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鬆下揚名
隨著鬆下產品在全世界的揚名,人們也開始迫切關注開創鬆下事業的鬆下幸之助傳奇而輝煌的一生,人們迫切希望知道鬆下幸之助是如何贏得如此成功的業績的。讓我們先來看看鬆下幸之助獲得的榮譽。
鬆下幸之助以一生的事業奮鬥經曆和優秀的經營管理才能以及世人矚目的業績,為自己贏得了無比輝煌的榮譽。在這些榮譽的背後,是他所取得的無與倫比的成就。
鬆下最早獲得的榮譽稱號,是1958年6月由荷蘭政府頒發的“奧倫治領導者聲望”獎章,鬆下從荷蘭女王手中接過了獎章。對那一幕,鬆下自己有頗多感慨。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鬆下來到女王接見他的王宮,走進了一個並不起眼的房間。房間的布置十分樸素,一位50歲上下的貴婦人等候在那裏。經人介紹,那正是女王本人,鬆下沒有想到女王會親自出來迎接,頓時手足無措。
王宮之富麗堂皇,布置之簡單樸素,女王之親切大方,給鬆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他深深感動。當時的情景使鬆下覺得,荷蘭的繁榮和女王受到人們的愛戴不無關係。
在國外,鬆下獲得的殊榮還有很多。
1976年,美國慶祝建國200周年,鬆下夫婦應邀參加洛杉磯的日裔遊行祭典。
這是鬆下第二次訪問洛杉磯。第一次訪問時,該市市長把鬆下到達洛杉磯的那一天定為“鬆下幸之助日”。這一次,市長普瑞迪又向他贈送了“促進美日友好與參加遊行祭典感謝狀”。
1979年,鬆下在馬來西亞受到政府的表彰,並贈以榮譽勳章。
在國內,鬆下也屢次受獎。
50年代,天皇夫婦在參觀鬆下電器的高規、茨木工廠以後,授予鬆下“戴明獎”。
1965年鬆下70歲時,接受日本政府頒發的“二等旭日重光勳章”,獎勵鬆下在日本重建中所作的貢獻。
1970年4月,大阪舉辦了萬國博覽會,鬆下電器在其中專設“鬆下館”,展出公司的優秀產品。由此,鬆下受到日本政府的“一等瑞寶獎章”,這是專門為那些製造出優異產品等的傑出人物所設的最高獎章。
1981年鬆下86歲時,接受日本政府頒發的“一等旭日大綬勳章”,這是日本國最高的獎章。
鬆下得到的榮譽來自多方麵,這既是對他成功業績的獎賞,也充分反映了他的多才多藝和卓越貢獻。
1961年,鬆下獲得“日本廣告獎”,這個獎項專門頒給那些對大眾生活和宣傳技術進步最有貢獻的人。
1965年6月,鬆下以70歲高齡獲得日本著名學府早稻田大學的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鬆下的晚年,榮譽接踵而至,可以說是榮寵備至。而這些榮譽的獲得,完全是對他50多年艱苦奮鬥經曆的最好肯定。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政府還是民間,人們都是因為衷心感謝他的卓越貢獻才給予他這些榮譽的。因此,對鬆下來說,接受這些榮譽可以說是理所應當。
隨著戰後日本經濟複蘇的步伐,鬆下幸之助以他特有的敏銳走出國門邁向世界,他的公司在50年代不長的日子裏即已獲得相當的進展。及至50年代末葉,鬆下和鬆下電器已經成為很受世界注目的實業家和電器產品商。
從1958年起,僅在美國,鬆下就被《時代》、《生活》、《紐約時報》等有世界影響的報刊予以介紹。
最突出的,要算成為《時代》(TIME)的封麵人物。這家雜誌是世界著名的刊物,要成為它的封麵人物,必須是世界性的知名人物,成為它的封麵人物,就說明此人業已具備世界性的影響。例如,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主師鄧小平就曾被當做封麵人物而予以介紹。鬆下被1965年2月23日出版的《時代》雜誌選為封麵人物,照片為巨型全家福,內文同時以五頁的篇幅介紹他的個人經曆、經營理念以及鬆下電器的發展史。同年5月,該刊創刊40周年的時候,鬆下夫婦又被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慶祝酒會,受到熱情款待。
在《時代》之後,美國另一著名雜誌《生活》(LIFE)在1964年9月東京奧運會開幕前,出版了一期日本專輯,亦以相當篇幅介紹鬆下,稱他為“融合福特與亞木嘉(美國名牧師兼小說家)為一體的先驅”。
作為經濟界人士,鬆下更多的是受到企業界的關注和青睞。在日本,他在好幾個相關的機構擔任職務,也經常被實業界或財界請去做講演。在鬆下的晚年,各種各樣的講演占據了他生活中極重要的一部分。以下是他有代表性的講演簡錄:1960年(60歲)9月20日,在中小企業經營講座上講演;1962年3月29日,在東京商會所懇親大會上講演;1962年12月8日,在鹿兒島市經濟講演會中講演;1963年9月17日,在紐約第十三屆CIOS(國際管理科學委員會)國際經營會議上講演;1965年2月11日,在關西經濟同友會講習會上講演;1966年12月12日,在理容學校主辦的講演會上講演;1967年2月8日,在第五次關西財界講習會上講演;1969年4月11日,在日本青年會議所資深俱樂部總會講演;1975年7月4日,在東京電力會第二十次大會上講演經經鬆下的講演都與經營管理有關,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在紐約國際管理科學委員會(題為“我的經營哲學”)和日本關西財界(題為“經營是最高層次的綜合藝術”)
