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刺雕青
以白馬汗塗上,再以汗調水蛭塗之。《子和方》
身臂雕青
明礬 硇砂 龍骨各五分 人蛆不拘多少共研末。用香油一盞,煎熱入藥,再加黃丹熬膏,入麝香少許,用油紙攤貼,黑跡自然隱入肉內不見,食淡粥一月。《多能集》
厥 逆
吳茱萸一兩為末,以麵五錢用水調成厚糊一般,取布如鍾口大攤成膏,膏滋厚半分,貼湧泉穴內,即手足不逆。《石室秘錄》
痰 症
酸梅草不拘多少,陰幹為末,臨用醋調和,蘸筆塗舌根,痰涎流出,又塗又流,三四次愈。《姚羅浮集驗方》
腰脊脹痛
芥菜子末酒調,貼之立效。《葉氏摘元》
腹中暴癥
腹有物如石,刺痛啼呼,不治,至百日率死。多取商陸根搗汁蒸之,亦可以布藉腹上,後置藥,勿覆臥,冷即易,晝夜勿停。《邵真人方》
腫 滿
用水蓼花、皮硝、牙皂、大黃、梔子各五錢、生薑十片、蔥、蒜各七枝、萊菔子三錢搗爛,作一大膏藥貼臍腹,外用綿絮裹。《衛生簡易方》
一方,以田螺、大蒜、車前草和研為膏,作大餅覆臍上,使水從小便出。《證治彙補》
癘風病浴方即古癩風
桑枝 槐枝 桃枝 蒼耳苗 鮮地骨皮 野薔薇根 紫背萍 七味不拘多少,煎湯浸浴竟日。須擇明亮無風處,七日一浴。《滇南士司高鬆筠傳方》
擦 藥
治風症腫熱如雲,頭如癬,或成塊,或癍疹不穿爛者,用真桕油二兩,煎滾黑色去渣、大楓子淨肉一兩,搗、桃仁去皮、杏仁去皮尖,各五錢、水銀一錢五分,研三味內 以上四味,候油冷未凝調和。輕粉錢半、樟腦一錢,牛黃、冰片各一分、麝香半分,以上五味研細,候油凝搗和合好,埋土中一日夜,出火氣,用指蘸擦患處,一日擦二次,十日見效。《滇南士司高鬆筠傳方》
敷 藥
治風症遍身穿爛,用桕油六兩,煎法如前,芝麻三合,炒焦研、大楓子肉六兩,研、桃仁去皮、杏仁去皮尖,各五錢,水銀三錢,研以上五味,候油未凝調和。乳香、沒藥各一錢,箞上炙,樟腦麵各二錢,牛黃三分,冰片二分,麝香一分,以上七味研細,候油凝搗和合好,埋土中一日夜,出火氣,敷患處即愈。《滇南士司高鬆筠傳方》
雞腳風手足及指拳攣如雞腳狀疼痛不時發者,名鬼眼灸
左右膝骨蓋下兩邊各有小窩,共四穴,謂之鬼眼。各將蘄艾灸三壯即愈。愚謂以驅寒濕,雷火針針四穴亦效。《葉天士醫案》
紫白癜風
蜜陀僧五錢 白附子三錢 硫黃一錢 共為末,陳醋調搽,數次效。《月譚朱治方》
流注風初起
草烏 金銀花 不拘多少,共入罐煎水,乘熱熏之即愈。罐口做布圈,以便按瘡。《姚羅浮集驗方》
流注不收口
水膠不拘多少,用水入碗熔化,加百草霜為末調勻,攤布上,貼之即愈。《姚羅浮集驗方》
風瘙癮疹心下迷悶
巴豆五十粒,去皮,水七鍾煮二鍾,以帛染拭之,隨手愈。《奇方類編》
涎潮急救方
