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菲力浦·蘇薩
約翰·菲力浦·蘇薩(JohnPhilipSousa,1854-1932),美國作曲家、軍樂指揮家。十歲起學習小提琴與和聲學,十六歲即指揮樂隊在劇場和影院中演出,曾提任美國海軍陸戰隊軍樂隊領隊、美國海軍樂隊總指揮,四次率領自己所組織的樂隊,赴歐洲旅行演出。一生作有大量軍樂曲和輕歌劇、歌曲等,對美國銅管樂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進作用,被譽為“進行曲之王”。
他的軍樂曲中,最著名的有:《星條旗永不落》、《棉花王》、《華盛頓郵報》、《越過海洋的握手》等。
星條旗永不落
又名《星條旗永遠飄揚》,是“進行曲之王”蘇薩最著名的代表作,創作於1897年(另一說1896年),管樂合奏曲。這首進行曲充分發揮銅管樂隊的表現功能,以磅礴的氣勢和熱烈的情緒歌頌自己的國家和軍隊。就音樂而言,是頗有鼓動力的。
音樂在降E大調、2/2拍子快速的引子之後,出現了雄壯奮進的旋律。隨後出現舒展明快的第一主題,先由木管聲部弱奏,並立即由以長號為主的銅管樂器強奏而出。隨後,音樂進入降A大調,第二主題流暢歡快,由木管樂器主奏。在長號的雄壯的過渡之後,音樂第二次進入第二主題,並有短笛作裝飾性的演奏。當音樂第三次進入第二主題時,情緒飽滿而高漲,低音聲部響起長號的對位旋律,同第一主題和短笛演奏的曲調相重疊,進入高潮,在異常熱烈的情緒中結尾。
《華盛頓郵報》管樂合奏曲,蘇薩作於1889年,為《華盛頓郵報》主辦的首屆小學生作文比賽授獎大會而作,同年6月15日在大會開幕儀式上,由美國海軍陸戰隊軍樂隊首次演出。作者親自指揮。當時作者是這個樂隊的隊長。這部作品通俗易懂,歡快活潑,是蘇薩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曲情緒歡快,采用6/8拍,加強了樂曲的動力感。在全樂隊半音階進行的引子之後,音樂進入F大調的第一主題,這一主題巧妙地運用了休止符,產生了頓挫起伏的效果,使樂曲具有舞曲輕快的跳躍性和活力。第二主題一開始就出現的分解和弦式上行音調和不斷的和弦變形,輕盈流暢,使樂曲氣氛進一步活躍。隨後,樂曲出現了最主要的第三主題,降B大調,舞曲性的切分節奏激蕩著歡悅的情緒。被稱為“後部主旋律”的這段音樂在全曲中多次重複,並出現了具有蘇薩風格的長號對位旋律,最後在歡樂的情緒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