的講演。這兩次講演的內容,可以說代表了鬆下經營哲學的精華。鬆下認為,經營是最高層次的綜合藝術。鬆下指出,我們都是處在經營者立場上的人,而所謂經營具有非常高的運動性,並且是活的綜合藝術。所謂經營,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而是非常有深度的。經營者是一個綜合藝術家,鬆下長期以來就有這樣的觀點。現在如果拿一張紙來,請一些知名藝術家與作家全神貫注去畫一張畫,一定會得到那是傑出藝術的評價。鬆下並不否定這種情形,也認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可是經營還不限於那樣一張固定的紙,而是更複雜多變的綜合性的東西,經營是最高層次的綜合藝術,是非常崇高的藝術。在這個藝術中包括了真理,真理在這時受到活用,善和美也在這裏獲得生命。企業的經營還能帶給國家社會極大的貢獻,因而,一個優秀的經營者實際上就是綜合藝術家。那麼,是否所有經營者都是藝術家,經營都是藝術呢?
並非如此,畫也有劣作,而劣作不能成為藝術品,所以經營上的劣作也不能算是藝術。可是,如果能以藝術家的本事去經營,真、善、美都必能在這裏獲得生命,而且對社會對人類做出偉大的貢獻,這個藝術也能流傳到永久。當然這是運動的綜合藝術,不是靜止的綜合藝術,所以形態盡管會變化,然而卻會永遠留存。
有了這種基本概念,鬆下認為自然就知道應該如何經營了。
鬆下的講演,除了企業管理和財產問題以外,還廣泛涉及政治、國家、人生等諸多課題。尤其是作為一個成功人士,他的人生經曆和體會受到青少年和一般民眾的關心,他的品格和成就也受到人們的欽佩。這裏有三個例子說明。
1963年8月29日,他和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在NHK電視特別節目中的對談,受到了日本全國民眾的狂熱關注,收視率達到空前的程度。
當時,大阪的一家報社,在四所小學的五、六年級450名學生中調查,其中有一問題是:
你們認為誰最偉大?學生的回答中,第一位是天皇,第二位是父親,第三位是加加林-—前蘇聯的一位宇航員,第四位是母親,以下的多是科學家和教師等,日本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湯川秀樹和當時的首相池田勇人也榜上有名,演員、歌星一個也沒有。在現代偉人當中,鬆下排在第十三位,居於皇太子和皇太妃之間,居於尼赫魯的第十五位之前。
另一次是《每日新聞》於1964年9月公布的全國高中生評選“你尊敬的人物”的結果,鬆下以最高票位居第一。由此可見,鬆下不僅在經營上影響巨大,而且在人們的心目中,他還是人生導師。
1981年5月5日,朝氣蓬勃的鬆下電器迎來了創立50周年的紀念日,鬆下幸之助也以86歲高齡迎來了他創業63周年的紀念日。無論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還是對於一個人來說,50年、60年都不是一個短暫的日子。
人生畢竟太短暫了,所要應付的各種困難實在太多,在人生60年中又能創造出如此燦爛輝煌的業績,更屬不易。
創業50周年的紀念日對於鬆下來說,仍不是事業的盡頭,他隻不過是把86歲高齡碰到的這個50年一遇的日子,當作人生旅程中一個小小的驛站,在此加足馬力後,還要奔向前方。鬆下對他的員工們說:從今天起,就要邁進知命的第三節。我們已經走過了250年計劃的五分之一,現在徹底回顧並檢討這50年。我認為我們過去走的路沒有錯,是成功的,而各位也非常熱心和努力。
可是詳細研究這50年的內容時,似乎存在著失敗,即使不能算是失敗,似乎也有考慮不充分之處,有做得並不十分完善之處,以及疏忽大意的地方。在今後的年代裏,就要消滅那些錯誤,即使是隻能往前推進一步也好,希望大家能和我一同在這有意義的一天裏,深深反省。我發覺,不論國家或個人,沒有反省就沒有進步。同樣的道理,沒有反省的公司,也會停頓不前。從這個意義上說,進步是由反省誕生的。不能因為業績上升,就認定昨天和以前的做法是對的。一定要知道,今天的做法並不能得到滿分,一定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然後每個人都以100分為目標去努力。即使做不到,也要經常保持這種反省的態度。
我認為我們的今後會有大的發展,不過,希望各位能認清這一點,即是否成功,完全係於這一年的反省上麵!不斷的反省是鬆下走向輝煌的立足點,他把每一個紀念日當作一個短暫的休止符,當作一個人生旅途的小驛站,稍事整頓,隨即前行。
86歲高齡的老人還能保持這樣的朝氣,實在難能可貴。
為什麼鬆下幸之助能如此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呢?就在創業50周年紀念日後的不幾天,鬆下應邀和石山四郎對談,石山提到了這個問題,他們作了如下的對話:
石山:據說鬆下先生從未說過:“我已經老了嗎?”
