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防病健身意識(1 / 3)

少兒內心獨白:

我最愛玩的就是電子遊戲!做警察和搶銀行的強盜槍戰;帶領球隊在意大利甲級隊聯賽中奪冠;做總統進行第三次世界大戰……什麼都可以,一天黑,我可以做警察,又做小偷,什麼都試個遍。所以我一有錢,就急著往遊戲廳裏鑽。可現在遊戲廳都不準中小學生入內。也隻好乘人多的時候溜進去,或是找那些老板不管這事的店,整得好像地下工作者。唉,想玩痛快,也不容易呀!

醫生阿姨的告誡:

迷戀電子遊戲不僅影響學習,還影響身心健康。玩電子遊戲太入迷,上課和做作業不用心,就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遊戲機上的畫麵鮮豔,光線強烈,對眼睛刺激太大,容易造成近視;屏幕發出的X射線還會損害人體健康……

安全警示:

教唆學壞的遊藝廳

1996年暑假,公安部門突擊檢查了北京市東城區大街小巷的電子遊藝廳。設在街麵上的遊藝廳,大都在門上貼有“中小學生禁止入內”的字樣,裏麵也見不到孩子。但是,許多設在胡同裏的遊藝廳,仍有一些學生聚集在內。

×街×胡同內,營業麵積不足40平方米,四周貼牆卻設了16台機,遊藝廳內悶熱中摻雜著汗臭味,4名小學生各把一台跑馬機、老虎機、牌機和77機。他們專心致誌,緊張地一賭輸贏,全然不顧攝像機已經對準驚慌失措的老板。直到拉閘斷電,熒屏變黑,有個孩子才驚叫:“警察叔叔來了!”他們接受詢問時,一個孩子遺憾地說:“我馬上就過關,能贏一盒555香煙呢!”老板為賺更多錢,竟用香煙做獎品,真是毒上加毒,教唆學壞。

公安部門找到4個學生家長,進行了批評教育,並當即把這家電子遊藝廳貼上封條,勒令停業檢查。

初二學生殺死親娘

成都市武侯區某中學初二學生吳某,因打電子遊戲機成癮而經常偷拿家裏的錢,以致挨父母打罵。8月25日下午5時許,他偷偷溜進屋將衣櫃中150元錢偷走時,把熟睡在床的母親驚醒。他以為母親已發現了他的行為,恐慌萬分,從抽屜裏取出一把鐵榔頭,對準其母太陽穴猛擊,爾後騎車逃走。就這樣,一位含辛茹苦的母親,慘死在自己的親生兒子手下。

家長帶孩子去遊藝廳

鄭明的孩子玩電子遊戲走火入魔,一天到晚都想著電子遊戲,上課不專心、作業不認真,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罵都無濟於事。後來,鄭明根據心理學知識,跟他約法三章:隻要他好好學習、成績好,每個星期天他陪孩子去玩一上午的電子遊戲,平時不能玩。同時,他每周為孩子布置學習任務,星期六檢查。一旦孩子如期完成任務,次日他就帶孩子去玩電子遊戲。通過這種方式,不久就使孩子從那種沉迷於電子遊戲而不能自拔的狀態中改正過來。

過去沉湎於遊戲機中,不但影響了學習,損傷了身體,還極可能誘發金錢方麵的犯罪。凡事都有個度,超過了這個尺度不但害了自己,還可能傷害到別人。玩遊戲機,一定要適可而止,不能太入迷。

迷戀遊戲機的危害:

(一)迷戀遊戲機成績全跨了下來

電子遊戲機作為電子時代孩子娛樂的工具,以其新穎和刺激的遊戲內容和方式,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孩子,鍛煉了他們的反應力,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並在某種程度上有益智的作用。但是,過多地、無節製地玩電子遊戲機既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危害,又帶來了一係列憂慮的社會問題。

