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海邊的迷宮
古代希臘是歐洲(西方)文明的發源地。19世紀後期以前,人們知道的古希臘是從公元前12至公元前9世紀的荷馬時代開始的。荷馬時代因反映這一時期的史詩文獻《荷馬史詩》而得名。這部詩集描述了希臘人祖先的英勇偉大,粗獷豪邁。他們築宏偉城池,居豪華宮殿,製作精美工藝品。以前許多人認為這是傳說和神話,沒有事實根據,不可信。但也有不少人對史詩中描述的情況堅信不疑。有個名叫施裏曼的德國人就是其中之一。
施裏曼從小喜歡讀《荷馬史詩》,時常被書中精彩的故事情節迷住。他相信詩中的故事不是詩人麵壁虛構的,而是真實曆史的追憶,並下決心要找到那座被希臘人摧毀了的特洛伊城的遺址。1871年9月的一天,施裏曼根據《荷馬史詩》提供的線索,來到小亞細亞西部,在一個高40米當時還長著莊稼的土丘上開始發掘。施裏曼和他的助手在這座土丘下一連挖出了九座連續建造的城址,一座建在另一座之上。幾年之後,他公布了發掘報告,引起了當時人們極大的震驚和重視。
在施裏曼發現特洛伊城的鼓舞下,一些學者抑製不住探索古希臘文明的激情,試圖尋找古希臘神話中提到的克裏特島米諾斯王宮的遺址。《荷馬史詩》中唱道:有個地方叫做克裏特,在酒綠色的海中央。美麗又富裕,四麵是汪洋。那裏居民稠密,有數不清的數量。90個城市林立在島上。提到克裏特島,人們自然會聯想起那個悲壯迷人的神話故事。
在很早的時候,有個名叫米諾斯的國王,統治著克裏特島。他野心勃勃,興建了一支強大的海軍,控製著附近海域。那一年,他的兒子被雅典人殺害了,兩國因此失和。米諾斯勒令雅典每九年向他進貢七對童男童女,以贖清罪過。米諾斯在克裏特建造了一座有無數宮殿的迷宮,誰進去了就別想出來。迷宮的深處,飼養著一隻人身牛頭的怪物,名叫米諾牛。雅典進貢來的童男童女就是專門用來喂養它的。
又一個九年到了,雅典的百姓恐慌起來。在拈鬮的那天,國王唯一的兒子特修斯主動提出跟隨選出的童男童女前往,並表示不能白白等死,也不會讓其他的人去送死,而要想方設法殺死那個凶惡的米諾牛。人們又像過去一樣,流著傷心的淚水,目送這些不幸的青年男女上船出海。與往常不同的是,這次船上不僅掛著黑帆,而且另外帶著白帆。意思是事情成功了,返航時就把船上的黑帆換成白帆。國王看到了白帆,就知道兒子一行平安回來了。
到了克裏特,他們被帶進王宮。特修斯英俊的外貌和非凡的氣質令米諾斯國王的女兒一見鍾情。就在他們被帶進王宮的時候,這位美麗的公主悄悄地塞給特修斯一個線團和一把短劍。聰明勇敢的特修斯立刻明白了公主的意思。一走進迷宮,他就把線團的一頭拴在宮門口,邊走邊放線,其他人緊跟其後。快到迷宮深處時,他聽見了那頭怪獸的嚎叫,看到了它的猙獰麵孔。隻見特修斯奮不顧身地衝上前去,用公主給的短劍猛地刺進怪物的胸膛。米諾牛滿以為又可以隨心所欲地在迷宮中追逐那些失魂落魄的男女,然後再把他們一個個吃掉。沒想到這次連起身都沒來得及,就一命嗚呼了。特修斯率領眾男女沿著線順利地走出了迷宮,與焦急等候在門口的國王女兒一起登上船,離開克裏特回國。
船上的人都非常感謝公主,特修斯更是深深地愛上了公主。那天夜裏,特修斯做了一個夢,夢見酒神警告他不要打公主的主意,因為命運女神已經把公主許給了酒神。待特修斯從夢中醒來,公主已不知去向。大家都很著急,隻有特修斯明白其中緣由。他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把應該掛上白帆的事忘得一幹二淨。望眼欲穿的雅典國王,在茫茫海邊苦苦等待。當他看到一隻掛著黑帆的船向海邊徐徐駛來時,精神徹底崩潰了。他以為兒子一定是遇難了,絕望之中,縱身跳進了大海。這位雅典國王名叫愛琴,所以,他投身的那個海,被稱為愛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