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將法

激將法就是根據人的心理特點,使對方在某種情緒衝動和鼓動之下做出某種毅然的舉措,從而達到給自己辦事的目的。在現實生活中,了解所求之人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倏然變化,了解對方好惡和是非標準,根據其社會平衡關係,機動靈活地激發對方產生某種情感傾向和心理傾向,然後才能促使對方按照這種傾向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決策並付諸行為。激將法就是使對方的內心衝動變成有利於自己利益的辦事妙法,從而完成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請將不如激將

巧言激將,就是在某些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當有些人的自尊心受到自我壓抑,或者由於遭受挫折、犯了錯誤以及其他種種原因而產生了自卑感,我們用其他方法不能使他振作起來,接受我們的意見和主張,我們就故意貶低他,刺激他,從而把他的自尊心、自信心激發起來,使他更好地為自己辦事。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在辦事過程中,正確運用巧言激將法,一定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巧言激將,一定要根據不同的交談對象,采用不同的激將方法,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猶如治病,對症下藥,才有療效。如把藥下錯了,或是於人無益,或是置人於死地,反而使事情向更壞的方向發展。

(1)直激法

就是麵對麵直出直入地貶低對方,刺激他,羞辱他,激怒他,以達到使他“跳起來”的目的。

例如,某廠改革用人製度,決定對中層幹部張榜招賢。榜貼出後,大家都看著能力技術俱佳的技術員小李。然而,由於某種原因,小李正在猶豫。一位老工人找了去,直言相激:“小李,你不是大學的高材生嗎?大家巴望著你出息呢!沒想到,你連個車間主任的位子都不敢接,你真是個窩囊廢!”

“我是窩囊廢?”話音未落小李就跳了起來,說:“我非幹出個樣兒來不可!”他當場揭榜出任了車間主任。

(2)暗激法

這是有意識地褒揚第三者,暗中貶低對方,激發他壓倒、超過第三者的決心。

如三國時,諸葛亮為了抗曹來到江東,他知道孫權是不甘居人之下的人,於是,大談曹軍兵多勢大,說:“曹軍騎兵、步兵、水兵加在一起有一百多萬呐!”

孫權大吃一驚,追問:“這裏有詐吧?”

諸葛亮一筆一筆算,最後,算出曹軍擁有一百五十多萬。他說:“我隻講100萬,是怕嚇倒了江東的人呀!”這句話的刺激性可謂不小,使孫權急忙問計:“那我是戰,還是不戰?”

諸葛亮見火候已到,說:“如果東吳人力、物力能與曹操抗衡,那就戰;如果您認為敵不過,那就降!”

孫權不服,反問:“像您這樣說,那劉豫州為什麼不降呢?”

此話正中諸葛亮下懷,他進一步使用激將法說:“田橫,不過是齊國一個壯士罷了,尚且能堅守氣節,何況我們劉豫州是皇室後代,蓋世英才,怎麼能甘心投降,任人擺布呢?”

孫權的火立刻被激了起來,決心與曹軍決一死戰。

暗激法的巧妙,就在於它是通過“言外之意”、“旁敲側擊”的說法,委婉地傳遞刺激信息,人們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而有人在自己麵前有意誇耀第三者,顯然會對他起到一種暗示性刺激。

(3)導激法

激言有時不是簡單的否定、貶低,而是“激中有導”,用明確的或誘導性語言,把對方的熱情激起來。

例如,某校一個調皮學生,學習成績很差。一次,他打了一位同學,還自誇是拳擊能手。老師叫住他說:“打架,算什麼英雄?有本事你跟他比學習。你期末考試如果趕上人家,那才是真正的英雄呢?”一句話激得這個調皮學生發憤學習,後來,他果然有了明顯進步。

要成功運用導激法,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要看對象。被激的一方必須是那種能激起來的人物,還要有強烈的自尊心,方能收到效果。另外,激將法是在雙方較為熟悉的情況下進行的,對陌生人不宜采用。

