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說說人類
男性生殖係統
隨著青春期發育的開始,男性生殖係統的結構與功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外生殖器的明顯增大,可作為男孩青春期發育開始的主要標誌。
男性生殖器官分為內外兩部分,它與女性不同的地方是男性的內生殖器不是全部在腹腔內,像睾丸、附睾等位於腹腔外的陰囊內。
男性的外生殖器為陰莖、陰囊和尿道。其中陰莖是進行性交的器官,它的結構比較特殊,是由幾對含有極豐富血管的海綿體所組成。當有性衝動的感覺時,海綿體內的血管會充血臌脹,使陰莖變粗,質地變硬,這就是陰莖的勃起。正是由於陰莖的勃起,才使男女兩性間的性行為能順利進行。陰莖的前端是龜頭,由於分布著很密的神經纖維,感覺特別敏銳。但在青春期以前,龜頭往往被其周圍一層皺折的皮膚所包裹,這就是包皮。當性器官開始發育後,包皮漸漸退縮使龜頭暴露出來,也有個別的男孩,由於包皮過長,即使在青春期發育後,龜頭仍不能外露,平時又不太注意外陰部的清潔,分泌物在此積聚而形成包皮垢,若長期刺激龜頭表麵粘膜,可能造成癌變。包皮垢也可能引起局部發炎,使過長的包皮與龜頭粘連在一起,稱為包莖。不論是包皮過長或包莖,一旦發現後應進行手術切除(手術較簡單),以免後患。
陰囊在陰莖的末端,是由皺折的皮膚所構成的“小口袋”。分左右兩半,內各有一個睾丸及附睾。睾丸對溫度的要求比較嚴格,有特殊構造的陰囊皮膚就起到了調節溫度的作用。當天氣炎熱或人因生病而發熱時,陰囊的皮膚立即鬆弛,使溫度下降。而當氣溫降低時陰囊又皺縮,緊緊地包著睾丸,並盡量向身體靠近,以增加溫度。陰囊的這種調節功能是睾丸能產生正常精子的重要保證。
尿道的一條細長的管子,一端連結著腹腔內的膀胱,另一端開口在陰莖龜頭的頂端。尿道,是人體排出尿液的通道,屬於排泄係統的器官,但由於男性的精液也是由尿道排出體外的,所以也被列為生殖器官的一個組成部分。
男性的內生殖器中,睾丸是主性器官,它的主要功能與女性的卵巢相類似,產生生殖細胞——精子及分泌雄性激素—睾酮,因此睾丸的結構與功能的正常是保證男性生殖器發育、第二性征出現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幼年時切除了睾丸(像古代皇宮中的太監),到了青春期發育時,男性的第二性征就不出現,更無生殖能力。也有些男性雖有睾丸,但在胎兒或嬰兒期沒有從腹腔下降至陰囊裏,這種叫做“隱睾症”。如果不及時發現及治療,也會影響性發育及性功能。根據近年來的體格檢查發現,患隱睾症的兒童少年的人數不少,應加以注意。
除睾丸以外,內生殖器還有附睾、輸精管、精囊、射精管、前列腺等。
附睾的位置緊貼著睾丸,當精子從睾丸生成後就貯存在附睾內,並進一步發育成熟。成熟的精子經過輸精管從附睾到達精囊內。精囊及其附近的前列腺都能分泌粘液與精子混合一起形成精液。當性欲高潮來臨時,精液由射精管、經尿道排出體外。
男孩到15歲左右時,由於生殖器官發育及功能的逐步成熟,睾丸不斷生成的精子與精囊、前列腺液混合,積聚到一定的量,這時雖然並未發生性活動,但也會從尿道射出精液,這種現象稱為遺精。有些人會在睡夢中發生遺精,如果每隔十天半月發生一次,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擔心,以免增加思想負擔。如遺精次數過於頻繁,就要檢查一下原因,是否有龜頭炎、包皮過長及過多地去撫摸玩弄生殖器,精神過度興奮等情況,以便在醫生指導下及時治療或矯正不良習慣;同時還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參加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和社交活動。
女性生殖係統
女性的生殖係統,按其解剖位置的不同,也可分為內外兩部分。內生殖器官主要由卵巢、輸卵管、子宮及陰道組成;外生殖器則包括自恥骨聯合(即左右盆骨在下腹部正中的連接處)至會陰(從肛門至尿道口之間的組織)及兩股內側之間的部位,有大小陰唇、陰阜、陰蒂、處女膜等。
內生殖器中卵巢是主性器官,位於盆腔的兩則,左右各有一個。有的女性在生育前得了卵巢腫瘤等疾病,把一側的卵巢切除了,隻要另一側的功能健全,照樣能懷孕,並能生出健康活潑的小寶寶。卵巢的功能主要有兩個:一是產生生殖細胞——卵子,二是分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以及少量的雄激素。雌激素能促進女性內外生殖器及第二性征的發育。孕激素,顧名思義一定是與女性的懷孕過程有關,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受精卵在子宮內安安穩穩地“定居”,並維持妊娠的全過程。此外,還與雌激素一起,通過分泌量的周期性變化,使子宮內膜不斷脫落、新生而產生月經周期。
輸卵管是運輸卵子的管道,它的長度約為8~14厘米,左右各有一條,一端與子宮相通,另一端遊離在腹腔內,它的開口處像個小喇叭一樣,稱為“傘端”(繖端),雖然與卵巢不是直接相通,但非常接近。當成熟的卵子由卵巢排出後,傘部就將它吸入,因輸卵管內層粘膜表麵細胞長有纖毛,這些纖毛運動的方向始終是由腹腔端向子宮一端擺動,使卵子很容易進入輸卵管。當性交後,有部分精子進入輸卵管,隻要其中有一個能進入卵子後,就形成了受精卵。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就是從受精卵發育而來。
