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重於愛情

莫紮特年輕時,傾慕愛戀過好多位秀麗、美貌的姑娘,但時間都不太長。當他21歲時,與母親一起外出第二次演奏旅行。在去巴黎的途中,路經曼汗城時,莫紮特邂逅了一個芳名阿蕾霞的德國少女。這位少女有著銀鈴般優美的歌喉,莫紮特整個心都被她迷住了。他就以教阿蕾霞的聲樂為借口,說服母親在曼汗停留了相當長的時間。少女為了報答莫紮特的盛情,曾把芳心默許給他,莫紮特為此大為感激,表示願意娶阿蕾霞為妻,幫助她成為歌劇明星,並把這一想法寫信告訴父親。母親目睹這一切,感到如此下去,勢必影響巴黎之行,就在兒子的信後,悄悄加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補白:“這位姑娘很會唱歌是真的。可是我們不能不忘記自身的利害。”父親來信,對莫紮特婉轉警告:“你想要成為將來被世人淡忘的平凡的音樂家呢,還是做一位留名青史、受人祝福的第一流音樂家?你願意做時常被美貌所迷、不多幾時,死於床鋪上、讓妻兒流浪街頭的人,還是做一名基督徒,過幸福的生活,重視名譽與自主,給予家族以安樂?”接著父親又以強烈的語氣追加道:“必須前往巴黎,不得遲延。然後加入偉大人物的行列。若是不能成為凱撒,就不必做人。”在父親的忠告下,莫紮特強忍感情,終於向阿蕾霞告別,和母親踏上巴黎之途。

相依為命的婚姻

莫紮特26歲時,衝破家庭和社會的巨大阻力,與相愛的康絲丹彩舉行婚禮,開始了共同的生活。嬌妻對於丈夫的事業是無比的支持。她經常大聲誦讀書中的故事給丈夫聽,諦聽丈夫即興寫作的作品,並堅信這些音樂能留存永世。她那訓練有素的歌喉,總是最先領略丈夫的每一支新曲,她隻要把樂譜看過一次,就能盡善盡美地歌唱出來,她還會愉快嫻熟地彈奏鋼琴。當時莫紮特的收入微薄,家庭生活很為清苦。有年冬天的某日,來訪的朋友奇怪地看到這對夫婦在房中相擁著跳舞。他倆向客人解釋道:“我們實在很冷。因為連一根可以燒的木柴都沒有。”妻子時常害病,這時丈夫總是寸步不離,看護著她。當妻子已入睡,而有客人來訪時,莫紮特總是立刻拿手指按住嘴,要來客不要出聲。當他一大清早要出去散步時,必定寫一張小字條擱在妻子一醒來就能看到的地方。小字條中有一張寫著:“親愛的太太,你早。請靜下心,好好再睡吧。你不要起身太早,免得感冒。身體不要過分彎曲,不要發脾氣責罵傭人。在我們回來之前,請不要為家裏的各種瑣事煩心。希望在你身上,不要發生不愉快的事。”

當莫紮特外出旅行時,都隨身攜帶妻子的畫像,有空時,就拿出畫像自言自語一番,然後把這些喃喃自語的話寫在信中,寄與愛妻。

這對恩愛夫妻的熾熱般的愛情,直到生命的終止,都未曾熄滅過。

為事業而不修邊幅

青年人總是愛美的。大音樂家貝多芬年輕時,也是一位“愛打扮,講究衣著”的人,並憧憬著愛情。當他17歲初次抵達維也納時,是個典型的追求時髦的青年。他的打扮是:“在水色燕尾服上,套上綠色短大衣。白褲子下穿的是黑色絲襪。在白色花紋的背心上,有兩個大口袋,用金辮帶彩飾著。脖子上圍著純白的披巾,頭發梳成辮子,把帽子夾在腋下,腰上佩著短劍。”以後,貝多芬在音樂創作中顯露了自己的才華,聲譽與日俱增,他對於衣著和風采,就開始隨便起來。有一次,他登了一則新聞廣告,征求傭人。有一名應征者,特別表示他會理發。但貝多芬卻怒吼道:“我們並不是要找一名理發師!”

藝術決不為金錢而墮落

大音樂家柴可夫斯基與梅克夫人之間有著特別的感情關係。梅克夫人是位著名工程師的寡婦,擁有許多財產。她得悉柴可夫斯基因經濟而困惱時,為了資肋他,想了各種方法。最後又決定秘密地每年送給他近900鎊的錢。1877年,梅克夫人請求為她自己譜寫一首作品,而且答應給予高酬,可是柴可夫斯基並不因為與梅克夫人有著奇妙的感情關係而遷就,隻是說,自己無法受人委托而作曲,婉謝道:“使自己的藝術因金錢而墮落,乃是違背良心的。”結果這位夫人隻好表示願意替他還清負債,但不一定要為自己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