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

口臭是指由多種口腔疾病長期不愈,遂發口臭,但亦可單獨出現口臭。本病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多因嗜食肥甘厚味,或暴飲暴食、食積內停、損傷脾胃、胃失和降、氣機不暢、鬱而化熱、熱灼津液、熟腐過久、濁氣上逆而致口臭;或心火亢盛,邪熱循經上炎、灼傷舌體;或素體陰虛、津液受損、陰虧於上而形成口臭。

大黃散

【組成】大黃炭100g,冰片10g。【用法】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貯瓶備用,勿泄氣。取此藥粉刷牙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一般用藥3~7天後,口臭症狀均可消失,效佳。【功效】清胃熱、除口臭。【主治】口臭。

葛根香陳湯

【組成】葛根30g,木香、陳皮、藿香、白芷各12g,丁香5g。【用法】上藥加水煎2次(不且久煎),取藥汁200ml,備用。每日1劑,先含5分鍾吐出,再喝藥汁一口,含5分鍾後再吐出,反複多次,直至治愈為止。【功效】芳香化濁、祛風除臭。【主治】口臭。【附記】伴有潰瘍性口炎者忌用。

絲瓜湯

【組成】鮮老絲瓜1根。【用法】將絲瓜洗淨連皮切段,加清水500ml,煎煮半小時後加食鹽少許,再煮半小時即成。每日1劑,日服2次。3天為1個療程。一般服藥1~3個療程後有較好療效。【功效】涼血清熱、除口臭、利尿通淋、通經絡。【主治】口臭、骨節酸痛、尿道刺痛。

漱口湯

【組成】藿香、佩蘭、紫蘇梗各10g,細辛5g。【用法】上藥水煎,服藥汁150ml,先含潄,後緩吐,反複含潄,每次5或6口,日含潄數次。【功效】芳香化濁、理氣除臭。【主治】口臭。

嚼漱散

【組成】香薷、射幹、草豆蔻各10g,桂花、細辛各5g。【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備用。每次取3g,放口中反複嚼漱,每日2次。【功效】除口臭。【主治】口臭。

口臭散

【組成】石膏、梔子各30g,藿香20g,知母15g,甘草10g。【用法】將上藥共研細末,用蜂蜜、白酒拌炒,備用。每次服6g,日服2次,以開水衝服。【功效】清胃瀉火、芳香化濁。【主治】口臭(實熱型)。【附記】或取大黃3g,放入杯中,以開水衝泡,代茶飲用。每日1劑,直至治愈為止。用之效佳。

誤吞異物

威靈仙飲

【組成】威靈仙30~90g。【用法】上藥加水2碗,煎成1碗,慢咽,半小時至1小時1劑,每日服1或2劑。骨鯁食管者,及時用青黴素抗感染,骨鯁未消時禁食,以50%葡萄糖溶液100ml,每日注射2次。又強化用法:水煎液衝化白糖30g,再加入醋,分4~6次含服。一般用藥1~4劑即效。【功效】軟堅化骨。【主治】食管骨鯁。

淫羊藿湯

【組成】淫羊藿15~20g。【用法】將上藥置入鍋內,以文火焙焦後,灑入飽和糖水150~200ml(白糖、紅糖均可),拌勻焙幹。再加水400ml,煎至350ml左右,稍涼即服。一般服藥1次即可,未愈者加服1次。臨床症狀較重者,可先呷米醋20ml,10分鍾後再服藥。【功效】軟堅化骨。【主治】食管異物(骨塊梗塞食管)。【附記】若服藥2劑未愈者,應改用其他方法或手術治療為宜。

甲冰靈仙湯

【組成】威靈仙20g,人指甲4g,冰片2g。【用法】先將人指甲炙炭,加入冰片,共研為極細末。威靈仙加水煎湯約100ml,分數次慢慢咽下。然後將甲冰藥末適量吹入咽喉部,酌情可重複吹之。一般用藥1~3次即可治愈。【功效】軟堅化骨、活血消炎。【主治】骨鯁。

韭菜方

【組成】鮮韭菜約100g。【用法】取上藥用涼開水洗淨、不切,炒至半熟,加入鹽、醬油。讓患者隨意吞食。一般用藥1或2次即效。【功效】隨大便排出體外。【主治】誤吞發夾、回紋針、玻璃碎片等異物。

海帶方

【組成】海帶30g,豬油適量。【用法】取浸泡後的海帶切細絲,加入豬油炒後服用。每日分2次口服之。【功效】隨大便排出體外。【主治】誤吞金屬異物。【附記】用本方治療誤吞玻璃珠子的患者10例,經服藥2或3次後均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