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中央情報局的“火器管理局特務暗殺武器收集所”裏,收藏和陳列著許許多多奇形異狀的暗殺武器。有“煙鬥槍”“打火機槍”“手杖槍”“鋼筆槍”“手表槍”“皮夾槍”“項鏈槍”“雨傘槍”“輪胎壓力計槍”“戒指槍”等等,其中較新式的為“手提式公文箱槍”。它裝有一支5.59毫米口徑並帶有消聲器的短槍,箱子前端有一不被注意的小孔,即槍口。槍的擊發裝置由傳動杆同箱外提手處的一個銅指環相連,隻要扣動銅指環,子彈便從箱中射出。還有一種“香煙槍”,它看上去與香煙毫無異樣,但揭開錫紙後便會露出一根6.35毫米口徑的槍管,在香煙的側麵裝有壓杆式觸發扳機。還有一把銅製的大門鑰匙,裏麵也裝有6.35毫米口徑的微型無聲槍。一種多功能暗殺匕首也很特別,它的鋒刃長14厘米,刀尖和血槽中可以放上劇毒藥物,刀背是鋸齒狀的。尤其是刀鞘設計得更妙,可裝有指北針、信號反光鏡、螺絲刀等應急工具,刀鞘的底部還有一把折疊叉,隻要接上一根乳膠管就成了一把彈弓。
在射爆暗殺武器中,各種各樣的暗殺炸彈也占有很大的比例。由於它價格低,安裝容易,爆炸力大,所以在當今的間諜暗殺活動中,使用得越來越多了。1982年8月,巴希爾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和以色列摩薩德的支持幫助下,當選為黎巴嫩總統。在一次重要會見時,突然巴希爾的辦公大樓中一聲巨響,一顆遙控強力炸彈炸了,辦公大樓遭到嚴重破壞,巴希爾也當即粉身碎骨。摩薩德立即著手調查這起暗殺案,終於抓獲了一個間諜,這名間諜供認是他把一顆強力暗殺炸彈放在巴希爾的辦公大樓裏,然後在幾公裏外用一個校準頻率的電子遙控裝置在巴希爾到達辦公大樓時引爆。這種“電子遙控炸彈”比過去的“定時炸彈”要先進得多。因為“定時炸彈”的起爆時間隻能預先確定,如果有什麼變化不測,也難以隨時更改起爆時間。要是在起爆前被對方諜報技術專家發現,就會被拆除引信而報廢。“電子遙控炸彈”則不然,它可以在任何時間隨心所欲地起爆,而且一旦被對方發現,也很難拆除引信。因為“電子遙控炸彈”中往往裝有一個“振動傳感器”,隻要有人觸動它,遠處的遙控間諜便能立即知道炸彈已被發現,這時隻要按下引爆電鈕,就能同時把炸彈和發現者一起炸毀。
70年代初,一名以色列的外交官在倫敦收到了一封來自海外的信,當他拆開信封時,信件突然爆炸,這名外交官當即殞命。這種“信件式暗殺炸彈”是用一種強力膠質炸藥製成的。膠質炸藥的特點是不吸濕,可以做成“薄餅”形,但它卻對衝擊、摩擦的感受很靈敏,即使在凍結或者半凍結的狀態下,隻要遇上輕微的衝擊和摩擦,它就會轟然爆炸。那個以色列外交官就是在開信封,抽出信紙時,引起了摩擦而導致了爆炸。還有一種“塑性炸彈”,它是由一種柔軟可塑的固體炸藥製成的,能夠將它塑造成各種形狀,國外諜報專家常常把它做成鑰匙、煙缸、項鏈雞心,或者做成口香糖、橡皮泥和裝入牙膏、圓珠筆芯內,簡直與真物一模一樣。近幾年來運用比較多的是一種“橡皮粘合炸彈”,其摧毀力很大,可以捏成各種形狀粘在汽車等物品上,利用汽車發動機排出的熱量起爆,或者插上一個微型電子引爆管,遠距離遙控引爆。這類炸彈由於不用任何外殼,又可做成各種形狀,即使是X光也看不透它的真麵目。美國曾研製出一種裝有橡膠炸藥的“雪茄”,準備派間諜潛入古巴,去暗殺嗜煙的國家領導人,由於泄露了機密,便又設計出了一種類似海底岩礁上的貝殼的遙控水中炸彈,派蛙人安裝在古巴的要人們經常去遊泳的海濱浴場伺機進行暗殺。西德軍事諜報機構製造了一種新式的“頭盔槍”,可以發射爆炸力很強的無殼彈,命中率高,使用簡便。最近又有一種“窒息彈”問世,它利用化學反應起爆,爆炸後釋放出來的化學氣體迅速將空氣中的氧氣消耗掉,從而使對方窒息昏倒或死亡。荷蘭生產的“V40乒乓球手雷”,很適宜間諜搞破壞活動,它的直徑隻有3.7厘米,僅重120克,一個人可以攜帶幾十枚,投擲距離遠,爆破力大,殺傷力強,是間諜暗殺戰中的“搶手貨”。