(二)沉迷電子遊戲會影響學生的學業

有些學生玩電子遊戲機入迷,上課時不專心,甚至在課堂上經常想電子遊戲的情景;做作業不用心,有時還不完成。導致他們的學習成績下降。

(三)沉迷電子遊戲有損孩子的身體健康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電子遊戲機能發出一種肉眼看不見的X射線,穿透某些細胞,悄悄進入人的軀體,引起細胞變性、組織損害,從而導致以眼睛痛、肌肉痛、精神失常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而孩子正處於細胞分裂活躍時期,在相同時間內射線吸收量比成人多1.5~3倍,更易受X線、微波等的傷害,因而危害更大。

孩子身體正處於發育成長時期,上課時他們已經坐了好長時間,放學後如果再到遊戲機前站上1-2個小時易患下肢靜脈曲張,不利於他們健康發育。

為了攢錢玩,把零用錢、餐費都搭上,餓著肚子“戰鬥”,極易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形成胃腸道疾病。

(四)沉迷電子遊戲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視力,導致視力減退

電子遊戲機上的畫麵鮮豔,光線強烈,對眼睛是一種不良的強刺激。同時,在玩的過程,精神極度集中,眼睛高度瞄準,很容易引起眼睛疲勞,加之,玩電子遊戲時,屏幕與孩子兩眼的距離40厘米左右,非常近,畫麵跳動頻繁,更增加了眼睛的負擔,為要得到清晰的形象,睫狀體肌必須高度緊張,使晶狀體過度屈曲,增強屈光,時間一長,睫狀體肌會發生痙攣,晶狀體曲屈過度、屈光過強,正常視物時,無法使物像聚在視網膜上,而落在視網膜前麵,造成近視,視物模糊。

(五)沉迷電子遊戲對孩子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國內有關研究表明,在同等的條件下,那些希望得到娛樂,孤獨感強而有強烈的交往需要,學習成績不好,沒有特長,認為自己不成功而感到壓抑,家庭關係不好;班級地位較低,以及在學校裏表現不好的孩子容易沉迷電子遊戲。這是因為這些因素集中地說明了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太成功的。玩電子遊戲時,不僅可以暫時忘掉現實生活的苦惱,而且進入電子遊戲的幻想世界後,他們成了掌握一定的權力、富有智慧、勇敢而機靈的英雄,現實生活中失去的在這裏找到了。因而,這些孩子接觸電子遊戲機後,很容易形成對電子遊戲的心理依賴。而且這種心理依賴的結局是:生活中越不成功,越依賴電子遊戲滿足各種心理需求;越依賴電子遊戲,就越不關心如何改變現實,成績和表現就越差,越易受到歧視,就越不會成功,也就越依賴電子遊戲,形成一種危險的惡性循環。

(六)沉迷電子遊戲易產生不良行為,甚至誘發犯罪

玩一次電子遊戲一般要花1到2元。如果操作者反映敏捷、技藝嫻熟,付一次錢可以玩上1-2個小時,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多見。一般情況玩上幾分鍾、十幾分鍾就要付一次錢。在一次調查中,被調查的50名學生平均每人每月玩電子遊戲要花20元左右,有的一個月玩電子遊戲竟花掉70元。

對於孩子們來說,玩電子遊戲機的最大問題是錢,節省早餐錢,向家長要零花錢,向同學、夥伴借錢,還有些編造理由從家裏騙錢,有些變賣過家裏的東西,有極少數發展到偷拿人家的錢物或者敲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怎樣預防孩子玩電子遊戲上癮:

防止玩電子遊戲上癮對孩子們造成不良影響,不能隻把注意力放到電子遊戲機和孩子身上,而要反省一下我們的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學中有一個“成功教育”的理論,這個理論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長處,隻要教育者能發揮他的長處和挖掘出他的潛力,他就能獲得成功。