凡男婦卒然昏倒,涎潮於心,不省人事,即扶室中坐正,用好醋斤許,焠入炭火中熏之,令氣入口鼻,涎自歸經,人漸蘇。切不可用薑湯,一滴水入口,水如一入,逆痰涎永係於心,成痼疾矣。《病機沙篆》
預防中風
灸風池、百會、曲池、合穀、肩髃、風市、足三裏、絕骨、環跳等穴,大妙。《病機沙篆》
忽然中風
不知人事者,宜以十宣穴乃十指頭端穴出血即醒。《病機沙篆》
中 風
中風筋骨不隨,冷痹,骨節疼,手足拘急風掣痛,扁枯,死肌,多收鼠壤土,曝幹蒸熱,袋盛更互熨之。《本草拾遺》
一切中風中痰中寒中惡
將兩手中指對合,以繩縛定,用艾圓灸兩指,三五灸即愈。凡灸取寸法,量男左女右,手中指中一節橫紋處為一寸。《程氏即得方》
鼻血不止
用蒜一枚去皮,研泥作餅,如銅錢大。左鼻出貼左足心,右鼻出貼右足心,左右俱出,貼兩足心,立瘥。倉猝未便,以熱湯浸兩足亦驗。《簡要濟眾方》
鼻衄不止如湧泉者
用草紙摺十餘層,井花水濕透,分開發,貼頂心,以熱熨鬥熨之,微熱不妨,久之即止。《景嶽全書》
河 白①
梔②子黃同雞子白,飛麵搗成餅,貼臍上。《種福堂方》
①河白:一種腎病。
②梔:疑為“雞”。
①黃疸
雄鯽魚一個,去頭骨,上用背上肉兩塊 胡椒每歲一粒,至十粒止,研細 同椿爛,另加麝香三分,不可同舂,恐盡貼臼上。一並填滿蛤蜊殼內,合病人臍上,用絹縛緊,一日夜即愈。《種福堂方》
①劄:通劄。
黃腫病
有病黃腫,不可誤為黃疸。黃疸遍身如金,眼目皆黃,麵無腫狀。黃腫則其色帶白,而眼目如故。雖同出脾胃,而病形不同,醫當審而治之。黃疸之起,由於濕熱蒸染。而黃腫之症,則濕熱未甚,而多蟲與食積之為害也。或硬食過多,脾家失運化之權,濁氣上騰,麵部黃而且浮,手足皆無血色。有蟲者,必吐黃水,毛發直指,皮膚不澤,好食生米茶葉之類。如腫及四肢,難治。腫及腹者,不治。飲食減甚,不治,以無胃氣故也。《醫鏡》
虛勞非傳屍
傳屍癆,沉沉默默,若無可然,積月累月,漸就羸憊。卒至不治,延及眷口,幾於闔門,又傳他姓。慘毒之禍,聞者駭心。辨驗之法,焚乳香熏病者之手,令仰掌以帛覆之,熏良久,手背生毛長寸許,白而黃者可治,紅者難救,青黑者死。如熏良久而手背無毛,非傳屍癆,乃尋常虛勞之症。《李士材方》
一方,燒安息香,病人吞吸煙氣,嗽不止者,傳屍也。不嗽非傳屍癆,嗽不甚者亦非。《李士材方》
令婦不
取本婦信水布,裹一蝦蟆,離廁前一尺許,入地五寸埋之。《張華博物誌》
山行辟蛭
山野草木枝上有石蛭,著人足,穿肌入肉害人,以臘豬油熬膏,和鹽塗足脛趾,著人不害。《千金方》
五色丹遊
多致殺人,蒲席燒灰,和雞子白塗之。《千金方》
五色丹毒
蜜和幹薑末敷之。《肘後方》
一方,用甑帶燒灰,雞子白塗之。《衛生易簡方》
生肌肉
水紅花根煎湯淋洗,取葉曬幹,研末撒瘡上,每月一次。《談野翁試驗方》
男婦陰蝕
