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下一風口在哪?(1 / 3)

很久沒有更新了。老李縱觀近年來微商發展的軌跡,似乎覺得微商已經不是那個微商。老李見證勤妹子作為中國第一代微商,親曆了微商發展起伏輾轉四五年。自2012年4月19日,微信發布4.0版本中更新了朋友圈功能。這一通過發表文字、圖片,評論、點讚以及分享文章的功能,一經推出迅速被一些營銷人士所利用,至此,以朋友圈代購為代表的微商開始盛行,估計微信自己都沒有想到,這個簡單的朋友圈功能竟然會成為無數草根創業致富的沃土,成就了無數草根品牌的崛起,並承載了下一個淘寶的厚望。經過2013年的暴力成長,在媒體的推波助瀾和社會輿論的巨大爭議裏,2014年“微商熱”幾乎達到了頂峰。根據百度數據顯示,2014年微商指數逐月提升,至下半年,各類微商大會將微商指數推向高峰。但伴隨著微商成功學故事而來的,更多的是對微商生態的質疑及模式爭論。這一瘋狂的高增長模式終於在2015年5月迎來了拐點。隨著央視對微商涉嫌造假、傳銷的連篇累牘的追蹤報道和商務部下發的《無店鋪零售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政策規範,微商業績開始出現“斷崖式”下滑,團隊分崩離析,品牌一夜之間灰飛煙滅的比比皆是。經過四五個月的休整調息,微商開始步入正軌。微商是微信發展特定時期下的產物,前期微商的成長大多依附於微信的社交紅利。微信可以摒棄微商大力發展O2O,完善商業生態的布局,但微商一旦離開微信,猶如失去了左膀右臂,由於微信的封閉性和信息接收的精準性,成了天然的營銷利器。如果沒有iPhone,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進程可能要延緩3-5年,如果沒有微信微商的成長也不會如此迅速。微商暴力刷屏的時代已經結束,零售方式基於社交信任而變革,技術紅利,或者信息不對稱紅利時代,都將成為過去,在扁平化的微信渠道上,商戶與消費者聯係會更緊密。微商的成功應該更多的歸結於社交媒體的成功,信任是其最原始的基礎,微商通過微信、微博、其他社交平台以及APP應用等工具所建立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迅速打開了銷售渠道。回首微商成長的四個階段來看:始於品牌,亂於個人,興於社群,重構於平台。階段一、個人微商(俗稱朋友圈微商):即以代購,朋友圈賣貨為主,代表產品為奶粉、麵膜、奢侈品等。部分微商複製品牌微商的代理模式,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暴利刷屏,攪亂市場。階段二、品牌微商:微商概念始於一些美妝品牌,比如俏十歲、思埠等采用朋友圈作為銷售渠道,結合傳統代理製進行銷售管控,後被稱為微商模式。階段三、社群微商:由某個群體內的意見領袖發起,以興趣點或某種情感共鳴形成的在線社群,通過有主題的運營,轉換粉絲為消費者而實現變現。如:大熊會、觸電會、匡扶會等。階段四、平台微商:微盟萌店、口袋購物等平台微商開始崛起,商品朝多元化發展,平台微商解決了貨源,交易機製、信任機製以及消費者保障等核心交易問題。其實,微商和淘寶是兼容並存的。淘寶做的是流量生意,微商做的是熟人生意。隨著中產階層的崛起,專業電商平台的茁壯成長,商家開店的營銷成本越來越高,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升級,低價、低質、高頻的產品不再為消費者首先,淘寶的黃金時代也將漸漸走進尾聲。“去中心化”的平台微商開始登上曆史舞台。而初生牛犢的微商雖然勢頭猛進但又不可能取代淘寶,首先在知名度上麵臨小眾圈子,流量不足的問題;其次在在銷售額、GMV上還沒發和淘寶及其它老牌電商相媲美;再次微商在交易閉環、維權方麵還有待完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微商也會麵臨著和其它電商同樣的售假問題。