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探險曆程
拉諾夫、卜爾通和肖伯特,這3名探險家都是英國人,他們製訂了一個龐大的探險計劃,決心花3年時間,進行一次環繞地球的探險,包括穿越南極和北極,最後返回格林尼治。
最初的3個月,行程還算順利。他們沿著地球的零度經線,跨過狹窄的英吉利海峽,翻越法國的比利牛斯山脈,走過西班牙的原始森林,然後進入非洲大陸。他們在高溫、幹旱的沙漠大地上艱難行進,忍受著烈日曬烤,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終於到達科特迪瓦(原象牙海岸)的首都阿比讓。接著,他們又乘上“桑尼”號考察船,沿海路抵達南非的著名城市——開普敦。
12月8日,也就是離開格林尼治的第98天,3個人聚在一家小飯館裏,一邊喝酒,一邊討論著以後的行程。接下去的旅途更加艱險,但大家都充滿希望。
真正的探險從這兒才剛剛開始。
1980年1月,探險隊乘船離開了開普敦。“桑尼”號是一艘現代化的新型考察船,上麵配備各種自動控製儀器,航速快,功率大。此刻,它穿行在驚濤駭浪中,朝南極方向高速駛去。一路上,大海無休無止地咆哮,有時還激起20多米高的巨浪,將考察船拋上拋下,船裏的人被顛得暈頭轉向,站立不穩,大家隻好用皮帶把自己綁在床上。
海浪持續了兩天兩夜,到第三天清晨,海麵風平浪靜,探險家們總算喘了口氣。誰知好景不長,沒過多久,一陣陣冰塊撞擊船舷的“乒乓”聲,還有船體碾碎浮冰的“嘎嘎”聲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些可怕的聲音表明,考察船已駛進南大洋,離南極大陸不遠了。在南大洋航行的船隻,遇到最嚴重的危險是暴風和浮遊冰塊。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沒受到風暴襲擊。當考察船駛過南緯50。海域時,碰上了一大片碎冰區,綿延數十海裏。船在碎冰區中行駛,周圍到處是漂浮不定的浮冰、堆積冰和令人恐怖的冰山。
3名探險家站在甲板上,欣賞著沿途勝景。隻見一座座晶瑩的冰山,如同形態離奇的古堡,有的似輝煌的宮殿,玲瓏剔透;有的則像沉思的海神,靜穆肅然。在陽光的照射下,冰麵發出淡淡的光芒,隨著照射角度的不同,冰山將陽光折射成奇異變幻的光彩,有時淺紅,有時墨綠,有時橙黃,有時淡藍,真是絢麗多彩,美不勝收。拉諾夫告訴其他兩人:“這是‘魔鬼的眼睛’,屬於南極海上難得一見的奇景。”
探險隊漸漸進入南極圈。這一天,天氣睛朗,南極海麵的景象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天空有海鳥飛翔,海中不時有巨鯨浮出水麵,在附近的浮冰上,還經常能見到海豹俯臥,這一切給南極的冰雪天地,增添了不少生命氣息。
為了認真考察南極冰山和動物,考察船減慢航速,3名探險家在甲板上忙著探測、采樣和攝影。突然,一座小冰山出現在左前方,它的形狀很古怪,左邊陡峭如刀削,右邊則是緩緩的斜坡,頂端高出水麵6~7米。這是一座天然的了望台,他們決定爬上去好好觀察一番。船慢慢靠攏冰山,拉諾夫和卜爾通帶上釘耙,沿著冰山斜坡向上攀登。
兩人站在冰山頂上,目光貪婪地環顧四方,真是太美了。大片白茫茫的冰岩,仿佛是用最純淨的玉石雕琢而成,晶瑩閃光,潔白無瑕。這時,他們又發現,遠處有一群鯨正朝冰山遊來。
這是鯨類家族最凶猛的成員——逆戟鯨,它的個頭不大,身長7~8米,但性情殘暴,連海洋霸王鯊魚都不敢惹它,棲息在浮冰上的海豹,則是它們主要的捕食對象。看見逆戟鯨群,拉諾夫趕緊端起攝像機想拍攝,不料這群家夥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兩位探險家正感到懊惱,突然之間,腳下的冰山發出劇烈搖動,接著就是“轟隆”一聲,裂成了好幾塊。這群逆戟鯨張開巨口,從冰隙中鑽出來。原來是它們用背脊頂碎了冰山,想把探險家翻入大海,趁機飽餐一頓。
拉諾夫不由自主地摔掉了攝像機,一把抱住同伴,這樣才勉強站穩了腳。為了避免葬身鯨腹,他們立即奔回考察船中。
南極大陸,是冰雪的世界,船已無法行駛,他們3人棄船登陸,在靠近海岸的冰層上搭起營地帳篷。他們的計劃是,在這裏渡過漫長的冬天,等完成南極大陸考察後,再乘車穿越冰原,到東部麥克默多海岸,與等侯在那裏的“桑尼”號考察船會合。
南極的冬天,白晝十分短暫,一天隻能出去工作幾小時,天很快就黑了。3個人鑽進帳篷,躺在暖融融的鴨絨被裏,這是踏上南極冰原的第一夜。帳篷裏堆滿了建築材料、糧食、科學儀器和各種生活用具,床鋪對麵的篷牆上,有一排衣帽掛鉤。在南極生活,各方麵都有嚴格的規定,睡覺時,衣服鞋,帽不能亂放,必須有條不紊地放在固定位置上,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就可以用最快速度穿好禦寒衣服。千萬別以為這些是小事情,在南極探險,任何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甚至失去生命。
3個人勞累了一整天,都想早早入睡,做一個好夢,享受一下南極第一夜的滋味。到了深夜,拉諾夫睡得正甜,突然,遙遠的天際閃出一道紅光,穿過窗簾的隙縫,把拉諾夫從夢中驚醒。他一骨碌爬起身,一邊穿衣服,一邊呼喚熟睡的同伴:“快起來!看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