肥豬肉煮汁洗,約二十斤可瘥。《孫真人方》
女子陰蝕
桃、杏仁炒至煙氣盡,研如泥,以綿裹納陰中。《宜良李氏刊方》
女陰挺出
茄根燒存性為末,以油調紙上,卷筒納陰戶內,一日一換。《乾坤生意》
婦人陰中①痛
艾葉五兩 防風三兩 大戟一兩 水煎熱洗,避風與冷,再以鯽魚膽搽入。《奇方纂要》
①瘇:疑為“腫”之誤。
婦人陰瘡
蛇床子一兩 艾葉 五倍子 明礬 杏仁各五錢 川連三錢煎水,洗之即愈。《奇方纂要》
一方,用杏仁炒研、白礬各五錢、蛇床子三錢煎水洗之。《奇方纂要》
婦人茄病
海螵蛸二錢 硫黃五分 共為末,鴨蛋清調搽。《奇方纂要》
婦人陰突物如蛇如雞冠菌樣
雄黃 鱉頭研黃 輕粉各一錢 蔥管 藜蘆各二錢,研細加麵 冰片二分 共研為末,和勻再研,瓷罐收貯。用時先將川芎、當歸、白芷、甘草、膽草每取五錢,煎湯洗之,隨後搽藥,早晚二次,其患漸收入。《廣嗣全書》
轉女為男
覺動有娠,以雄黃囫圇成塊,重兩許以外者用絳囊盛入,懸佩褲襠,取陽精全於地產也。《廣嗣全書》
一法,以斧一柄係妊婦床下,斧口向下,勿令人知。試子雞抱卵時,依此置窠下,一窠盡雄,可驗。《求嗣秘書》
一法,初覺有娠,擇成定二日,以舊弓弦係縛腰間不解,滿百日解去。紫宮玉女秘法。《廣嗣全書》
妊婦癍疹
用井底泥塗臍以下二寸餘,以綿護之,良久再易。《證治彙補》
產門閉合不開
用銅錢磨利割開,陳石灰敷之即愈。《通變方》
產門外生瘡不愈
黃柏 白薇各三錢,炒為末 乳香出油 朝腦 鉛粉炒 蚯蚓糞炒 兒茶各三錢 輕粉 冰片各五分 麝香三分 共為末。糝瘡口,二日全愈,神效。兼治各種瘡,無不神效。《華仙師方》
取胞衣要訣
胞衣不下,將嬰孩抱定,不可遽斷臍帶。用一伶俐老嫗,將右手二指,緊跟臍帶麵上,於帶盡處,將指向上半寸,摸覺有血,便是胞衣。因逆轉,盛血在內不得下,即以指連胞衣向下一捺,其血下、覆衣自隨下,法甚簡明。每因胞衣不下,多服藥濟①,或用吐法,更有以足抵腹,大則殞命,小亦成病。不知衣之不下,由嬰孩出產門,臍帶一斷,衣必逆轉而向上,汙血下淋,盡入衣中,衣內血滿,而不能下,豈藥力所能湊效。用為世箴,免罹此患。《錄竹堂集驗方》
①濟:通劑。
婦人月內患眼
黃連為末,水調摣足心。《廣利方)
一方,以薑汁調白礬末搽足心。《深師方》
月內眼痛
大黃六分 天南星四分 共為末,以醋調和。左眼痛塗右足心,右眼痛塗左足心,覺口中有藥氣為妙。《衛生備要》
蟻 漏
有婦人項下忽腫起一塊,漸延及頸,偶刺破出水一碗,瘡久不合,有道人見曰:此蟻漏也。緣飯中有蟻食之,用穿山甲燒存性為末,敷之立愈。《多能鄙事》
血 崩
用草雞一隻破開去肚雜,乘熱縛於臍上立止。《桂軒隨錄》
小兒拗哭不止
令三姓婦人,抱兒臥驢槽,移時即止,勿令人知。《本草拾遺》
火 丹
遍身紅腫,形如水泡,用小兒胎衣瓶內水,將雞毛拭上,隨手而愈。《錢青掄方》
