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這種社會文化現象同人類社會的曆史一樣悠久。通常認為,從古猿到人類的轉變大約完成於300萬年前,它意味著直立姿態的確立手腳分工、腦功能的發達和社會群體生活的進化等質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早期的人類共同體——原始群、血緣家族。並在漸進發展的社會中,經過幾次質的飛躍,形成了最初的原始形態。穩定的群居生活導致為了保存生產和生活經驗的原始教育的產生。遠古的教育內容是較簡單的,也是直接為生產勞動服務的。而遠古教育的內容,又都是如何製造和使用工具、如何獵取野獸和采集野果之類。這樣自然就同人類原始的體育初級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了。人類原始的體育初級形式,與人類原始的生產勞動形式是不能分離開來的。父輩教下一代如何奔跑,跳躍和投擲,如果下一代將奔跑、跳躍、投擲技能用在狩獵上,那麼它是一種生產勞動的形式;如果下一代在進行狩獵實踐之外,將奔跑、跳躍、投擲等運動技能用在模仿練習和相互嬉戲上,它就是一種原始的體育初級形式。

正是人類原始的教育,使人類原始體育特征因素不斷增加,為後來與生產勞動的分離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故有體育起源於教育的一種說法。也有人稱為模仿說。

與模仿說相近的還有勞動說。人們今天所熟悉的那些體育的具體表現形式,無論是跑步、打球、做體操等等,都是與人類最基本的活動技能,走、跑、跳、投、攀、爬等緊密相聯的。即使是遊泳運動,也無疑是從古人為了勞動而掌握泅水本領那裏演化而來的。如果離開了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基本活動技能,人類的體育就不複存在了。而人類這些基本活動技能,是在人類早期生產勞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追逐野獸的奔跑,越過溝壑的跳躍,無一不是適應人類早期生產勞動的結果,無一不是人類早期生產勞動對人自身的產物。沒有人類早期的生產勞動,就不會形成人類的基本活動機能,沒有人類基本活動機能的參與,就不能產生體育的各種運動形式,故而得出體育起源於原始的勞動之說。

宗教祭祀說也是關於體育起源問題的一個重要說法。處於蒙昧時期的原始人,對周圍發生的和各種自然現象感到不可思議。認為世界上萬物同人類一樣,也都是有感情有意誌的。所以他們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總要崇拜一些其它自然物,作為自己的精神寄托。如崇拜圖騰,崇拜故去的氏族首領等等。為了表達他們對崇拜物的真誠情感,而集體進行的一係列活動,這就是人類最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動。這類原始宗教祭祀活動的內容之一,就是模仿獵取野獸進行撕殺的角鬥,模仿各類野獸的動作和姿勢的舞蹈,以此來向崇拜的神靈顯示自己的勇武、強健和歡愉。

不僅原始宗教祭祀活動中的這些內容,與當今某些體育運動的形式有著淵源關係,而且原始宗教祭祀中的這些活動內容,又是最早從生產勞動和戰爭中分離出來,帶有寄托精神和娛樂性質的獨立活動。這一點恰恰是現代體育的特征之一。盡管現代的舞蹈、戲劇等文化形式也具備同樣的特征,並同原始的宗教有著緊密的淵源關係,但是並不妨礙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體育的起源也應包括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動。

上述各種因素在原始體育產生及初期發展過程中都曾分別起了各自的特殊作用。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采用一種理論來解釋體育的起源問題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各種因素對體育的起源都有同樣的促動作用,而無主次之分,層次之別。事實上,在諸種因素中,勞動——物質生產的實踐活動是起決定作用的,占第一位的因素,同它比較起來,其它因素都是處於從屬位置的。因為勞動導致了人類自覺傳授動作技能需要的產生,從而使體育在這一傳授活動中萌芽;也正由於勞動的作用,人的自覺意識才得以形成,這種意識促使由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引發的本能活動向自覺的能動性的活動過渡;也自然是由於勞動的影響,社會才能不斷進步,才會在其一定發展階段產生宗教祭祀活動,才會發生暴力衝突和戰爭,原始體育才能在更加複雜的背景下發展,並變得豐富多彩。