鬆下:也許說過。不,我想不會的。我鬆下還很年輕嘛。
石山:據說,在中國有“天壽”之說,指160歲。如此說來,您還隻是過了“半壽”呢!
鬆下:對,是半壽。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老了。
石山:你的確顯得很年輕。有什麼秘訣嗎?
鬆下:我想可能是由於充滿了希望。
的確,生活中充滿希望,也就提高了生活的質量,並能使人永遠顯得年輕和充滿朝氣。與鬆下相當友好、也相當了解他的立花大龜法師說:“鬆下幸之助簡直有使不完的幹勁,不管晝夜,總是不停地戰鬥。然而,由他的精神來看,這種戰鬥並非他的本能。他經常出現精神抑鬱的情形,從他創辦事業以來,幾乎一直陷於苦鬥之中。我想,最後總有一天,他會從戰鬥中敗下陣來,含悲飲恨而終。當然,我說的戰敗,是指身體健康受損而言。”
人總是要死的,誠如立花大龜法師所言,人終有鬥敗下來的日子,鬆下幸之助也不例外。
1989年,他以96歲高齡辭世。他的逝世,在日本國內引起極大的反響,霎時間重又喚醒了數年來人們暫時疏忽了的記憶。人們紛紛悼念這位民族英雄、工商界的傳奇式人物。
鬆下的葬禮,參加人數非常多,近乎國葬。
對於鬆下幸之助,無論是他生前還是死後,人們都給以極高的評價,而且這種評價不僅來自企業界、財政界,而且也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大眾。外界的評價幾乎都是對鬆下的讚譽,那麼,鬆下是如何評價自己一生的事業成就的呢?我們再次引述他與石山四郎的對話,在鬆下電器跨入50年的時候,鬆下也對本人作了如下的評價:
石山:今年5月5日舉行了慶祝創業50周年的集會,請問你對於邁進創業第50年有什麼感想?
鬆下:我覺得50年在一刹那間就過去了。今年5月5日雖然是第50屆社慶,但實際上創業才滿49年,明年才滿50年。因此,今年這一年可以說是檢討過去50年的時候,我希望在明年5月5日以前的這短暫的一年間,徹底反省過去的作為,然後公開發表下一個50年的經營計劃。
石山:反省?
鬆下:回顧過去50年,我覺得有許多值得反省的地方。有許多事情現在回想起來,叫人總是有“這事不應該做才對”或者“這事怎麼沒有做到”的感覺。
石山:依我們的看法,好像並沒有這樣的事情呀!
鬆下:雖然從表麵看一切順利,但確實有些事我自己覺得不對,或者站在公司的立場上也是應該反省的。如果仔細想想,這種事實在為數不少。
石山:創業50年以後,你自己認為可以給鬆下電器公司的成就打幾分?
鬆下:差不多85分吧。
石山:還差15分嗎?
鬆下:是的。不過,凡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想能達到90分的標準就不錯了。
盡管鬆下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引來萬人讚美的盛況,但鬆下依然很清醒,他並不把自己抬得過高,而是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由於鬆下總在發現自己的問題,所以他才能不斷地向前看,不斷地發展自己的事業。各界人士對鬆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鬆下的人品、精神以及管理觀念等方麵的過人之處。豐田汽車公司董事長豐田英二說:我擔任專務時,曾率技術人員參觀鬆下電器工廠,鬆下幹部列隊,盛大歡迎。最前頭的,竟是鬆下先生本人。他對顧客的重視、恭敬,真是無人能比。他始終貫徹顧客至上的精神。
他還集合幹部,帶頭向豐田人員作深入地發問。他這種謙虛和以身作則的精神,令人覺得他不愧是位優秀的經營者。
運輸大臣小阪德三郎感歎地說:即使已退居幕後,鬆下先生仍是每天一早,必在內心高呼今天要做的事,一股奇妙的力量就會湧上心頭。我認為,他能有今日成就,都在於此。人生體驗已很豐富了,他還時時自問:“這樣是不是比較好?”並且也有率直地向大眾表白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