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反思

多元幹擾與比賽勝負之辨析

在競技體育中,人們對比賽的勝負最終結果尤為關切。無論比賽的勝負,都能以不同的角度進行一番評論。無疑,這將有力的推動運動訓練科學化的進程。然而,體育比賽的勝負不僅僅局限於賽場的一瞬間,影響體育比賽的多元因素還不被人們所認識。所以,筆者就此問題略談愚見,以引起人們的重視。

體育比賽是雙方對抗為主要形式,勝負是由雙方決定的在競技體育中,要想取得每一場比賽的勝利,除在比賽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外,還要真實的了解對方的情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如果對方的實力與己相當,其對策就應注重針對性,充分發揮己方的優勢和特長,以優良的心理素質去戰勝對方。當然,頑強的意誌品質也是取勝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話說:“兩強相遇勇者勝”。如果對方的實力強於己方,要想取勝有一定的困難,但要在主觀上爭取,要在比賽中不畏強手,敢打敢拚,超水平地發揮己方的優勢和特長,也是有可能取勝的。在體育比賽中以弱勝強的實例已不足為奇。

上述的分析給我們以新的啟迪,在觀看和評價體育比賽時,不要隻看一方,而不顧對方的水平。隻許己方獲勝,而不顧對方的水平,這是不客觀的。

科學管理與經費投入是影響體育比賽勝負的因素

領導對體育關心程度不夠或管理體育的領導不得力。那麼,體育經費的投入就不會充足,體育設施,器材就無法存在。走不出去,請不進來,不了解世界,學不到先進的科學訓練方法,嚴密而科學的管理等等。體育運動就會受到影響,這樣怎能談及比賽,即使參加比賽又怎能取勝呢?

譬如:“5.19”前夕,中國足球教練曾雪麟想去觀看香港隊與澳門隊的比賽。但有人說:曾雪麟此行“擠掉了我們外出的名額”。結果,曾雪麟隻好按兵不動,得不到對香港隊的感性認識,這也是“5.19”失利的一個主要原因。這就是領導對體育競賽缺乏科學認識而造成的結果。

全民辦體育方興未艾,國際友人,海外華僑的無私讚助,使體育經費有了長足的改善。我們不僅聘請國外體育專家、學者來華講學,而且還輸送優秀運動員到國外進行訓練和留學,使其運動成績迅速提高,有些運動項目已達到或即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使運動員,教練員的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為國爭光的幹勁更大。因此,缺乏科學管理和體育經費的不足也是體育競賽勝負的一個主要成因。

裁判員對體育比賽的勝負起著重要的作用

曾記得,中日首場足球賽,由於裁判員判給日本隊一個有爭議的任意球,使日本隊戰勝了中國隊,把中國隊逼上了一條絕路。“5.19”的悲劇將要再次重演。“10.26”日本隊借天時地利人和,在比賽中,動作粗野,多次踢倒中國隊隊員,而裁判員都沒有嚴厲的判罰。然而,中國隊並沒有因此而影響情緒,終於以頑強的意誌和高超的技藝戰勝日本隊,從逆境中走出來。精湛的技藝、頑強的作風,不僅能贏得比賽的勝利,而且更能贏得廣大觀眾。

觀眾與宣傳輿論界對體育比賽勝負直接的影響

人們不會忘記,在秘魯舉行的世界女排錦標賽上,秘魯女排與美國女排水平相差較大,賽前,人們大認美國隊能勝。但是,比賽場上秘魯觀眾震耳欲聾的呐喊助威,使秘魯隊超水平發揮,而美國隊無法適應。技、戰術失常而敗下陣來。賽後人們評論這場比賽時說,是觀眾戰勝了美國隊。再如,影響最大的世界杯足球賽,因烏拉圭、英格蘭、前西德等國,都曾借東道主之便,而獲得冠軍殊榮。所以各國都競相爭辦。

現代體育比賽,因各國水平相近,所以都爭取主場,靠天時地利人和,來爭取比賽的勝利。這充分說明觀眾是影響體育比賽勝負不可缺少的因素。

再則,中國女子藍球隊曾在亞洲女子藍球錦標賽上輸給南朝鮮女子籃球隊三十多分,其中就存在著各方麵宣傳太過份、隊員心理壓力太大而失常的原因。在與韓國隊第二次交鋒時,中國隊戰勝了韓國隊,賽後,教練楊伯钅庸 曾說:比賽的勝利,與賽前沒有過份的宣傳有關。說明宣傳輿論對運動員、教練員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因此,運動員,教練員在比賽的前前後後需要的是客觀的、符合實際的宣傳。