我們應該摒棄僅僅以成績好壞來評價孩子,成績不好則一醜百醜的落後教育模式。要因材施教,使孩子們的特長都得到發揮,使他們在成長中不斷享受到成功的體驗。

玩是孩子的天性,應鼓勵孩子多做戶外活動,多參加集體活動,滿足他們玩耍和娛樂的需求,從而提高他們抵抗誘惑的能力。

預防孩子玩電子遊戲成癮的另一個關鍵是“早”,即要及早發現孩子玩電子遊戲的行為。任何行為隻要已形成習慣糾正起來就比較難,所以,家長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生活習慣,從孩子的回家時間、用零用錢等方麵的變化中,了解孩子是否玩電子遊戲,從而及時予以教育和引導。

對已經上癮者,能使他們脫癮的唯一辦法,也是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成功。如經常鼓勵孩子的每個微小的進步或優點,鼓勵並幫助孩子實現某個計劃,鼓勵並幫助孩子改善與他人的關係,讓他在現實生活中體驗到成功感,最終發現他是一個重要的人,甚至是一個真正的英雄,從而擺脫對電子遊戲的心理依賴。再則有了成癮行為的人,意誌活動減弱,這就是不少孩子答應戒,自己也想戒,但一到電子遊戲機麵前,就控製不了自己而再犯的原因。

所以,對打電子遊戲機上癮的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還要注意嚴格監督,不讓他們有接觸電子遊戲機的機會。

預防寵物傳染病

少兒內心獨白:

狗是我最喜歡的動物,也是最忠實的動物。今年的生日,爸爸就送給我一隻可愛的小白狗,可把我給高興壞了。可是,麻煩也很多。爸爸一定要帶它去獸醫院打什麼狂犬疫苗,我可不同意,打針多痛呀。爸爸還不讓我拿狗餅幹逗小狗玩,怕它咬到我,還不讓我領它上街遛達。為什麼呀!我的小狗可溫順啦。一次也沒咬過我……

醫生阿姨的告誡:

不少人都喜歡養寵物。一般情況下,寵物是不會傷人的。但不少人在與寵物玩耍時,由於寵物失態,而被咬傷或抓傷,這也是很常見的。並且嚴重的是,如果寵物攜帶病毒,例如瘋狗,人一但被咬傷就會有生命危險。

安全警示:

小鶯被自家大花貓咬傷

年過七旬的張大媽孤身獨居,為了解悶養了一隻雄性大花貓。外孫女小鶯讀初中,學校離家較遠,就住在張大媽家裏,並和花貓成了好朋友。1995年10月5日晚,小鶯正在埋頭溫習功課,院子裏驟然傳來一陣陣貓叫聲,忽高忽低,持續不斷。小鶯聽得心煩,打開門一看,隻見大花貓和另一隻貓弓著身子在相對嚎叫,她便撿起一塊磚頭,擲向別人家的那隻貓,沒想到自己家的大花貓卻回過頭來,跳到小鶯的腳上拚命撕咬。小鶯躲避不及,腳背上被撕咬得血糊糊的一片……

毛毛得“狂犬病”而死

農村中有的孩子有拉屎後喜歡讓狗舔屁股的壞習慣,毛毛因狗舔屁股而喪生。

一天,毛毛突然發冷、寒顫,很快出現呼吸、吞咽困難,狂燥不安,恐水,對風、聲、光極為敏感,口角不斷流涎,陣陣抽搐,嚇壞了毛毛的父母,急送醫院,診斷為“狂犬病”。雖經搶救,終因呼吸、循環衰竭、全身麻痹而魂歸西天。由於家犬攜帶狂犬病菌,舔屁股時,將唾液中的病毒也傳入人體,引起感染發病。