一方,用新生荷葉搗爛,入鹽塗之。《摘元方》
一方,冬青樹葉搗爛,和雞蛋清敷患處,用絹縛,一周時即愈。生火丹,切不可吃豬肉,恐發腫不消。《精選良方》
野火丹
毒自兩足起者,用乳香末,羊脂調塗。《和劑局方》
蛇 丹
刺善魚尾血,同蜒蚰搗爛塗。《單方集要》
赤遊丹
流行不止一處是也。此症至急,不可救遲。即用馬蘭頭不拘多少,以水洗去泥,搗爛絞汁,以汁搽患處。燥再搽,屢試屢效。冬月無葉,用根亦可。《濟世便易集》
又,用風菱殼煆炭為末,麻油調搽。《濟世便易集》
赤遊丹毒十種
三日不治,毒入胃腸將不可治,務宜仔細辨認,依方治之,萬不失一
一從頂頭起腫,用蔥白取汁塗之。
二從頭上起紅腫痛,用赤小豆末、雞子清調搽。
三從麵起赤腫,用灶心土、雞子清調搽。
四從背起赤點,用桑白皮為末,羊脂調塗。
五從兩臂起赤腫黃色,用柳木燒灰,水調塗。
六從兩肋起虛腫,用生鐵屑和豬糞調塗。
七從臍上起黃腫,用檳榔末,米醋調塗。
八從兩足赤腫,用乳香末,羊脂調塗。
九從兩腳赤白點,用豬槽下土,麻油調塗。
十從陰上起黃腫,用屋漏處土,羊脂調塗。《王肯堂方》
辟鬼法
中惡天吊者,為惡鬼之氣所中。兩目上突吊起,而不能下,因胎氣不足,精神失守,虛之所在,鬼邪得以犯之。其症麵白帶青,或如土色,目睛上視,口吐白沫,手足拘攣,身冷如冰。似乎驚風,而實非驚風。用蒼術、檀香、沉香、麝香、安息香之類,近兒旁周圍燒之。香煙如霧,鬼不能存。俟兒稍蘇,以桃葉湯浴之。《王肯堂方》
肚大筋青堅如鐵石
用獨囊蒜切片,置於臍之上下左右,離五分地,將艾灸二壯即消。《幼科鐵鏡》
病
以紅紗袋盛夜明砂佩之。《直指方》
缺 唇
小兒缺唇及幼女扯環耳斷,用針將缺處兩邊輕輕劃破,以黃丹、白礬各等份為末,摻上即能生肌,神效。《古香堂抄本》
瘄 疹
生芝麻一撮 蔥頭一握 各搗爛,置銅盆內。令兒坐上,被圍住,滾水衝入盆內,熱氣熏蒸。雖危篤者,立時發出,可保萬全,百試百效。《古香堂抄本》
痘 毒
用扁藤焙燥研末,菜油調塗效。《古香堂抄本》
一方,用經霜黃豆根,同蠶豆莢殼為末,油調敷亦效。《古香堂抄本》
痘毒已破
百草霜 鉛粉 和勻,油調搽之。《古香堂抄本》
凍 瘡
尿出蟲煆末,敷上立愈。《古香堂抄本》
口中百病
鵝口口瘡,重齶不能吮乳,及咽喉腫塞,一切熱毒,用黃連、黃柏各末,八分、雄黃、青黛、火硝各二分、牛黃、冰片、硼砂、朱砂各一分共研極細末,每用少許,吹入口內即愈。《說約》
龜 胸
小兒心胸高如覆掌,由肺熱脹滿之故。宜灸兩乳。離乳寸半之上,兩行三骨間六處,各灸三壯。春夏從下灸起,秋冬從上灸起。《說約》
龜 背