應用科技對體育比賽勝負具有更深刻的影響

當今體育比賽,也是各國科學技術、情報的大檢閱,哪個國家科技發達,運動技術水平就高、發展就快。因為,人們視體育為科技發展的櫥窗。把先進的科學技術理論,應用到體育實踐中,使運動訓練,選材,管理等更加係統化,科學化;場地、器材更加先進、合理;體育情報更加迅速、準確。那麼,運動成績必然高,就能在比賽中取得勝利。

此外,體育比賽的競賽規程安排的如何,也關係到比賽的勝負。因此,賽前要認真研究,掌握利用規程的主動權,絕不能讓他人安排自己的命運。中國足球隊曾吃過競賽規程的虧,而失去了參加第十二屆世界杯足球賽的機會。運動員對比賽場地、器材和氣候是否適應;時差是否消除;後期保障度是否跟上,這些都關係到比賽的勝負。

綜上所述,體育比賽的勝負是受多元因素製約和影響的,因此,要全麵的、理智的、發展的去看待體育比賽的勝負,更要關心、理解、信任運動員、教練員,使他們把祖國的榮譽、人民的關懷,轉變成爭取比賽勝利的動力。

勝固可喜,敗亦欣然之雜談

競技體育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戰勝對方,取得比賽的勝利。然而,在體育運動競賽中,固然存在著勝利和失敗的結果,這是客觀的,必然的。勝負乃是競技體育中的一對主要矛盾,勝負的主要差別莫過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超水平的發揮,以一分之差,0.01秒的微弱而決定競技的勝負,從而達到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

競技場上的勝利者,能保持不驕不躁的心境,並非易事;而失敗者即使是身經百戰的老將,要做到心平如鏡,不失常態就更加困難。縱然失敗都不失風格、風度和奮鬥之誌者,乃是人們心目中真正的體育運動競技者。

在第二十四屆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決賽後的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大胡子歐洲記者問鄧亞萍:“你已奪三枚金牌,請問歐洲選手還有可能勝你嗎?鄧亞萍答道:“其實,我的每次勝利都很艱難,有時僅1、2分之差,處理不好就會輸球 。前蘇聯,前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一些好手完全可能贏我……”話雖然簡短,道理卻很深。然而,半個多小時的女子雙打決賽、竭盡全力的她和喬紅就以0比二負給韓國選手,算是對她那段明白的話作了個明白的注釋。

勝負並無定勢,強弱亦可轉化,競技場上的辯證法是無情的,在乒乓球團體決賽中,中國女隊三比二勝韓國隊,是勝者。但在那兩局中就是負者,在一局球中,對方以十比二十一負你,但那十分她就是勝者,就有值得你學習和總結之處。

英雄的失敗,往往比英雄的勝利更加可歌可泣,馬豔紅這位平衡木上拿滿分的世界冠軍,在失敗和挫折中得到磨礪……

她和教練一起在尋找失敗的教訓。

天津的“砸鍋”,使她總結出:不能一下子加進那麼多高難度的動作。

哈特福德的失敗,使她悟出:平時的訓練就要立足於實踐,要使自己適應多種性能的器械。

夏威夷的受挫更使她懂得:動作既要做得伸展,漂亮,又要嚴格掌握分寸,力度。

也許,正是這一次次的失敗和挫折,幫助馬豔紅鋪墊了通往21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的勝利階梯。

一九九一年四月十九日,是世界拳擊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在美國大西洋城議會中心,四十二歲的老將,“拳台重殺手”喬治·福爾曼與年僅二十八歲的世界重量級拳王霍利菲爾德,進行了一場舉世矚目的重量級拳王挑戰賽。麵對霍利菲爾德凶猛的進攻,福爾曼以驚人的毅力挺住了,與之激戰了十二個回合,並一度用自己的重拳使年輕拳王處於困境,再現了十七年前的拳王風度,最後,盡管年輕的拳王霍利菲爾德衛冕成功,但四十二歲的老將福爾曼向命運、向年齡挑戰的大無畏精神,贏得了全場觀眾的最熱烈的掌聲。