被狗咬傷的李曉

李曉讀4年級的時候,他的好友生日,請了幾位同學到她家中聚會慶祝,其中也包括他。

她告訴李曉樓下的鄰居養了一條非常可愛的獅子狗,他們聽後都很感興趣,於是她就帶著他們來到了樓下。正好那條狗也從家中跑了出去,站在家門口。那條狗的確十分逗人喜歡,白白的毛、胖胖的身子、短短的腿,隻是因為毛太長,把眼睛遮住了而看不到它整個的樣子。李曉想看看它的眼睛到底是什麼樣的,也是出於一片好心不想讓長長的毛遮擋了它的視線,所以李曉毫不顧忌地走上前去,用手輕輕地拔開眼睛上的白毛。也就在此時,那狗猛地跳了起來將他的手腕咬了一個小小的洞。當時沒有流很多血,也不怎麼疼,於是他也沒在意,繼續在好友家中為她慶祝生日。

回到家後,他還是將此事完完整整地告訴了媽媽和奶奶。她們都很著急,說這怎麼得了,趕快帶他去醫院打針。

寵物是可愛的,但是一旦攜帶病毒或是失態,給人造成的傷害就是巨大的。一但被寵物撓傷或咬傷。一定要到醫院做處理,否則就會像上述案例,極可能給人帶來生命危險。

養寵物衛生須知:

不少人家都喜歡養貓。一般情況下,貓是不傷人的。但是,當它被你逗著玩耍而失態時,或者當它在發情期與異性玩耍而遭到幹涉時,就會傷人。

所以,飼養家貓,不僅要掌握它的特性,而且在逗它玩耍時也要注意它的脾性,以防傷人。

過去在農村盛行養狗,為的是看門防賊。近幾年來,城市裏也刮起一股養狗風。僅據蘇州一市統計,市區就有家犬1300多隻。城市裏所養的狗,少數是農村的那種草狗、狼狗,多數是玩賞犬——獅子狗、哈巴狗等。城市裏,人們養狗的目的主要是玩耍消遣,也有守門護院的。不管出於何種目的,養什麼狗,都應防範傷人。特別是未成年人在家中與狗朝夕相處,要格外注意預防狗害。這方麵的教訓實在太多了:有的在家玩狗而被咬傷;有的在糾正家犬的不良習慣(如亂拉屎、亂撒尿等)時遭其傷害;有的在喂狗時,拿食物的手被咬傷;還有的狗未注射狂犬疫苗而成瘋狗,咬傷咬死家人或外人……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由於家犬危害較大,所以我國部分城市(包括有些郊區農村)已頒布養犬的地方性法規,明確規定,未經公安機關批準,不得擅自養狗。

為了家中成員和社會的安全,家庭養犬務必做到:①每年到畜牧獸醫站去為家犬注射一次狂犬疫苗。②狼狗、草狗實行圈養,防止它們亂跑傷人。③注意喂食時的安全操作,不要用手持食物喂狗。④不用手和腳去逗弄寵物,以免受其傷害。⑤保持家犬的清潔衛生,以防傳染疾病。

玩狗要特別注意防狂犬病。

1.瘋狗咬人會使人傳染上狂犬病

狂犬病,也叫瘋狗病、恐水病。它是一種動物的傳染病。這種病傳播麵很廣,野獸中狐狸和狼是主要傳播者,家畜中狗是主要傳染源。狂犬病病毒通過被咬的傷口侵入人畜體內,由血液播散全身並主要侵害大腦,引起發病。

瘋狗咬人會使人傳染上狂犬病。有的狗的唾液裏也含有狂犬病毒,它咬了人也會使人染上狂犬病。瘋狗咬了牛、羊、貓、兔,也會使它們發瘋。被瘋狗咬的貓病情發作時,也會抓咬人,把狂犬病傳染給人。

有些人養狗是為了看家、當獵犬,也有的是養狗玩。狗在外邊咬架,容易被病犬咬傷而傳染上狂犬病。病情發作時連主人也咬。同學們最好不養狗、玩狗,以免傳染上狂犬病。

2.瘋狗的症狀。

狗得狂犬病(即發瘋了)發病初期,躲在暗處不接近人,不聽呼喚,連主人強拉它也咬人。過兩天後,它就到處亂跑,常狂暴地咬傷人和畜,夾著尾巴,流很多口水。過三四天後,全身麻痹,不再進食,伸著舌頭流口水更嚴重,最後躺在地上再也起不來了。