風入督脈,背脊受傷,背高如龜,宜用灸。肺腧穴在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心腧穴在五椎下兩旁各一寸半。膈腧穴在七椎下兩旁各一寸半。六處穴各灸三壯。以小兒中指節為一寸,艾炷如小棗大。《聖惠方》
一方,用龜尿點骨節上,亦可取效。《筆峰方》
腹 脹
用胡粉,鹽熬至色變,摩兒腹上。《子母秘錄》
痞 塊
用攢盒內小瓷碟,將皮硝裝滿,雄黃末蓋麵,綿紙糊口,以針刺孔,合定痞上,將袱捆緊,三日即消。《保赤編》
痰 喘
巴豆一粒杵爛,綿包塞鼻孔。男左女右,痰即自下。《龔氏醫鑒》
閃 癖
頭發豎黃,瘰瘰瘦弱,幹林檎即紅花脯研末,醋和敷之。《趙氏幼科》
兒發不生
楸葉中心搗汁頻塗。《千金方》
失音不語
蝦蟆膽,點舌尖上立效。《單方經驗》
四五歲不語
赤小豆末,酒和敷舌下。《崔氏纂要》
麩
未堅不可亂投藥,宜以珊瑚研如粉,日些少點之,三日愈。《錢相公筐中方》
畫眉方治小兒思乳①
小兒斷乳後,往往日夜啼哭,俗有“思奶疳”之說。用黑山梔三個,燒存性、辰砂、輕粉各少許共為研細末,取生芝麻油調和。待兒睡著,四眼不見時,以藥濃敷兩眉間,醒來即不思食。不可說破,不效再加黃丹一錢,須揀伏斷及卯日。《屢驗方》
①畫眉方治小兒思乳:原作“畫眉膏”,據目錄改。
陰腫疝氣
用蔥園內蚯蚓糞,以甘草汁調搽腫處,或薄荷汁調亦可。《保赤良方》
一方,先用蔥、花椒煎湯洗之,再用蚯蚓糞連土為末,津調敷之。《沈敬遠兒科抄本》
陰被蚯蚓嗬腫如球
令兒母以吹火筒,吹腫處即消。《圖經》
一方,取鴨涎抹,並吸鴨口氣自消。《宜良李氏刊方》
陰腫大不消
硼砂一分水研,塗之甚效。《幼科家秘》
陰囊腫大
大黃 牡蠣各五錢 樸硝三錢 共為末。取田螺洗淨,以水養過一夜,取水調藥末,塗腫處即愈。《痘疹傳心錄》
兩拗及小腹腫脹癢痛
用山藥搗爛,頻敷患處,幹再易之。《保嬰得效方》
濕水腫
下身腫者,腰臍至兩足腫皆是,病由脾經濕熱所成。急用巴豆四錢,去油、水硍①粉二錢、硫黃一錢,共研勻成餅。先用新棉一片包藥,布臍上,外用帛縛片時,自然瀉下惡水,待下三五次去藥,啜粥即止。《金鑒》
①水硍:即水銀。
氣虛脫肛
瀉痢日久,中氣下陷,腸胃薄甚,肛門滑脫不收。宜用訶子、赤石脂、龍骨煆,各等份共為細末,臘茶調和,以藥摻腸頭上,用綿帛揉入。《金鑒》
肛腫翻肛
小兒積熱大盛,肛門作腫,由大便用力,下翻出肛。用幹地蟠龍一兩,略去土焙、風化樸硝二錢共剉研為細末,用樸硝和勻,每用二錢至三錢,肛門濕潤者幹塗,幹燥者清油調塗。先用荊芥、生蔥煎水溫洗,輕拭幹後,上敷藥。《金鑒》
金鞭散
小兒疳瘡,顋①穿於落,用哺退雞蛋軟白皮,包活土狗一個,放入大蝦蟆口內,草縛泥固,煆過取出,研末貼之,以愈為度。《普濟方》
①顋:即腮。
鐵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