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感冒是由外感以風邪為主的四時不正之氣所引起的一種外感性疾病。臨床以發熱、惡寒、頭痛、身痛、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皆可發病,尤以冬春寒冷季節為多見,是臨床常見多發病。
六淫外襲,以風為主。“風為百病之長”,風邪侵襲,每多兼夾,尤以兼夾寒、熱之邪為多。尤以身體虛弱、衛氣不固,每遇氣候變化、寒熱失調時而易罹患。且反複發作,日久不愈。
以感受風邪為主的,為傷風感冒。症見頭痛、鼻塞、打噴嚏、流涕怕風、脈浮等;挾寒邪的為風寒感冒,症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和鼻塞流涕、脈浮緊等;挾熱邪的為風熱感冒,症見發熱、惡風(或微惡寒)、頭痛目脹、咽喉腫痛、口幹欲飲、汗出、脈浮數等。
銀蘆湯
【組成】金銀花30g,鮮蘆根60g,薄荷10g。【用法】先將金銀花、蘆根加清水500ml,煎煮15分鍾後下薄荷,再煎沸3分鍾,濾去渣,加白糖適量。每日1劑,日服3或4次,熱服。【功效】清熱解毒,辛涼解表。【主治】風熱感冒。【附記】本方適用於各種熱病初起;對發熱較重的風熱型感冒,療效顯著。
蘇薑湯
【組成】紫蘇葉3g,生薑3g,紅糖15g。【用法】先將生薑、紫蘇葉洗淨切成細絲,放入瓷杯內,再加紅糖以沸水衝泡,蓋上杯蓋,浸泡10分鍾,即成。日服2次,趁熱服食。【功效】發汗解表,驅寒健胃。【主治】風寒感冒。【附記】本方適用於風寒感冒,尤其對同時患有惡心、嘔吐、胃痛、腹脹等症的胃腸型感冒,則更為適宜。
薑糖白菜湯
【組成】生薑6g,紅糖30g,幹白菜根1個(20~30g)。【用法】先將白菜根、生薑洗淨切片,加水煎湯,去渣,調入紅糖化服。每日3劑,日服3次。【功效】辛溫解表,健胃利尿。【主治】風寒感冒,症見怕風,微發熱或不發熱,鼻塞流清涕,頭痛或兼咳嗽,舌苔薄白,脈緩。【附記】本方對於風寒感冒及輕症或傷風感冒,用之頗驗。
藿佩薄荷湯
【組成】鮮藿香10g,鮮佩蘭10g,薄荷6g。【用法】先將上藥洗淨、切細,用沸水衝泡,密閉10分鍾即成。每日1劑,代茶飲。【功效】清暑解表。【主治】暑天感冒。【附記】對於暑天感冒患者,本方有較好的治療和預防作用。
加味石膏湯
【組成】石膏60g,茶葉15g,梔子5枚,薄荷30g,荊芥5g,淡豆豉15g,蔥白3根。【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宜溫服。【功效】辛平解表,清熱除煩。【主治】風寒感冒,體熱頭痛等。【附記】本方適用於風寒感冒,二三日不解,寒鬱化熱者尤為適宜。
銀楂蜂蜜湯
【組成】金銀花30g,山楂10g,蜂蜜250g。【用法】先將前2味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煎沸,再用文火煎3~5分鍾後,取出藥液,再加水適量,如上法煎沸取汁。將兩次藥液合並,放入蜂蜜,攪拌均勻,分3次服用,或隨時飲服。【功效】辛涼解表,清熱化積。【主治】風熱感冒,便秘夾積。
五味香薷飲
【組成】香薷10g,金銀花10g,淡竹葉10g,六一散10g(包煎),藿香9g。【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功效】清暑解表,清熱利濕。【主治】暑令感冒。
桑菊飲
【組成】桑葉15g,杭菊花30g,薄荷10g(後入),鮮蘆根50g。【用法】先將桑葉、杭菊花、蘆根3味放入沙鍋內,加清水500ml,煎沸後加入薄荷,文火煎5~10分鍾。水煎兩次,將兩次藥汁混合,分2或3次服用。每日1劑。【功效】辛涼解表,清熱養陰。【主治】風熱感冒,頭痛、發熱、口渴欲飲者。【附記】用本方治療50例,服藥1~5劑後,全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