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學派(1 / 2)

諾齊克與奧地利學派經濟學

諾齊克與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理論之間的聯係是非常明顯而深刻的。《無政府》一書中引用了不少當代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的著作,包括米塞斯、哈耶克、羅斯巴德、柯茲納。諾齊克在《致謝》中更是明確指出:“六年前與羅斯巴德的一次長期對話,激起了我對個人主義者的無政府理論的興趣。”

事實上,從當代自由主義的譜係來說,奧地利學派和諾齊克是當代自由至上主義的重要代表。諾曼巴利的一本著作《古典自由主義與自由至上主義》一書專門探討了這一當代自由至上主義譜係。

諾齊克使學院派注意到了自由至上主義。然而,他們以為隻有諾齊克是自由至上主義。實際上,自由至上主義一直在發展,但卻被排擠在學院之外。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就是典型。它被排斥在現代主流經濟學把持的學院之外。但這種思想還是很有生命力的。特別是在美國。但在諾齊克之前,主要是以經濟學的論證出現的。比如愛因蘭德、米塞斯的弟子羅斯巴德、芝加哥學派、公共選擇學派等等。而諾齊克則賦予了自由至上主義以哲學的論證。

至於諾齊克與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關係,有一個很有趣的事實:諾齊克1974年出版他的著作,也是在這一年,奧地利學派經濟學開始複興。先是一批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召開了一次研討班,然後是哈耶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我注意到的諾齊克與奧地利學派經濟學之間知識上的聯係講幾點:個人主義方法論: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始終堅持方法論的個人主義。簡單地說,這種個人主義的含義就是,在社會中,能夠進行有目前的行動的,隻能是個人。正是根據這種方法論,哈耶克對羅爾斯的批評是最徹底的。社會正義從根本上就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概念。自發秩序理論:門格爾在其《國民經濟學原理》分析了貨幣的起源,揭示了自發秩序的理論。這一理論在最初的半個世紀中幾乎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但到了哈耶克那裏,這個概念複活了。哈耶克用以對社會如何形成作出了解釋,並成為他的法律哲學的基石。諾齊克也是用這一理論來解釋最小國家是如何出現的。運用自發秩序理論,就避免了契約論的論證所可能麵臨的很多問題。

市場過程理論:分配曆史的分配原則羅爾斯的共時分配理論,相當於新古典的市場均衡理論。羅爾斯的問題根本就是一個偽問題。相當於經濟學中的福利經濟學,在試圖測量、比較、計算,加減不同的個體之間的成本,收益

柯茲納對諾齊克的理論進行了一個補充性解釋。

諾齊克的正義理論中,主要談論的是轉讓的正義,而對於獲得的正義,還是采取洛克的論證,將自己的勞動融入自然資源中,該資源就成為我的財產。然而,這一論證是存在問題,於是,洛克就加了一個限定:必須為他人留下足夠多、足夠好的東西。然而,這是一個很不確定的條件。

柯茲納主要探討了獲得的正義如何才是正義的。

哈耶克提出了競爭是一個發現過程的概念,並且在法律立法與自由中對其經濟政策含義進行了發揮。柯茲納發展了哈耶克的發現理論,並將米塞斯的企業家理論融合到發現過程理論中,這一理論的要旨在於:市場並不是主流經濟學所設想的作為一種終極狀態的均衡狀態,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動力就是企業家。企業家精神的關鍵是機敏,發現、把握利潤機會的能力。他會發現以前的企業家和他自己以前的行為的錯誤。這種錯誤就是他的利潤機會。他會通過對現有資源的組合創造出新產品。他會發現現有資源的新的用途,以前人們沒有發現的用途,從而賦予資源已價值。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主觀主義方法論基礎。

現有的資源之所以被認為是有用的、有價值的資源,是因為有企業家發現了它的用途和價值。而在企業家發現之前,人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種資源的存在,因此,從經濟學和倫理、政治的意義上說,這種資源根本就不存在。那麼,現在,由企業家發現了它的用途或價值,賦予了這個資源已人的屬性,資源總是企業家發現的,或者說是創造的。企業家當然是具體的一個一個企業家,它對於他所創造資源當然擁有正當的產權。這就是柯茲納所說的發現者即占有者(finder-keeper)的倫理理論。柯茲納的結論是,不管是企業生產中的利潤,還是資源所有者的租金或利潤,都是通過發現過程形成的。企業家、資本家憑什麼獲得利潤呢?在新古典完全競爭的均衡模型中,是不存在利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