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
他以中國搖滾之父而著稱。但他絕對不是西方抒情與旋律的模仿者,而是融合了經典搖滾、爵士樂以及擊打音樂的有自己獨特風格的真正叛逆者。他這樣解釋到:"我們的指導方針是融合,我們不拋棄任何東西,而是將一切東西融合起來。"這位38歲的北京出生的朝鮮族人很早就開始了他的音樂曆程。他父親是一家軍樂團的鼓手,很早就教他使用樂器。直到80年代早期,即中國改革年代的開始歲月,才第一次對搖滾產生了興趣。崔健剛開始情有獨鍾子"Beatles"、"Pallsimon"和鄉村歌手"JohnDenver"。後來又轉向於"蓬克"搖滾和重金屬音響。盡管他說他並不是故意突出抒情,但他的挑戰性的音樂主題已經令權威人士感到不安了。他說:"音樂傳遞的信息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間,要讓對音樂的理解本身表達自己。"崔健受到新一代搖滾的鼓勵和讚揚,像Micm和Tongne等樂隊所表現出來的詩意抒情和音樂狂熱。但是他又說他們缺乏鋒芒。"他們隻是模仿,而且音樂信息也很平淡。他們不願談論社會問題,而是滿足現狀。"
中國搖滾之父——崔健
"你不必害怕沉滄墮落,隻消你能不斷的自拔與更新。"
——傅雷
當一個人成為一種象征時,他就已經成為永恒。曾經,我們都是跋涉在艱難的朝聖路上的旅人,崔健的名字是我們借以辨識同類的一塊金牌。他是一顆散發著璀璨光芒的星,為我們指著方向。他的存在總能給我們以信心和勇氣繼續向前!
正因為如此,崔健也才能被稱作是"中國搖滾之父",是中國流行音樂過去十年中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名字。
崔健簡曆
1961年8月2日生於北京一個朝鮮族家庭。75年跟隨其父學習小號演奏。
1986年5月,參加世界和平年演唱會(北京),高唱《一無所有》轟動京城。
1988年1月,在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行第一次個人演唱會。
1989年2月,創作並完成第一張個人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同時在大陸、香港、台灣出版發行,隨後在台灣榮獲雙白金唱片獎,在香港獲白金唱片獎。
1991年2月,第二張個人專輯《解決》在大陸發行,3月份在港台出版發行。
1991年2月開始,分別在廣州、沈陽、汕頭、廈門、珠海、杭州、北京、上海、太原、蘭州等多個城市舉辦個人演唱會,大獲成功。
1991年10月,獨立創作完成的電視音樂片《快讓我在這雪地上撒點野》在美國榮獲三大音樂獎之——MTV大獎中"觀眾最喜愛的亞洲歌手獎"。注:此獎項是首次為亞洲地區設立。
1994年8月,第三盤個人專輯《紅旗下的蛋》在中國大陸正式發行。隨後在綿陽、長春、新疆、沈陽、煙台等地舉行個人演唱會。
1995年8月,在美國作巡回演出,足跡遍及舊金山、紐約、波士頓等地。
1995年9月,在日本大阪、東京等地作巡回演出。
1998年4月,推出最新專輯《無能的力量》,四年之後的這張個人專輯再次引起轟動。
搖滾拓荒者
他的個人簡曆無疑是極其光彩奪目的,但更重要的在於他成功地扮演了一名搖滾拓荒者的角色。
1986年,崔健寫出中國大陸第一首搖滾說唱歌曲《不是我不明白》。同年,在北京舉行的為紀念86國際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會,當他穿了一件頗像大清帝國時期的長褂子,身挎一把破吉它,兩褲腳一高一低地蹦上北京工人體育館的舞台時,台下觀眾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當音樂起處,崔健唱出了"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時,台下變得靜悄悄的,十分鍾後,歌曲結束,台下爆發出潮水一般的歡呼和掌聲,大陸第一位搖滾歌星就這樣誕生了。
86年的這次演唱會,從此開始了崔健在一個時代的神話。《一無所有》在當時沒有借助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其流行範圍之廣,時間之長,影響之大堪稱中國流行音樂史上一個奇跡。崔健的音樂是具有革命性的,它翻開了中國音樂新的一頁。今天的人們或許很難想象,在我們還不知道搖滾樂為何物,在我們還不清楚音樂的製作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中國搖滾樂已經在崔健的吼聲中呼嘯而來。人們猝不及防,因為它好像來得沒有一點征兆,人們欣喜若狂,因為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就要發出的聲音。
其實征兆是有的,那就是作為一個有著特殊的曆史背景的國家,在80年代改革開放所帶來的一切變化。東西方兩種文化的衝突,使經曆了兩個曆史背景的中國青年有機會有可能去建立自己的觀念和重新抉擇自己的價值體係,他們在選擇中試著去建立自己的理想中的空間,崔健,就是眾多這樣的青年中的一個,崔健以及中國搖滾樂的出現,是那個時代所特有的卻也是必然的現象。
在今天看來,《一無所有》裏表達的情緒恰好吻合了那個時代人們的心態——那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當中國人固守的傳統觀念正被一步步打破,新的觀念和價值體係尚未建立的時候,那代人的精神好像被洗劫一空,《一無所有》是那代人茫然無措的最好寫照,而空前的一首《不是我不明白》則更直接地反映了當時的人們的心態,這兩首前所未有的作品出現,宣布了中國流行音樂新時代的到來。
後來崔健自己回憶起,和所有第一次聽到搖滾樂的人一樣,他第一次接觸搖滾樂時也被它深深的打動了,搖滾樂對他最大的啟發是:它的創作比較自由,跟個人關係比較近,所以他先想到的搖滾樂是個人與個人交流的東西,"感覺一下子把自己與音樂的關係拉近了。對我有一種安慰,鼓勵,有些東西是無法用語言能形容出來的!"
《一無所有》的廣泛流行和崔健的沉默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很少拋頭露麵,這樣人們對他的興趣越來越濃。終於,人們迎來了崔健1988年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的演唱會,盼望已久的歌迷和崔健一同享受了他那簡陋,不成熟但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激情的搖滾樂,這場演出帶來的連鎖反應是巨大的,人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一個事實,以崔健為首的搖滾樂在中國已經牢牢地確立下來了。
事實上,當崔健明白了搖滾樂對他的真正意義的時候,他便義無反顧地沿著自己的路走了下去,而且越走越遠,他說:"我堅持一點,盡可能堅持走自己的路,能走多遠就走多遠,不可能考慮周圍。"正是擁有這種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勇氣和精神,才鼓動著崔健不斷地進行探索和追尋,在接下來的十年裏陸續出版了中國搖滾樂的經典之作《新長征路上的搖滾》《解決》《紅旗下的蛋》以及《無能的力量》這四張專輯,奠定自己"中國搖滾之父"的地位。
十年的叛逆——四張專輯述評
從崔健的這四張專輯中不難感到,他真正追求的不是音樂的形式,而是他的靈魂的表達的方式,所以他的音樂就不會停留在一種層麵上。音樂隻是讓他的聲理和心理的感覺最充分地表現出來,任何一種音樂語言最終都變成了符合他的聲理和心理的搖滾語言——這就是崔健的搖滾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