其次,要看時機。如出言過早,時機不成熟,“反話”容易使人泄氣,出言過遲,又成了“馬後炮”。因此,要注意恰到好處。

最後,還要注意分寸。運用激將法,不痛不癢的語言當然不行;但言詞過於尖刻,也會使人反感。

反語式激勵法

是以正話反講,用故意扭曲的反語信息和反激的語氣表述自己意念,以激起對方發言表態,達到預期目標的方法。例如,一家中外合資公司的總裁與一家鄉鎮企業廠長的洽談:

廠長:“總裁先生贏利的魄力,的確比我們這些鄉下佬大得多,簡直是一個大如牯牛,一個小如毫毛。這麼大的魄力,雖然讓我們佩服,但我們實在不敢奉陪,隻能收回土地,停止合作。”

總裁:“好吧,我再讓利一成!”

廠長:“不行,按我方投資比例,應當讓利兩成。”

總裁:“行,本公司原則上同意……”

上例中,廠長不說對方“黑心貪利”,而說其反語“魄力大”,又以“不敢奉陪”的“哀兵”戰術以退為攻,激發對方就範入甕。

及彼式激勵法

是以一種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的心理效應,激發對方作角色對換,設身處地同意他人的語言反饋。例如:

一位女公關人員負責陪同一位澳門華僑公司女經理在上海參觀遊覽,上司關照這位女公關人員,要設法回請款待一次女經理。結果,在參觀遊覽城隍廟時,經過兩家飯店,這位公關小姐向華僑女經理詢問兩次:

“夫人,肚子餓嗎?”

華僑女經理客氣地搖搖頭,兩次詢問都未成功。後來,出了城隍廟,經過“老飯店”,公關小姐眼看女經理就要登車回賓館就餐了,於是她換了一種說法:

“夫人,早上出來,怕您等我,我未及吃早飯,隻吃了兩三塊餅幹,就來接您了,現在我倒餓了,請您陪我吃點好嗎?”

華僑女經理聽了,欣然點頭。兩人步入“老飯店”……

及彼式的激勵成功,就正在於由己及彼,再由彼及己的有效反應。

貶低式激勵法

這是說話人的一種善意貶低他人,促使發話生效,引起生動的言語激勵方法。例如:

晚餐的聯誼舞會上,一位女賓邀請某中年男經理跳舞,對方以“我不會跳”或“跳不好”來推托。於是女賓就說:“哪是不會跳,您八成是‘妻管嚴’,怕跳舞回家,被太太知道挨整吧?……”對方被貶受激,仰頭大笑,終於邁出舞步。

巧用激將法

在求人辦事過程中,有時別人並不應允,如果運用直接了當的請人辦法,他們也會一再地拒絕,在這種情況下,巧用激將法則會起到平時難以達到的作用。

下麵是美國黑人富豪約翰遜的經驗:

1960年,我決定在芝加哥為我們公司總部興建一座辦公大樓,為此我出入無數家銀行,但始終沒貸到一筆款。於是,我決定先上馬後加鞭,設法將自己的200萬美元湊集起來,聘請一位承包商,要他放手進行建造,好讓我去想方設法籌集所需要的其餘500萬美元。假如錢用完了而我仍然拿不到抵押貸款,他就得停工待料。

建造開始並持續施工,到所剩的錢僅夠再花一個星期的時候,我恰好和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一個主管在紐約市一起吃晚飯。我拿出經常帶在身邊的一張藍圖。我正準備將藍圖攤在餐桌上時,他就對我說:“在這兒我們不便談,明天到我的辦公室來。”

第二天,當他斷定大都會公司很有希望給我抵押借款時,我說:“好極了,唯一的問題是今天我就需要得到貸款的承諾。”

“你一定在開玩笑,我們從來沒有在一天之內給過這樣貸款的承諾。”他回答。

我把椅子拉近他,並說:“你是這個部門的主管。也許你應該試試看你有無足夠的權力,能把這件事在一天之內辦妥。”

他微笑說:“你這是逼我上梁山,不過,還是讓我試一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