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亞洲

?雖然從地理的角度可以把亞洲這個地球上最大的洲看作是個單一的地域單位,但是由於曆史、民族、宗教等諸方麵的原因,亞洲在文化上始終沒有成為具有某些共同因素的、統一的整體。從音樂文化的特征來看人們通常把亞洲劃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和西亞這樣四個區域。由於阿拉伯地區跨亞、非兩洲,它的音樂又具有許多共同的特征,所以音樂學家習慣於把西亞與北非的阿拉伯音樂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和論述,在本章中我也把西亞與北非作為一節加以介紹。

眾所周知,人類的四大文明古國都集中在本章所敘述的區域內,它們所創造的燦爛音樂文化是人類音樂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寶貴的音樂財富不僅對所在地區,而且對其他大陸音樂的發展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其後在這些地區出現的以馬卡姆為特征的阿拉伯古典音樂,以拉格體係為代表的印度古典音樂,以大型敲擊樂器合奏而著稱的印尼甘美蘭音樂,以及吸收自中國傳統音樂、爾後被民族化了的日本雅樂、琴、箏、三味線音樂和朝鮮的唐樂和鄉樂,這些都是東方音樂藝術的瑰寶。除此之外,在亞洲的廣大地區還蘊藏著千百種形態各異、雜色斑斕的民間音樂文化,它們像一麵麵三菱鏡折射出亞洲各地區、各民族人民多彩生活的不同側麵,是我們了解各地風俗民情的鑰匙。無論是發端於東方古代文明的藝術音樂,還是植根於各族人民火熱生活的民間音樂,它們都具有與西洋音樂明顯不同的藝術魅力。一位法國學者曾經十分形象地對東西方音樂作過這樣的對比:“我們在西方建造了一批嚴絲合縫的音樂建築,對音階中的7個音級像對城牆的磚塊那樣進行了幾何圖形般的精確加工和十分妥貼的設計(平均律化)之後,人們就把它們建築起來了,並且是按富有藝術性的建築設計規律一個疊一個地壘起來的。相反在東方人們絕不會想到去修整音響,把它們雕鑿成正方形的石塊;取而代之的是它被編織成精致的金絲銀線般的裝飾品。人們極為精細地努力把音響伸展開,把它提純到極點……;它是一根光滑的、色彩斑斕的絲線,它被不引人注目地從線軸上抽出來,但它的每一毫米都表現為一個充滿著感受和印象的世界。”過去由於種種原因大家對亞洲各國的民族音樂了解得不多,所以本書擬以較多的篇幅介紹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