化學暗殺武器
自從滑膛槍問世後,化學毒劑就廣泛地運用到各類槍炮彈上去了,尤其在間諜戰中,化學暗殺武器一直是那些“冷血殺手”最常用的暗殺凶器。
60年代時,有個反竊聽電子專家赫斯特·舒維爾克曼在大使館中查獲了許多竊聽器,並用反竊聽武器擊毀,擊傷了對方的竊聽裝置和竊聽人員後,引起了對方的仇恨。有一天,他乘車到一所教堂去做禱告,舒維爾克曼看見有一個中年人正跪在耶穌複活的大油畫前靜靜地在祈禱,當舒維爾克曼走近油畫時,那個中年人就禮貌地站了起來,擦過舒維爾克曼便匆匆忙忙地走進了教堂。這時舒維爾克曼覺得左屁股上的褲子濕漉漉的,還聞到了一股爛白菜的臭味,幾秒鍾後,那弄濕的部位冷得像冰一樣,痛得他倒地亂嚷。同伴們立即把他送進醫院,一檢查才知道是一種叫“芥茉毒瓦斯液”造成的重傷。經過多次全力搶救,才算沒丟掉性命。反間諜機關根據種種情況和資料分析,弄清了這一次用化學暗殺武器進行暗殺的詳情:那個殺手用一個小型壓縮氣筒,裝進液態的氮化芥子瓦斯,用壓力噴出,致使舒維爾克曼中毒,如果得不到及時搶救,就將侵蝕肺部,使皮膚糜爛,眼晴失明,直至死亡。
現代化學暗殺武器可分為糜爛性、神經性、全身中毒性、失能性、窒息性等毒劑類型。糜爛性毒劑能使皮膚潰爛和嚴重傷害內髒器官,主要用芥子氣和路易氏氣等。神經性毒劑是一種破壞神經係統功能的凶器,主要使用沙林、梭曼等毒劑。全身中毒性毒劑會破壞人體內細胞的氧化功能,引起呼吸困難,強烈抽筋,直至死亡。它采用的成份主要是氫氰酸和氯化氰。失能性毒劑主要采用畢茲毒劑,會引起精神錯亂、幻覺、聽視覺障礙等症狀,喪失意誌而聽人任意擺布。窒息性毒劑的中毒症狀是缺氧窒息,呼吸困難,皮膚青紫,口吐泡沫,最後抽搐死亡。
有的間諜機構專設了“技術管理局”,專門製造、供應間諜殺手用的暗殺武器。其中特別厲害的是一種“毒針”,它像一根注射針頭,針管內裝滿了劇毒化學藥品或劇毒細菌,把它安裝在鋼筆、鉛筆中,隻要輕輕地碰傷一丁點兒表皮,就會立即使人呼吸窒息,心髒麻痹而迅速死亡。有的女間諜常常在手指上戴有一枚光彩奪目的“寶石戒指”,這枚戒指內就裝有“毒針”。這些自稱是“燕子”的女間諜往往在與要暗殺的對象握手或擁抱時,毫不費力地幹掉對方。
早在50年代末期,有的間諜機構所製造使用的化學暗殺武器已經很先進了。一名綽號叫“冷血殺手”的恐怖分子史塔辛斯基前往慕尼黑去執行暗殺任務。他拿到了一支很奇怪的“手槍”。這把“手槍”的槍托上有一根直徑1.3厘米,長17.8厘米的金屬管,裏麵裝著毒藥。史塔辛斯基拿著這把“電擊發毒霧無聲手槍”來到那個暗殺對象的住所,他先吞下一粒保護自身的解毒丸,然後用報紙包住手槍,在報紙上挖了一個小洞露出槍口,對準那個正走上樓梯來的人就是一槍,幾乎在一秒鍾之內,那個人連哼也沒哼一聲,便從樓梯上滾了下去,無聲無息地死了。史塔辛斯基趕快從衣袋裏掏出一個小玻璃瓶將它打破,深深地吸了口解毒氣,便若無其事地走了。這類暗殺武器因為是用毒劑,所以對暗殺者自身也有著嚴重感染毒劑的危險。因此,在使用這類暗殺武器時,往往有相應的解毒藥來消毒防毒,保障自己的安全。
