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起源(1 / 2)

浩浩大地君不治之,隻圖荒淫享樂,隻苦百姓民不聊生,盜賊四起大地荒蕪!

冬季降末,天空忽然飄起了大雪,在這天地的偉力下,大地上猶如被披上了一猶如雪白的鎧甲,聖潔而美麗,然而在這紛爭亂世的大地上猶如諷刺般可笑!

安華城位於大周皇城之北數萬裏,隻見這裏車水馬龍,南來北往,絡繹不絕,官府衙門、青樓妓院、客棧茶館林立其中。城內,每人為了各自的生活而奔波行走,賣菜的婦孺,滿頭汗水扛著貨物物的大漢,甚至還有一些手持兵器讓人望而興歎的江湖中人等。

城南街道上的叫賣聲連綿不絕,在安華城的西北方向,這是卻是安華城裏人數最為稀少的地方,對比城南有天壤之別。這裏被城南的人取名貧民窟,在這裏生活的人都是為了朝夕而奔走,乞討居多,有上餐而無下餐,被城南富豪貴人視這裏為虎豹豺狼,近而遠離。

貧民窟有一座年久失修的廟宇,廟宇大門隻剩一扇,內部也腐臭不堪,一座佛像鼎立中央,隻見這佛像缺耳少鼻,眼珠也已經破掉,這樣的佛像夜晚絕對會讓平常人不寒而栗。不過在佛像的下方,卻鋪滿了草料,隻見一個年約十二三歲的少年躺在草料上,身體瑟瑟發抖,似經不起這冰冷的寒冬。

少年叫寒凕,是一個老先生在他處尋得,初見寒凕那時隻看見一個包裹扔在寒風簌簌的大路旁,哭聲引人注目。老先生看見寒凕時,便明了知道這亂世不堪,許多人賣女求生不在少數,更有人食人而活。老先生看見寒凕本想一走了之,但是看見寒凕被寒風吹的通紅的臉頰,心中不忍年少夭折,更枉顧自己學的聖賢之書。之後便帶著寒凕流浪各地,為一餐溫飽而奔波。

其實這位老先生也是時運不濟,他本為一名教書先生,在一富豪人家教書,賴何不懂方圓,死板太過,不懂進退,結果得罪了富豪,被富豪不喜,白白丟掉了飯碗。本來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賴何亂世之間,草寇盜賊為患,自己存載的積蓄就這樣白白丟失。也許是他時運真的不濟,如有學問,也不會如此,賴何老天爺真的和他對上了,連續自薦幾家大富人家,結果都沒有成功。

恨這亂世,連自食其力都沒有,本想一死了之。結果看見了寒凕,和自己是何等的相似,自己已過六旬,然而寒凕才剛剛出生在這個大地上。不應如此夭折,便教寒凕識書認字,明了人理!甚至給寒凕取姓為寒,便是因在寒風簌簌的冬季兩人遇見有緣,而又身在大地覆雪萬裏,蕭風四起的大地上,便起名為凕,明了寒苦不易。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有亮,寒凕便早早的醒來,醒來之後不是做別的,而是連看四周,看到無人而周圍東西照舊之時便吐了一口氣。這卻是寒凕多年養成的習慣,因為也許在你還在睡夢之中,有人便會光顧你的地方,隻要有什麼填飽肚子或有什麼用處的東西之時,順手牽羊而走的不在少數。這是寒凕多年的經驗。

看完四周之後,寒凕爬起身來,這時一看,隻見寒凕身體孱弱,麵目也顯清瘦,皮膚不知是因為冬季的寒冷給凍成了白色還是本來就是如此,清澈的眼神中帶著憂傷,一身破爛的衣著看著無比寒酸。

但這些寒凕都不在意,因為老先生去了。在前幾日教授寒凕的老先生去世了,這讓寒凕的心中感到有一絲的迷茫,老先生並沒有告訴寒凕姓名,也許是怕無言麵對或是不想讓寒凕記住他的事情。不過寒凕卻是記住了,深深的記住在了心裏,他明白,如果沒有老先生便沒有他,沒有老先生他早便死了,不是被他人而食,便會忍受不了饑餓而死。老先生去世之後,寒凕麵對屍體發呆了幾天,似乎不相信一般。這是寒凕成人之後第一次哭了,為了老先生,為這個給了自己再造之恩,帶給自己溫暖和知識的老人,流下了清澈的淚水。之後寒凕便背著老先生來到了城北的一個小山坡上,用雙手拿著殘缺的瓦片,獨自挖掘了為老先生放身的洞穴,途中寒凕手掌已經磨破掉,但是他神情專注,根本就沒有注意。當挖好洞穴之時,寒凕臉色已是通紅,看了看老先生的身體,寒凕慢慢的將老先生的身子放進挖好的洞穴裏,用黃土緩緩的將老先生的身體淹沒。書上所雲,世人誰人不死,去世的人安詳,卻不希望活著的人還在大喜大悲,所以寒凕離開了,帶著一縷傷感的心情離開了此地。

早晨到來,街道上麵開始有了聲音,寒凕回過神來向外走去。路過一條巷子,對麵走來四五個人,看見寒凕隨即大步走來。“寒凕”一聲青喝打破了這條街道的寧靜,也打破了寒凕的思考,看著前麵走來的幾人,寒凕的因天氣寒冷的臉色更加雪白,隻見第一個人身體魁梧,身高近乎六尺,寒凕知道這是貧民窟的一霸,叫王一鳴,專門收保護費,人人都怕他,以前也有人不上交的,結果被王一鳴不知道弄到哪裏去了,人也從此便消失不見,被這城北之地的人謂之如虎,所以也就由著他橫行,不敢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