實際上,體育與其他所有社會現象一樣,是在社會生活的各種因素整體製約下產生出來的。隻能從原始時代的社會生活過程中加以解釋。

原始時代,是指古代文明出現之前時代。當然,這裏的石器時代,從人類學的角度講,並不僅僅限於猿人、古人和新人時期的社會。石器時代之初期體育的構成方式,我們可以從民族學的資料中去搜求。這裏所指民族學資料,主要指現仍生活在舊石器時代後期至古代文明產生之前的新石器時代這一社會發展階段的人類的社會生活。

人類的曆史,有著相當漫長的發展曆程,在這一發展曆程中,就其內部的社會生活方式而言,亦是不一樣的。原始時代,首先從生存形態來說,就包括有以采集狩獵為主的社會和以農耕種為主的社會兩種類型,而這二者亦有著顯著區別。即使是同為以采集狩獵為業的人們,也有象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是由數個家庭構成的小集團,過著漂泊在一定地區的不固定的生活和北美西北海岸的印第安人各部,因有著豐富的食物來源,而過著固定的生活等不同的生活方式。再如,在原始農耕民族中,象夏威夷和西太平洋的湯加,在食物分配中已實行了再分配製度,並且有了推選首領的製度,這已經是外在古代文明門檻上的酋長國民族。由上述幾種類型可以確認,生活在這一社會階段的人們的組織形式是各不相同的。

在以上這種組織形式各異的社會中,尚均無文字出現。作為這類無文字時期的極始社會,應是人類的最初社會階段。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常常作為原始民族文化考慮類型的、現階段仍生活在石器時代的某些民族的文化,已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現代文明的影響。例如,北美大草原上獵獲野牛的達柯塔族人,雖然於每年的“太陽節”進行賽馬活動,但不能因此就將這一類活動歸屬為以采集狩獵為業的人類社會的通行活動形式。而達柯塔族人將賽馬作為自己的一項體育活動,也是在十六世紀時西班牙人將騎馬文化帶入這裏後才出現的。

作為生活在原始社會階段的人們,其所開展的體育活動是相當豐富的。他們以沙漠和雪原為生活舞台,在這種殘酷的自然環境中,弓和矛是他們生存的武器,他們每日為生活而奔波。就整個人類社會曆史而言,人類有90%的時間是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他們隻是為生活整日忙碌,很少有充裕的進行文化活動的時間。

如果按上麵所介紹的生活在原始時期的人們的一般情況,則這時的人們應該是沒有機會進行體育和遊戲娛樂等文化活動的。不過,根據近年來人類學者和經濟人類學者的研究,這種推測並不符合事實。通過人類學者深入到現仍生活在原怒吼介段的人類當中進行生活的調查的結果。有些仍生活在這一社會形態中的人類,如歐美,原是住在不毛之地的偏僻地域,後來隨著新的地區的發現又居到其墾荒地區,最後逐漸遷居到更為富饒的地方,其實這段時期,伴隨著他們的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因而他們搜求食物的時間也是較少的。例如,居住在澳大利亞阿納姆拉特的土著人,在實際的搜求食物的時間之外,包括男人整理、加工狩獵用具,女人做飯的時間在內,成年男子可以有每天平均3小時50分鍾,成年女子平均每天3小時44分鍾的時間去養活家人。住在非洲克拉哈裏沙漠上的布西門族人,成年人每天每人用2小時9分鍾的時間從事采集、狩獵,就可以養活5口人,而且並沒有出現營養不足現象。如果將搜集的食物按人口平均分配,其

中的營養價值,澳大利亞的土著人每人2160卡路裏,非洲的布西門族人是每人2140卡路裏。即使是對其他以采集狩獵的民族進行調查,也有同樣的報告。就是說,這些人們如果每天進行3~4小時的勞動,那其他的時間則全是餘暇的。事實上,生活在原紿階段的民族,是人類史上最有餘暇時間的民族,正因為如此,經濟人類學者薩林斯將這種社會稱作“初期的富餘社會”。