為了使間諜所知道的高度秘密不被泄露,有的間諜技術機構也生產了一種“自殺丸”,來配發給己方派出去的間諜,使他們在危急關頭時,吞下“自殺丸”便能馬上無任何痛苦地死去。二次大戰中,納粹德國的間諜往往在口腔內裝上一顆含有氰化物或眼鏡蛇毒的假牙,一旦事情敗露,就咬碎假牙自殺。美國駕駛U—2間諜飛機侵入蘇聯領空被擊落俘獲的飛行員鮑爾士,曾向蘇方交出了一個掛在脖子上像吉祥鎖一樣的小銀元,如果把它的金屬環擰下來,便會發現裏麵有一根粗針,其實它是一個外鞘,一撥開後,裏麵又有一根細針,在針尖上有一小槽,槽內是一些帶粘性的褐色物質,即馬錢子毒劑。隻要輕輕一刺皮膚,便立刻喪命。鮑爾士沒有用它來自殺,反而供出了這種劇毒化學品是美國中央情報局花費了300多萬美元才研製出來的一種貝類毒素。
在“電擊發毒霧無聲手槍”的基礎上,又研製出了“雙管毒氣槍”,它可以同時打死兩個人,而且被暗殺者的屍體即使讓最有經驗的法醫解剖,也隻能診斷為死於心髒病。隻有打開頭顱,將大腦進行極其細致地解剖檢查,才有可能發現極少量的氫氰酸的殘留物。70年代後,有間諜使用過“毒氣傘槍”進行暗殺。這種“毒氣傘槍”的外形與真傘一樣,隻是在傘尖的頂端暗中裝有一個“毒彈發射管”,扣動的扳機開關在傘把上,隻要把傘尖對準某人,一按傘把上扳機,就會發射出一粒超小型的毒氣彈。這粒毒氣彈隻有1.52毫米直徑,彈殼是用90%和10%的白金及銥製成,彈殼中央又有4個直徑僅0.35毫米的小孔,用來裝填約2~3毫克的蓖麻毒素,但即使是這一丁點兒毒藥,也足以讓一個強壯如牛的人一命嗚呼。還有一種“黑葉40鋼筆注射槍”。它的槍管實際上是一根極細的注射針頭,裏麵灌有劇毒的“黑葉40”。把它偽裝在鋼筆內,隻要在暗殺對象的手背上像玩一樣地輕輕敲打幾下,毒液就迅速進入血液,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其他還有“毒衣”“芥子氣軟膏槍”“握手暗殺化學粉末”“失明毒劑膠囊”等化學暗殺武器。
美國和日本的一些間諜機構,近來正在大力研製發展神經性毒劑暗殺武器。美國中央情報局有一個代號為“MKULTRA”的絕密計劃,主要是研究用LSD(麥角酸二乙基酰胺)來試驗使人喪失意誌並受人任意指使擺布的毒劑。一旦中了這種毒,受害者便會狂笑不已,問他什麼他便答什麼,要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引起種種麻痹和幻覺。英國曾研製出一種更奇異的“荷爾蒙毒針槍”,用它在煮熟的食品中注入“雌性荷爾蒙”,男人吃了這種食品後,就會掉光胡須,嗓子聲變尖,乳房膨脹,女模女樣了。
生物暗殺武器
1975年秋天,在美國國會山的會議室裏,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在耀眼的鎂光燈和眾多的攝像機前,從桌子上拿起了一把手槍,向記者們介紹。他手上的這把手槍,是口徑為0.45英寸的間諜生物暗殺手槍,也稱為“細菌接種槍”。它是靠電來擊發的,電池在槍柄內,能把帶毒的彈丸打出約百米之遠。彈丸上的小孔內裝有各種細菌病毒,如委內馬拉馬腦炎病毒、霍亂病毒等。
生物暗殺武器也叫“細菌暗殺器”,主要使用各種致命的菌病毒。美國間諜機構耗費巨大資金從事這方麵的研究,並製造出許多生物暗殺武器,如含有肉毒杆菌毒素的“雪茄”、染上芽孢菌的“潛水衣”,帶有鼠疫杆菌的手套、口罩等等。並且經常運用於間諜活動中。