3.人患狂犬病的症狀。

人被瘋狗或患狂犬病的家畜咬傷以後,發病的機會也很多。被咬後是不是會發病,與咬傷的部位,創傷程度,咬傷後對傷口的處理及時不及時,以及當時穿的衣服厚薄等,都有很大關係。

人被咬後經過一定的潛伏期,病情才會發作,先是頭痛、發燒,不想吃東西,不願說話,傷口又痛又癢,隨後,恐懼不安,不吃、不喝,見了水就害怕,聽了水聲、風聲、見了光線就發狂抽筋亂叫,以後就全身癱瘓直至死亡。

4.人被狗咬傷後,應在2小時內及時處理傷口。

用2%肥皂水徹底衝洗傷口,至少要衝洗半個小時。然後,用燒酒、75%的酒精或25%的碘酒,擦塗傷口。處理完傷口必須迅速報告衛生防疫部門,注射人用的狂犬疫苗,預防發病。發現被咬人有異常,病情發作,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5.狂犬病的潛伏期較長,最短的8天,長的達幾個月甚至1年。

人和畜被瘋狗咬後,是否被傳染上狂犬病,一定要仔細觀察,千萬不能大意,一般情況下,被咬的傷口離頭部越近,傷口越嚴重,發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潛伏期就越短。

家裏養了狗,一定要看管好。每年要給家犬、獵犬打一次狂犬病疫苗,不要讓它亂跑與瘋狗咬架。

如果發現狗有異常現象,要把它鎖起來觀察。如果狗瘋了,要立即把它打死,要把死狗埋在地裏1米深的地方。

6.北京等城市限製養犬並作了嚴格規定,小朋友要自覺遵守有關規定。

養狗要到公安機關去登記、注冊,領取犬證、犬牌;不得攜犬進入公共場所;不得攜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包括電梯;觀賞犬出戶要掛犬牌、束犬鏈,由成人牽領;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遛犬;要定期為犬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養犬不得侵擾他人的生活;狗如果亂咬人出現異常現象,要及時送往犬類留檢所進行檢疫觀察;發現狂犬要立即處理。

這些養犬的規定與人們的安全密切相關,同學們一定要自覺遵守,並敦促家長執行。

如果違反了有關的養犬規定,是要受到懲罰的。如:北京有一犬主在不是遛犬時間內遛犬,而且沒有係犬鏈。狗在胡同內咬傷了正在打羽毛球的一女學生的腿。由於違反了《北京市嚴格限製養犬規定》,犬主被罰款1000元,同時沒收了他的犬證、犬牌,傷人犬也被送往犬類留檢所進行檢疫觀察。

遠離毒品遠離危害

當今社會上,已有不少人成為毒品的俘虜,成為吸毒者。在我國解放後已滅跡40多年的吸毒販毒問題,近幾年又死灰複燃,卷土重來。尤為痛心的是,不少青少年正在不斷加入這個吸毒大軍。孩子們,警惕呀,遠離毒品,遠離這種白色危害。

怎樣認識毒品的危害

少兒內心獨白:

我沒有吸過毒,但我猜想吸毒後的感覺一定是挺“爽”的。要不毒品危害那麼大,怎麼還有那麼多人吸毒呢?我對毒品挺好奇,有一次在公園裏聽兩位叔叔說吸一兩毒也不要緊,隻要不上癮就行了。

民警提示:

那兩位話根本不對,對毒品,可千萬不要輕易嚐試。有一首歌謠唱道:吸大煙,吸大煙,皮包骨頭上青天;吸大煙,吸大煙,萬貫家產變硝煙。這是對吸毒危害的鮮明寫照。“大煙”是毒品中的一種,即鴉片。吸毒對個人身體的危害是極其嚴重的,它對人體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呼吸係統、消化係統、內分泌係統等有著極大的危害,並且長期吸毒必然導致死亡。不僅吸毒造成軀體方麵的損害,也形成心理障礙,吸毒者會感到苦悶、消沉、絕望。吸毒不僅本身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而且毒品這個惡魔還促使癮君子從事更多更大的犯罪。

