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下合穴
足三裏(Z%s`nl@)ST 36 胃下合穴;胃經合穴
[功效] 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經活絡,升降氣機。
[標準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犢鼻(ST35)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5寸。灸法:艾炷灸5~10壯,艾條灸10~20分鍾。
[主治] 胃腸疾患,心神疾患,喘咳痰多,膝脛酸痛,下肢不遂,頭暈,眼目諸疾。強壯穴:用於真氣不足,髒氣虛憊,五癆七傷。
上巨虛(Sh3ngj&x$)ST 37 大腸下合穴
[功效] 調和腸胃,通經活絡。
[標準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犢鼻(ST35)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刺灸法] 刺法:直刺1.0~2.0寸。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鍾。
[主治] 泄瀉,便秘,腹脹,腸鳴,腸癰。
下巨虛(Xi3j&x$)ST 39 小腸下合穴
[功效] 調腸胃,通經絡。
[標準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犢鼻(ST35)下9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刺灸法] 刺法:直刺1.0~2.0寸。灸法:艾炷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鍾。
[主治] 腸鳴腹痛,腹瀉,腿膝酸痛無力。
陽陵泉(Y1ngl!ngqu1n)GB 34 膽下合穴;膽經合穴;
八會穴之筋會
[功效] 清熱熄風,消腫止痛。
[標準定位] 在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中。
[刺灸法] 刺法:直刺1.0~3.0寸,深刺可透陰陵泉。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5~10分鍾。
[主治] 頭痛,耳鳴,胸脅痛,黃疸,下肢痿痹、麻木,筋攣,半身不遂。
委中(W0izh4ng)BL 40 膀胱下合穴;膀胱經合穴
[功效] 清暑泄熱,涼血解毒,醒腦安神,舒筋活絡。
[標準定位] 在膝後區,膕橫紋中點。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0寸;或用三棱針點刺膕靜脈出血。灸法:艾炷灸5~7壯,艾條灸10~20分鍾。
[主治] 腰脊痛,尻股寒,髀樞痛,風寒濕痹,半身不遂,筋攣急,腳弱無力,腳氣,丹毒,疔瘡,癤腫,肌衄,皮膚瘙癢,腹痛,吐瀉。
委陽(W0iy1ng)BL 39 三焦下合穴
[功效] 通利三焦,舒筋通絡。
[標準定位] 在膝部,膕橫紋上,當股二頭肌腱內側緣。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0寸。灸法:艾炷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鍾。
[主治] 小便淋瀝,遺溺,癃閉,水腫,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