二次大戰期間,有一個用生物暗殺武器擊斃納粹間諜頭子的著名間諜案件。當時的德國情報頭目海德裏希曾多次破獲了英美盟軍在德國的地下組織,英國情報局(MIC)決心幹掉這個凶惡的敵人。有一次,海德裏希乘車外出,這一行動被英國諜報人員獲悉,於是在一個有利地形的僻靜之處,設下埋伏,待海德裏希的車子馳近時,英國間諜突然向海德裏希的汽車投出了一顆“法爾茲X毒氣手雷”,手雷輕微地炸傷了海德裏希,但7天後,海德裏希開始抽搐、昏迷,最後窒息而死。經德國病理學研究所所長和法學研究所長等高級專家檢查鑒定,海德裏希是中了一種代號為“BTX”的肉毒杆菌毒素。
生物暗殺武器不單單是暗殺個人,而且有大麵積的殺傷力。英美諜報技術專家研製出一種“山羊糞生物武器”,用小型間諜飛機噴撒到某地,它所含的“消醒引誘劑”便能把冬眠的蒼蠅等害蟲催醒並引誘過來,這樣,數以百萬計的蒼蠅就會麇集在這種摻入兔熱病(野兔熱)和鸚鵡病(鸚鵡熱)病菌的“山羊糞”上,然後攜帶著大批細菌飛往各地,大麵積地傳播疾病瘟疫,使大批的人患病死亡或喪失戰鬥力。
目前,兩個超級大國都在大力研究基因生物武器。基因武器,是利用遺傳工程學的方法,人為地改變致命微生物的遺傳基因,培養出新的危害性更大的生物武器,從而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美國已經完成了把具有抗四環素作用的大腸杆菌的遺傳基因和具有抗青黴素作用的金色葡萄球菌的基因進行拚接,再把拚接的分子引入大腸杆菌中,培養出具有抗上述兩種殺菌素的新大腸杆菌。利用這種基因武器進行個人或群體的暗殺攻擊,往往是無可防禦的。蘇聯也正在研究把劇毒的眼鏡蛇的毒素基因和流感病毒基因進行拚接,企圖培養出具有眼鏡蛇病的新流感病毒。
激光攻守武器
隨著激光武器的出現,激光的攻守武器對抗也就隨之而生。它是整個電子對抗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已經研製出了許多激光攻守武器裝置,有“激光寬視野傳感器”、“激光攔截接受機”、“激光報警機”等等。實施激光攻守對抗的武器主要有激光主動式對抗武器和激光被動式對抗武器。
激光主動式對抗武器能夠摧毀和欺騙對方的激光製導導彈和雷達。當敵方發射激光製導導彈時,可以用“主動反導彈激光束武器”來摧毀製導導彈上的光電探測器,這樣,導彈便會失控而自動墜毀自焚。或者用與敵方製導導彈上的激光束相似的激光束去照射目標附近別的物體或特設的反射鏡,它就能引誘導彈改變方向,去攻擊假目標。當敵方使用“激光雷達”時,則可以使用大功率的“連續波激光幹擾機”對敵方“激光雷達”進行集中照射,使其接受的激光能量達到飽和而無法正常工作。如果再發射出一串串與敵方“激光雷達”工作脈衝信號相同的激光脈衝,就會使它的工作發生混亂,無法辨認真假目標。
激光被動式對抗武器與電子有源或無源幹擾器有相同之處。如果在飛機上那些脆弱、怕強光的要害部位裝上矩陣式角狀玻璃反射器和鍍上高反射膜層,就能把入射的激光最大限度地擋回去。有時噴射一種“瞬發氣溶膠”,在空中迅速形成幾何形狀的可控氣溶膠帶,能在幾秒鍾內把目標遮蔽住。還有一種“燃燒特種化學藥物”,在被敵方激光武器照射時,由於這種藥物的驟然蒸發而發生突然的爆炸波,使敵方的激光武器失靈。煙幕和水蒸氣也是對抗激光武器的有效手段。1972年,美軍飛機在越南無激光幹擾的情況下,在2小時內,用20枚激光製導導彈炸毀了17座橋梁。後來美機又去轟炸河內重要的安富發電廠時,越軍采用施放煙幕和大麵積噴水的對抗幹擾措施,結果使幾十枚激光製導導彈僅隻有一枚落在發電廠圍牆附近。