但微商厲害之處在於很多沒有人力、財力的小賣家隻要憑借一部智能手機,下載一個開店的APP就可以玩得風生水起,不管你是街道阿姨還是在校學生,上班白領廣場大媽,都可以在這裏紮根。一旦圍繞這樣的群體生態形成,將會迎來革命性的變革。別忘了當年淘寶就是依靠小賣家一步步登上電商界的頂峰的,直到登陸紐交所。未來,免不了平台微商與淘寶的博弈、兼容和廝殺。年關歲末,避免不了要展望一下2017微商發展的趨勢了!1、團隊規模化: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個體的微商一批批被淹沒,取而代之的是巨額廣告的砸入和大規模團隊的興起。2、用戶社群化:微商是基於移動社交而產生的一種信任經濟,這種信任經濟是建立在相同的興趣愛好和情感共鳴之上。用戶通過強有力的聚合利益捆綁在一起形成社群。3、渠道的立體化:隨著微商逐漸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渠道結構將會呈現立體化。廠商、批發商、零售商、代理商、消費者有機結合起來,構成一個有機的網絡係統。渠道立體化可以將原來朋友圈那種層層代理,層層壓貨的現狀扭轉過來,代理商、經銷商等不需要囤貨和壓貨,通過社交媒體分銷就可在線交易。4、技術的規範化:技術規範化即通過技術手段來幫助商家和分銷商來規範和調整因渠道繁雜而帶來的整個交易流程。簡單粗暴的朋友圈賣貨已不適合微商的發展,微商想要借助技術來規範和滿足其發展需求,社會化分銷平台就成為微商舞台。5、產品多元化:產品多元化將是微商區別於淘寶電商的一個很大特性,微商更適合做的非標品。這種多元化主要體現在“小而美”的產品會逐漸崛起,帶有獨特風格和差異化的產品會越來越受歡迎。根據微信購物的調查報告顯示,個性淘貨的僅次於精明消費,占到整個消費的五分之一,與此同時,用戶對非標產品的購買率不斷在增加。6、營銷媒體化:微商對營銷和傳播的要求非常高,無論是發動粉絲的力量還是去網絡上做推廣,前提是產品必須具備足夠的亮點吸引人,這些亮點包括:故事、情懷、歸屬感、信任度、溢價等。而媒體電商稱為微商們紛紛效仿的最有效方式。7、運作資本化:以散戶為主的微商逐漸被團隊和機構所替代,越來越多的資本已經投向微商領域。8、政策的柔性化:政策的柔性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國家層麵:在某些方麵微商營銷已經瀕臨傳銷的邊緣,甚至有的通過不斷發展下線已經算得上是在線傳銷了,如果任由其發展,最後勢必會造成嚴重惡果;微信官方方麵:麵對惡意營銷,暴力刷屏破壞用戶體驗的行為,微信方麵一定會大力整頓、懲治。在各種政策、規則、環境的衝擊下,平台微商也麵臨著居多的困境、機遇和挑戰。永遠是挑戰與機遇並存!1、低價標品多,同質化嚴重自微商開始從朋友圈向平台轉移後,“微信出品,淘寶製作”的評論之聲一直伴隨左右。打開各種開店APP,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化妝品、美妝、母嬰、服裝、鞋包等產品。目前平台微商的競爭依舊停留在搶商家,品類擴充和SKU上,由於各家平台對商家入駐的條件和對產品的審核要求不一,導致直接的結果也會不一樣。微商銷售的產品絕大多數皆為標品,以功能性和實用性的居多,缺乏有特色的產品,同質化嚴重。對於大部分品牌商來說,微店不過是新型的商品分發渠道。2、社交媒體成為主要流量來源雖然有些公司的創始人一直都在揚言未來電商時代的“推薦”、“分享”將取代目前的“搜索”和“競價”,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流量依舊是電商的命脈,依舊占據著決定性的因素。和淘寶京東不同的是,平台微商聚合不了流量(或少量的流量),很難聚集消費者的忠誠度。微商的流量主要依賴於社交媒體和口碑傳遞——轉發分享。如果說朋友圈賣貨很low的話,那麼通過頁麵分享的暴力刷屏的平台微商不過是披上了一層華麗的外衣。本質上和暴力刷屏沒太大的差別。以前賣化妝品的,方式比較簡單粗暴,現在通過平台溫和了許多。轉來轉去,最後發現分享推薦隻是一種方式,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