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一日,永保暢通
中國的公用電信網,是由總長度187萬餘公裏的線路、總容量800多萬門的交換設備和大量的載波機、微波機和電話機、電報機以及無線電台等設施所組成。保持電信網的大量設備經常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保證通信暢通,一直是郵電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全國近13萬名設備維護人員,在各自的崗位上認真地進行維護工作,各級領導機關適時地製訂規章製度,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在群眾與領導共同努力下,維護工作不斷有所改進,電信設備的質量得到提高,障礙率逐步下降,為保證通信暢通,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中國電信事業的曆史較短、基礎較差,設備的維護工作在舊中國未得到足夠的重視,一般采取事後維護的方式,等障礙發生後才進行修理,因而很難保證設備經常處於良好狀態。
一九四九年七月,軍委電信總局召開華北電信會議,討論通過了《工務維護暫行辦法》,提出“電信設備維護工作應以預防為主”的辦法。一九五六年,郵電部頒發各項電信設備維護規程,在規程中進一步明確把“預防為主”作為電信設備維護工作的方針。在這一方針指導下,維護工作開始實行預檢預修。三十多年來,電信設備維護規程幾經修訂,預檢預修的具體工作項目、工作周期和達到的標準,隨著新技術設備的采用和其他條件的變化也有所改動,但“預防為主”的方針未變。
各項設備的維護規程都明確規定了各項測試維護工作的測試周期、測試方法和技術標準,這就為維護人員有計劃地安排工作提供了依據。在推行預檢預修維護方式以後不久,就有一些維護單位開始組織維護人員製訂個人的每月維護工作作業計劃,按照計劃進行維修工作。它改變了過去不分輕重緩急、看到什麼就做什麼的狀態,大大提高了維護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也為領導的督促檢查提供了方便。按作業計劃進行設備維修的辦法很快就在全國推廣,這也是維護工作的一大進步。
實行計劃檢修,要求維護人員按月製定作業計劃,首先必須分清每個維護人員的維護範圍和工作職責。一九五○年,在全國推行包機包線責任製,所有電信設備都劃分給各個維護人員負責維護,每個維護人員工作成績的評定,也以所包設備的質量優劣為依據。經過試行,證明包機包線責任製具有責任段落分明、技術標準明確等優點,有利於提高維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凡推行包機包線責任製的單位,機、線設備的技術狀況都不斷改進,障礙明顯減少。在兩三年內,包機包線責任製即在全國普遍發展為包機包線包電路責任製。
隨著包機包線責任製的實行,各種形式的勞動競賽很快開展起來,先進經驗大批湧現,從而又不斷充實包機包線責任製的內容,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在正常情況下,通過計劃預檢預修,都能保持通信設備經常處於良好狀態,但是遇到特殊情況,也不得不對機線設備進行突擊檢修,以保證通信暢通。在新中國的曆史上就有兩次動員較大人力物力的突擊檢修。一次發生在“大躍進”以後,另一次發生在十年動亂後期。
一九五八年以後的一段時間內,郵電係統的大批維護人員、維護資金和器材轉移到基本建設和技術革新方麵。同時,在“大破陳規陋習”口號的影響下,很多行之有效的規章製度被廢止,正常生產秩序遭到破壞,維護工作不能按期進行,導致了全國範圍的電信設備情況嚴重惡化。據當時的估計,全國有三分之一的長途電信線路和四分之一的市內電話電纜已經嚴重失修,全國的載波電話機,大多處於失調、失控狀態,有19個省的電信電源設備中的油機發電機,一半以上不能正常運轉,通信電路質量低劣,引起用戶極大不滿。為了迅速改變這種被動局麵,郵電部於一九六一年派出工作組到武漢,組織京漢、漢穗、滬漢、漢渝四大幹線的維護力量,對四條幹線的通信情況進行全麵檢查。在整頓通信秩序、建立健全責任製度和維修製度的同時,進行設備大檢修,要求在一個半月至兩個月內取得顯著效果。上述四大幹線沿線的11個省市郵電管理局的電信處長和5個市電信局的局長、總工程師以及沿線各機務站、線務站的站長、段長,都親自參加了檢查組,分別到沿線的所有機務站、增音站和線務站,檢查機線設備,解決技術問題,同時還和當地職工一起研究恢複和健全必要的規章製度,要求他們貫徹執行,恢複日常工作秩序。檢查中發現因材料或時間限製來不及當場解決的技術問題,則由當地站列入檢修計劃限期解決。經過檢查和突擊檢修,四大幹線的通信情況很快好轉。此後,郵電部又組織了10條長途電信幹線、9條幹線電報電路和北京、天津、上海、烏魯木齊4個地區無線電台的檢查整頓和突擊檢修工作。到一九六六年,全國電信設備的失修情況基本消除,電信設備的維護工作秩序也恢複了正常。
一九六九年前後,在全國“文化大革命”動亂中,郵電管理體製改變,人、財、物管理權又下放,正常維修工作幾乎無人過問,因而造成第二次機線設備嚴重失修的局麵,特別是線路失修更為嚴重。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二年的冬季,在北京周圍和西北、華東、中南、西南許多地區出現了幾次大範圍的冰淩。不少地方的架空明線線路由於長期失修,木杆腐爛、線條鏽蝕以致倒杆斷線,曾造成通信阻斷。為了保證通信,國務院撥款1億元作為整修幹線專款。從一九七二年開始到一九七六年,整修了一級幹線8000多公裏,大部分工作量是以水泥杆代替木杆。以後又繼續檢修,直到一九八二年,全部一級幹線的檢修工程竣工,使線路強度大為改善,傳輸質量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