在現代的諜報戰和軍事對抗中,激光致盲武器的運用日益廣泛。因此,激光被動式對抗武器——防護鏡也伴隨著研製出來。它有反射型防護鏡:激光照射到鏡片上,厚厚的玻璃反射鏡片就能將大部分激光能量反射掉。吸收型防護鏡:它的鏡片上鍍有好幾層能吸收激光能量的化學材料。爆炸型防護鏡:這種防護鏡很特別,在它的鏡片上鍍有很薄一層可爆物膜,一碰到激光就會引起一次時間極短的微小的爆炸,從而遮蔽消除掉激光能量,保護住眼睛。塑料防護鏡:它的鏡片是用一種加入一定數量能夠吸收特定激光波長的塗料製成的塑料透明片。在試製中,曾用每平方厘米70焦耳的光能量對其照射5毫秒,也沒有發現有明顯的光穿透現象。
近年來,為了使激光製導導彈免受“激光照射幹擾器”的幹擾,研製了各種反激光對抗武器,在激光製導導彈的激光製導信號上加上了電子密碼,這樣一來,隻要對方的“激光照射幹擾器”發射的激光不與它的密碼脈衝相同,導彈就不會被誘惑偏離目標或去攻擊假目標。
聲納探防武器
利用無線電波和激光可以進行電子對抗戰,同時,也可以利用聲波來製造出許多聲音對抗武器。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聲納。“聲納”是聲音、導航、測距三個英文字母的縮略語。它的主要作用是探測潛艇和防止潛艇的攻擊,或者對潛艇進行攻擊。特別是60年代出現核潛艇以來,聲納探防武器的發展也日新月異了。世界上第一部軍用聲納是法國著名物理學家保羅·朗之萬發明的。當時運用於二次大戰中對德軍潛艇的探測。這種聲納當時也叫“回聲定位儀”和“水聲換能器”,就是把電能轉換成聲波向水中發射,或把水中的聲波轉換成電能的一種電聲互換裝置,一般都可以收發兩用。當潛艇悄悄地潛航過來時,發動機所發出的聲響實際上就像給反潛人員打了個電話一樣,告訴人們“我在這裏”。最常用的反潛聲納是“聲納浮標”。它的形狀像一個圓筒子,高約50—90厘米,重2—10公斤左右。反潛直升機往往把它投到水麵上漂浮。這樣隻要一有潛艇進入,它就會“竊聽”到深水下的潛艇聲音,馬上給反潛直升飛機報警,反潛直升機便根據它報告的潛艇方向、位置及深度投擲深水反潛炸彈,將潛艇擊沉。
1942年,美國“白楊魚”號潛艇在太平洋中途島附近的海域下巡航,水下是一片黑暗,看不見任何光亮和物體。突然,觀察兵報告“發現目標”。“白楊魚”號發現了日本“伊—173”號潛艇,這時日本海軍官兵根本不知道附近還有一艘美國潛艇,並且已經發現了他們。“白楊魚”號潛艇迅速下達了“發射魚雷”的命令,3條魚雷迅速射向日本艦艇,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聲,日本“伊—173”號潛艇便沉入了海底。當時“白楊魚”號發現日本潛艇的武器便是剛剛研製出來的水聲換能器——聲納。這以後,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聲納:搜索聲納、攻擊聲納、探測聲納、探雷聲納、對抗聲納、通信聲納、導航聲納和聲納浮標等。拿其中的“對抗聲納”來說,它包括偵察聲納和幹擾器材。偵察聲納用於偵察潛艇的方位和潛艇上聲納的工作頻率和信號形式。幹擾器材則能發射出幹擾信號或製造某些假信號進行幹擾和欺騙,以破壞敵方的聲納。這種聲納萬一被敵方聲納發現並已發射出攻擊魚雷、導彈時,它又有能夠模仿潛艇發出的聲響製造假聲波目標,誘惑攻擊魚雷和導彈偏離目標或去攻擊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