原始時代的人們,多數的時間是在每日為生活奔忙著。一般來講,他們最喜歡的餘暇消遣方法為白天睡覺和聊天,當然,體育娛樂活動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也並不是隨意地進行一些娛樂活動,對大人們而言,他們進行體育娛樂活動的機會是很多的,特別是在每年例定的活動或儀式上舉行的此類活動形式更是他們喜歡的,生產周期中的各個重要時機,或者是在各個重要時機舉行的儀式中,許多活動與體育是密不可分的。不用說,在平時無論舉行什麼形式的體育活動,對生業周期不同的采集狩獵民和原始時期的農耕民來說,也都是不相一致的。

就采集狩獵民之生業周期而言,最基本的是依據獵獲的動物、魚及植物生長等的季節的不同來確定的。

我們以居住在西伯利亞東北部的以狩獵捕魚為業的尤卡蓋魯族為例:他們一年之中,有半年居住在森林、半年居住在凍土帶。就是說,從秋天到冬天向南逐漸遊移到森林的邊緣地帶,從事獵獲野鹿和犴等動物的生產。隨著冰雪的融化,他們又逐漸北上,居住在凍土帶。這時,河川及沼澤地帶就出現了他們的身影,他們以捕魚和水鳥獵魚為生,來度過春天和夏天的日子,同時能夠得到充足的新鮮水果來充饑也是在這些季節。因而,從食物來源上說是充裕的。作為在平時不見的有些團體組織(一般由一百人左右組成)也在這時開始了盛大的交流活動,而由幾個團體組織集中在一起舉行儀式也是在這個時期。在這類儀式中,伴隨著體育活動,還有唱歌、跳舞及各種各樣的比賽,年輕人以比賽氣力為主,最後由巫師進行巫術活動。

對原始時代的農耕民來說,通過他們對植物的栽培過程,可以了解其一年當中的活動情況。在他們的一年當中,主要包括耕地的修整時期、植物的種植直到收割的農耕期和等待農耕期的休耕期等階段。在這一年的各個階段,諸多的體育娛樂活動形式有些是隨著栽培植物和植物生長的農耕期中許多祭祀儀式而舉行的,但大部分的體育娛樂活動形式主要還是集中在休耕期(包括植物收獲時和農耕開始時所舉行的儀式活動)。例如,生活在阿薩姆高原的以燒荒種植為生的克欽族人,其農耕期是從1月份進行的砍伐荒木、修整土地開始的,其後再經過3月份的燒荒,4~5月份降雨後的植物種植,直到9—10月份的植物收獲,整個農耕期就結束了。這樣一來,1月和12月就是休耕期,而這2個月正是大地幹燥的冬季,因而這2個月的休耕期,就成為克欽族人所喜歡的進行體育娛樂活動的季節了。這期間,年輕人進行相撲、跳高、手持4~5公斤重的石塊進行遠投、手持搗米用的搗杵(長2米,重4~5公斤)進行遠投以及持標槍進行的滑行遠投等等顯示本領的比賽活動。至於小孩子們,主要進行賽跑和拔河的娛樂遊戲活動。

居住在婆羅州中部的以燒荒種植為生的農耕民柯雅族,其休耕期也有近連續的2—3個月時間。其間,當地人的結婚儀式,孩子的命名儀式、慶祝新年儀式等家內和村內的大大小小的各種各樣的儀式活動一一展開。休耕期是一個熱鬧的時期,特別是在慶祝新年的儀式活動中,有相撲、賽跑、跳遠、抽陀螺等的比賽和戴假麵具的遊戲等舉行。

在休耕期間,包含有體育內容的娛樂活動之所以十分集中,是因為這一時期在一年之中為食物儲存最富裕的時期,人們可以從農耕行業中解放出來,利用空閑的時間,除在自己村內進行一些體育娛樂活動外,還可以有與外村人進行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