加拿大選手勒米厄在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會上帆船比賽中一路領先。突然,一位新加坡選手不慎翻船落水,為了救人、勒米厄毅然暫停比賽,使自己落到第二十二位。最後裁判團為表彰他的高尚行為,決定將他的名次提到第二位。這樣的失敗,雖敗猶榮,更使人們領悟到競爭的真正內涵。

不因失敗而氣餒,把痛苦埋在心裏,把微笑獻給觀眾,這才是大將風度。在這方麵,我國體操名將李寧堪稱典範。李寧曾在世界杯體操賽上創

下獨獲六項冠軍的奇跡,可是在他體操生涯中的最後一次比賽——漢城奧運會上卻敗走麥城。麵對萬千名觀眾,他微笑著,盡管心中在滴血,這是一種多麼難能可貴的超人風度嗬!

在奧林匹克競技中,還有一種被稱為“合法不合理的失敗”。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會男子跳台跳水比賽中,中國隊十四歲的新秀熊倪以無懈可擊的出色表演,痛失金牌,但贏得了比名將洛加尼斯更熱烈的掌聲……對此,熊倪沒有憤憤不平,而是坦然處之。熊倪的大度贏得了世界的廣泛讚譽。

成功與失敗是競技體育必然產生的兩種結果。一名真正成功的角逐者,應是“勝固可喜,敗亦欣然”,能夠勇敢地麵對失敗。正是他們組成了一支奮鬥的隊伍,留下了發人深省的奮鬥者的足跡,激奮著同伴,感召著來者。在人們讚美勝利者的同時,不也應對那些不屈不撓的失敗者肅然起敬嗎?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提倡在勝利之時要向負者學習,這就是不斷完善,充實自己,取長補短的明智之舉。

從張豔梅失利中引出的思索

張豔梅在距離終點前20米處的一跤,使中國姑娘登上冬奧運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頂峰的願望,傾刻間化成泡影。阿爾貝維爾的電波,使國人莫不扼腕歎息,為何?隻因輸得太冤。前不久中國足球隊在奧運預選賽決賽階段比賽中铩羽而歸時,球迷們雖也惋惜不止,但那種失敗畢竟還因我實力不如人,而此番短道失手,卻是中國隊在實力上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發生的,那種惋惜就更加痛徹心腑,引人深思。

心理素質不佳導致自食其果

運動員平日訓練經常暴露的弱點和不足,對於教練員來說,應及時抓住不放,決不能遷就姑息,更不能將隱患留到大賽上,以此而造成終身之憾了。

張豔梅心理素質不佳在平日裏已有所表現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且已在幾次大賽中出現不良的後果。對此,我們應該一方麵以勝敗乃兵家常事的胸懷,容許尖子選手出現失誤,但另一方麵,我們更應在平時抓住暴露出的弱點,想盡一切辦法,利用一切手段去解決,而決不能把隱患留到象冬奧會這樣的大賽上。

現場指揮欠妥

論個人實力,張豔梅在世界上確屬一流高手。但在她身上卻隱伏著心理素質欠佳的毛病。在1991年第7屆冬運會及1990年第二屆冬亞會上,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毛病,曾導致她連連出現重大失誤,冬運會上該得的金牌飛了,冬亞會在強項500米比賽中被淘汰。本屆冬奧會張豔梅舊態複發,500米預賽中,丟掉了出線資格。在這種情形下,如能換上同樣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替補隊員鄭春陽,對中國隊整體實力應該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要用腦學會如何運用技、戰術。1992年11月在阿爾貝維爾進行了冬奧會熱身賽,那時我們的主要對手加拿大、獨聯體等狀態都很一般,給人以世界強隊不過如此的印象。哪知此番賽前一見,人家個個生龍活虎,隊隊無弱兵,我們方知,人家選手就隻看重冬奧會這等大賽。而反觀我隊,張豔梅在500米預賽中,因出發時暫時落後就急不可待,竟然在後麵從內道超越對手,結果被判罰而淘汰。兩天後又矯枉過正,在接力賽還剩下20米撞線,同時又領先20幾米的情況下,過分地放慢速度導致摔倒,而丟失了到手的出線資格。兩次比賽一前一後,一個過急,一個過緩,其結果反映的都是我們隊員缺乏戰術素養。其漏洞還在平日訓練過程中而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