子宮,外形像個梨子,位於下腹部的中央,它的“大頭”在上麵,稱為宮體,小的一頭約占總長度1/3,稱為宮頸,與陰道的上方相通,子宮是孕育新生命的“搖籃”。為了使“寶寶”有一個舒適、安全的“家”,子宮壁的肌肉特別厚,收縮能力也很強,當“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時,就要靠子宮肌肉的強力收縮,把“寶寶”從媽媽體內推出,來到了世界上。子宮的內膜在激素的作用下,每月脫落一次,形成月經。
陰道,是內外生殖器的連接部分。主要由肌肉組成。它既是性交的主要器官,又是月經排出及胎兒娩出時的必經之路。陰道口有一層薄膜覆蓋,叫做“處女膜”,膜中央有一個小孔,以便於月經能順利地排出。由於每個女性處女膜的厚度及堅韌度不一樣,特別薄的人在從事劇烈的運動或不小心碰撞了會陰部附近的組織時,處女膜就會破裂。當然,大多數女性是在初次性交時才破裂,並伴有少量的出血。所以,我們不能絕對地以初次性交時的出血與否,作為判斷女性是否為處女的唯一依據。
女性的外生殖器因含豐富的脂肪組織,故質地柔軟。尤其是位於下腹部正中最低處的陰阜,主要是由肥厚的脂肪組織構成,像軟墊一樣。當女孩青春期發育開始後,最早出現陰毛的部位即在此處。陰阜的下方為一對大陰唇,位於兩股部的內側。主要是由皮膚與皮下脂肪組成,但內含豐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經等。一旦受到外傷後,易形成血腫或引起較大量的出血。大陰唇的基底部有腺體組織,能分泌粘液。小陰唇位於大陰唇的內側,前端包繞著陰蒂,後端與大陰唇後緣相連。呈淡紅色,較濕潤,也有皮脂腺及豐富的神經血管。陰蒂位於外陰的前端,是性器官中感覺最靈敏的部位。因其結構有些類似於男性的陰莖海綿體,並有豐富的神經末梢,當有性衝動時或受到外來刺激時,會輕度地腫脹、勃起。
此外,在陰道口的兩側有前庭球,後方為前庭大腺,開口於陰道前庭處,即兩側小陰唇之間的一個菱形間隙。
總之,外生殖器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性交及分娩時便於胎兒的娩出。因此,其結構也與功能有密切的關係,有的是性感的敏銳區,有些能分泌一定的液體以潤滑陰道口,使性交過程能順利進行。豐富的脂肪組織則更起到了緩衝與保護作用。為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參加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體育運動時,要注意保護,避免損傷。
受精和妊娠
青春期以後,女子的卵巢中每個月通常有一個卵成熟,排入腹腔。卵子排出後,由輸卵管的腹腔口進入輸卵管,並沿輸卵管往子宮方向移動。這時落在子宮附近的精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要遊到輸卵管的外1/3處(壺腹部),才能跟卵相遇並結合。這個過程叫做受精。
要知道,雖然能夠遊到輸卵管壺腹部與卵子相遇的精子為數很多,但在一般情況下,隻有一個精子能與卵子結合,當第一個精子穿入卵細胞之後,就立即引起卵子外圍物質的一係列變化,從而阻止其他精子穿入卵細胞,這就是通常懷孕隻生一個孩子的原因。當精子的雄性核與卵子的雌性核互相結合成一個細胞——受精卵,受精過程便告完成。
接下來,受精卵一邊不斷分裂,一邊慢慢向子宮移動。大約在受精後的第四天,受精卵已分裂成16個細胞,形如桑椹稱為桑椹胚。桑椹胚進入子宮腔,繼續分裂增生,並按一定方式排列,發育成中間具腔充滿液體的胚泡。胚泡侵入子宮內膜的過程叫做著床,從此胚泡的滋養層壁細胞能夠從子宮內膜吸收營養物質,供給自身胚胎生長發育的需要。個別情況,胚泡在子宮腔以外地方著床,這叫做宮外孕,宮外孕一般難以保證胚胎的正常發育。
由於胚胎發育對營養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胚泡的滋養層包括內側細胞和血管共同向表麵生出許多絨毛形成絨毛膜。絨毛膜與子宮著床處的蛻膜等組成胎盤。胎盤是胚胎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跟胚盤連著的是胚胎的生命線——臍帶,它在胚胎發育一個月後形成。通過臍帶,胚胎源源不斷地從母體血液中汲取營養,包括維生素、氧氣、礦物質、糖類和氨基酸,同時又把代謝多餘物質和二氧化碳排入母體血液中。
胚胎就在這種不愁吃不愁喝不愁拉的穩定環境中不斷長大。第二個月,胚胎體積已是受精卵的好幾萬倍,但還不具人形。第三個月已可分辨胎兒是男還是女。第四個月開始,生長發育更快,胎動明顯,長出毛發,眉毛和睫毛,皮下脂肪由無到隱約可見,皮膚由紅而皺漸漸變為紅色消退。到第十個月,胎兒的腦重已達成人時期腦重的25%,胎體豐滿。“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經過母體內約280天的妊娠,小寶寶終於出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