安全警示:

戒毒門診部

1997年5月6日雲南一家戒毒門診正式開診。上午8時,張大夫剛剛坐下就進來一位頭發花白、看上去50多歲的婦女。她還沒說話,便“哇”地一聲號哭起來,跪在張大夫麵前。

“教授,救救孩子,救救我們的孩子……”她嗚咽得再也說不出話來。

張大夫趕忙將她扶起,示意她坐下再說。診室裏靜靜的,護士小孔掏出手絹擦幹了她臉上的淚水。

“我叫王桂花。我的丈夫10年前有了新歡,將我和兒子拋棄了。如今兒子又吸上大煙(即鴉片),我養一個抽大煙的兒子能養得起嗎?連飯都吃不起,那裏還有錢給他買黃皮(粗製海洛因)呢?聽說您用中藥戒毒效果好,您隻要將我兒子的毒戒掉,我這一世報答不完您的恩情,下一輩子做牛做馬都要報答您。……一個好端端的娃娃,班裏小組長,年年評為三好學生,學校裏沒有人不說好的,可是自從吸上毒以後,他變了,變得可怕極了。不瞞您說,有一天,他拿著一把明晃晃的刀逼我拿出錢,他咬著牙說:‘錢,給錢,不給就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我連命都不要了,還要母親幹啥呢?……’”說著,說著,這位婦女又哭了起來。

這件事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深的思索。《三字經》裏有這樣四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一旦在惡劣的環境中變壞,動物的屬性大於人的屬性後,就比老虎還凶,比豹子還殘,比狼還狠,“好端端的娃娃”,竟然墮落到以刀威脅母親的地步,這應該怪誰呢?

常見毒品的危害:

(一)鴉片的危害

鴉片,又名阿芙蓉,大煙、黑貨等。是罌粟的未成熟蒴果經劃破果皮而流出的乳汁的幹燥品。

短效鴉片類毒品,如海洛因、嗎啡、度冷丁等的急性戒斷症狀一般出現在三個不同的時期。第一期(中止使用毒品4小時後至24小時),吸毒者開始出現輕微的症狀,一般來講,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與其說是身體上的倒不如說是心理上的。在8~14小時內,吸毒者出現煩躁、不能入睡、出汗、流淚、流涕、打嗬欠、打噴嚏等症狀,這些症狀與一般的感冒相似。在14~24小時內,吸毒者毫無食欲,身體輕微顫抖,渾身起雞皮疙瘩。第二期(斷毒後24小時至48小時),吸毒者出現失眠、嘔吐、腹瀉、虛脫、抑鬱等症狀,此外,前期出現的症狀還會加重。第三期(斷毒後48~72小時),反應最嚴重,會發生嚴重的肌肉痙攣、胃痙攣、渾身嚴重顫抖、有時病人在床上來回折騰、輾轉反側,或在地上來回走動,或在牆上撞頭(戒毒者因難受在牆上撞擊或其他方式的自殘所致的外傷是常見的),由於長期食欲不振、納食減少,加上嘔吐、出汗和腹瀉等消耗,體重顯著減輕,還會出現發熱等情況。高峰期過後,戒斷反應便會逐漸減輕。戒斷反應的輕重個體差異較大,跟吸毒時間的長短、吸毒量的大小、個體的耐受性、吸毒者的心理狀態等密切相關。

吸毒者經過上述反應的幾個階段後,身體上對毒品的依賴性就會減輕或消失,但其心理依賴依舊存在,常表現出時不時地緊張不安、自卑及渴望得到毒品的念頭,這種心理上對毒品的渴求很可能會促使吸毒者複吸。

