座房子。當他為未來計劃的時候,他的眼睛放出光彩,喜形於色。他在這兩畝地的周圍築起圍牆,向他的鄰居、社區及他的心靈小世界表示:這塊地是屬於他的。
他耕地播種,春天到來時,這塊土地為他帶來水果、蔬菜和五彩繽紛的鮮花。星期天,他修剪草皮,點上一支香煙,穿著汗衫睡褲跟他的鄰居聊天。
雖然在土地邊上造了圍牆,但這不能算是一種限製或拘束。他走進鄰居的家中,享受一塊熱狗,喝上一杯冰啤酒。他的圍牆不是局限而是一種滿足的象征。
孤獨的極限,其分界就在比這圍牆更加局限的圍牆,它把我們圍了起來。這種跟鄰居隔開的圍牆,就不僅僅是為了便於種花、種菜、種水果了。人類之愛和手足之情,在這種情況下無法發展。
限製自己,以免犯下超越範圍的大錯,這並沒有什麼過錯,但我們也不可過度自我限製,以至於低估我們的能力。不自量力與真正的量力而行之間有很大差別。真正的量力而行,與自我限製正好相反,後者是孤獨的一部分。自我局限的反麵是向外擴展,我們應該以此為目標。
*固執與孤獨
人類最大的弱點是固執。為什麼?因暴怒而導致暴行,以至於造成一連串挫敗反應,大多是固執不變的內外摩擦、內外抗拒和緊張不安造成的。
固執的人總是太過自信,不理會別人的意見,一味將他自己的主張強加於別人。他疏遠別人,把別人從他身邊趕走。因為他對別人失去信任之感從而變得孤獨。因為他總是自以為是,以致不理解人們為什麼不願與他相處。他隻會指責別人,因此在心理上築起了圍牆,將自己與別人永遠隔離開來。
如果你不能“屈服”,如果你不懂生活中必須要有妥協,你就會失敗。你的固執剝奪了你與他人的良好關係。
固執的人限製他自己的自由,限製他朋友的自由,在每一種爭論中都力圖擊敗別人,因此也就失去他的每一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