(二)可卡因的危害

可卡因在黑市上稱之為“可口”、“雪”、“金粉”等,是從古柯葉上提製而得的。

大劑量吸食可卡因可引起精神障礙,包括以偏執狂精神分裂症為特征的可卡因精神病。其典型症狀為“皮下臆想蟲”,患者會感覺到皮下似有蟲行蟻走,奇癢難忍,嚴重者常抓撓不休甚至斷肢自殘。另外,服用者尚有興奮、異常欣快、自足和舒適的感覺;有的覺得無論有多麼大的困難,自己都有能力克服;有的變得健談,好動;許多音樂家服用之後,認為自己的演奏效果更為出色;有的人失去約束力,進行犯罪或從事異乎尋常的性行為;有的聲稱他們的聽覺極為靈敏。跟興奮的作用相反,有的則出現抑鬱表現,如對生活失去情趣與信心而自殺。

由於可卡因可抑製食欲,所以長期濫用者多患有各種類型的營養不良症,呈病態樣:表情呆板、麵無血色、雙眼凹陷、口幹舌燥、大便秘結等。

采用鼻吸吸毒者,由於可卡因的局部麻醉和血管收縮作用,可致慢性鼻炎或鼻中隔破損;靜脈注射吸毒者,可引起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栓塞等;可卡因無論通過什麼途徑使用,一旦過量即可發生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表現如下:一、在中樞神經係統:先興奮後抑製,出現言語增多、淡漠、嗜睡、瞳孔散大,嚴重時意識不清、昏迷,還可出現寒顫、指和趾的小肌肉纖維顫動、強直性及陣攣性驚厥,如不及時搶救,可引起呼吸與循環衰竭;二、在循環係統:可見麵色蒼白或紫紺、出冷汗、脈搏弱而快、血壓下降,最後可發生循環衰竭;三、在消化係統:可見口幹,吞咽困難、惡心、嘔吐、胃腸疼痛、腹脹、腹瀉等。此外,高濃度的可卡因滴入眼內,可發生急性結膜炎、眼瞼浮腫、角膜潰瘍、出血、流淚、畏光、青光眼等,大量吸收後中毒也可產生上述全身症狀。

(三)大麻的危害

吸食大麻會對人體造成相當大的危害。在大麻田中,大麻雖然長得枝葉極為茂盛,但牛、馬、騾、驢、羊、豬等家畜嗅之,搖頭而走,連一嘴也不肯光顧。一個有趣的報道說,印度一位吸食大麻的癮君子有一天被一條巨蛇所纏,可是過了約1刻鍾後,這條巨蛇竟然死了,青年卻安然無恙。

根據大部分吸食大麻者的體驗,小劑量吸食後可引起一種夢幻般的欣快感,可同時伴有同外界的分離;可有即刻性健忘;僅注意簡單而熟悉的事物;如與他人相處時,則會表現出傻笑、多話、唱歌等,常伴有時間、空間感的扭曲、混亂和時間分離感,對距離遠近判斷不準確;對時間感到過得特別快或非常慢;情緒不穩定等精神和行為變化。體查可見肌張力降低、站立平衡失調、手顫抖、靠較複雜智力活動完成工作的能力下降。對操作和認知力的測試表明,吸食量愈大所犯錯誤愈多。少量吸食一般不產生攻擊性行為,但較大吸食量則可產生顯著的情緒與行為反常,出現幻覺、急性類妄想狀態、極度焦慮、類偏執狂等急性精神病反應,並可造成思維遲鈍、混亂和崩潰,使人失去自我感和洞察力,導致時間、空間定向障礙。長期吸食大麻者還可產生一種“無動機綜合征”,也稱“動機缺乏症狀群”或“全盤淡漠感”,表現為冷漠、呆滯、做事乏味、懶散、情感枯躁、易怒、睡眠周期改變等,這對於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極大影響。吸食者可以對個人儀表、衛生、飲食均失去興趣,人格發生變化,可產生“去人格化”,事業上的進取心減退,或根本失去工作、生活、學習能力,常會出現危害社會的犯罪和攻擊行為。

怎樣戒除毒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