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生殖係統解剖生理及保健(1 / 3)

[第1章生殖係統解剖生理及保健

]

第一節女性生殖係統解剖生理及保健

1女性生殖係統包括哪些部分?

女性的性器官與男性不同,結構上要比男子複雜。它不但要生產女性的生育“使者”——卵子,又要為卵子的運送設置通道,而且還得讓精子與卵子“相會”,最後把新生命孕育成人。所以,女性性器官在完成生育使命上有著不朽的功勳。

女性生殖係統包括內、外生殖器官。女性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稱外陰,是生養孩子的“門戶”。無論是接受來自男方的精子或者胎兒孕育成熟後分娩,全都要經過外生殖器進出。那麼,女性的外生殖器由哪些部分組成呢?它包括恥骨聯合至會陰及兩股之間的組織,陰阜、大陰唇、小陰唇、陰蒂、前庭、前庭大腺、尿道口、處女膜和會陰等部分(圖11,圖12)。而女性內生殖器是指生殖器的內藏部分,包括陰道、子宮、輸卵管及卵巢,後兩者合稱為子宮附件(圖13,圖14)。

圖11女性外生殖器(模式圖)

圖12女性外生殖器(實物圖)

圖13女性內生殖器(側麵觀)

圖14女性內生殖器(前麵觀)

2女性外生殖器的結構和功能有哪些?

陰阜:為恥骨聯合前的外陰部分,皮下有很厚的脂肪,青春期後,皮膚上長有陰毛。

大陰唇:為外陰部兩側的長圓形隆起皮膚皺襞,富有脂肪,很有彈性,也長有陰毛。幼女或未產婦女,左右兩大陰唇經常自行遮蓋陰道口,經產婦的兩大陰唇常分開。大陰唇有兩麵,外麵是皮膚組織,內麵似潤濕的黏膜,能分泌少量的液體。

小陰唇:是位於大陰唇內側的片狀縱行皺襞,有時如雞冠樣稍微露出於大陰唇,左右各一片,濕潤而富有皮脂腺。小陰唇上分布著豐富的神經末梢,對性刺激十分敏感。

陰蒂:長在兩小陰唇上端的內麵,是一種海綿體樣組織,對性刺激十分敏感,而且在性衝動時會勃起而增大變硬,長度也可增長到2厘米左右。

前庭:兩側小陰唇之間的空隙區域。它的前方有尿道外口,是一個近似橢圓形的小孔,尿液由這裏排出。它的後方為陰道口。

前庭大腺:在大陰唇內側,有一對大小如蠶豆狀的腺體,左右各一個,各有腺管通向陰道口。前庭大腺會分泌淡黃色的液體,起到潤滑前庭和陰道口的作用。每當性衝動時,這種液體的分泌量立刻增加,便於進行房事。

處女膜:在處女的陰道口還有一個環狀黏膜皺襞,稱為處女膜,這一薄膜樣組織中含有結締組織、血管和神經末梢,起著部分封閉陰道口的作用。處女膜內緣銳利完整,未婚婦女的處女膜呈淺紅色。處女膜通常不會完全封死,中間有一個小孔,以便青春期到來之後月經血從中流出。孔的形狀、大小和膜的厚薄可因人而異。未婚者處女膜孔一般為半月形或橢圓形,也可為篩形、放射形、魚口形或其他形狀。其大小也不相同,有的小至不能通過一根手指,也有的大至可容兩指。處女膜一般厚約2毫米,多在初次性交時破裂,但也有不少例外,如有的處女膜過於窄薄,可在運動、震動、放置月經栓時破裂,因此不能以處女膜破裂與否來判斷是否貞潔。

會陰:是指肛門與陰唇後方之間的軟組織。這個部位在分娩時,由於胎兒的娩出,會陰部會受到巨大壓力的衝擊並變薄,所以接生人員必須用手保護,否則很可能發生會陰破裂。

3陰道的結構和功能有哪些?

雖說陰道長在體內,屬於內生殖器範圍,但陰道口通向體外,是連接子宮與外陰的通道,既是一個重要的性交器官,又是排出月經血、娩出嬰兒的必經之路,在人類生殖過程中具有多種生理功能。陰道口位於兩側小陰唇之間的菱形間隙-陰道前庭的後部,其形狀、大小的個體差異較大,陰道口若狹窄常造成性交困難。

陰道實際上是一個極富彈力的肌肉器官,圍成一個封閉性空間,它的功能有點像氣球,平時陰道壁是彼此緊貼的,需要時卻可以充分擴展。陰道能收縮也能舒張,收縮時連一根小手指頭也插不進去,而舒張時陰莖可以隨意插入或抽動,甚至可以容納和允許胎兒從中通過。女性陰道的鬆緊程度大不一樣,未婚女子的陰道都比較緊,肌肉富於彈性,生過孩子之後,陰道壁變得鬆弛,陰道也就比較寬鬆了。許多人對陰道的收縮舒張潛能缺乏了解,男性出於對情侶的關心,害怕陰莖的插入會對女方的身體造成損害,女性也擔心性交會傷害她們的身體,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成年婦女陰道前壁較短,長7~9厘米,後壁較長,為9~12厘米。平時陰道前後壁互相緊貼使之橫斷麵呈“H”形。上段向下向後彎曲,接近骶骨凹,其下端向前屈,使陰道矢狀麵呈“S”形。陰道上端較寬大,圍繞宮頸。宮頸與陰道壁之間的環形腔隙,名為陰道穹窿,按其部位,又分為前後左右四部分。後穹窿作為精液貯池特別深闊,在膀胱截石位時,陰道後穹窿是陰道最低處,這種解剖關係有利於精子從陰道向宮頸遊動,因為正常位置的子宮頸外口正對著陰道後穹窿。後穹窿是陰道最易擴張的部分,它為勃起的陰莖提供了必要的空間,同時防止子宮頸的過度移位及可能發生的性交困難。

陰道壁除陰道上皮、肌肉外還有纖維組織外膜。陰道上皮呈粉紅色,表麵為複層鱗狀上皮,但無角化層。陰道壁上皮有許多皺襞以及斜方形柵狀分布的肌肉層,陰道在性交和分娩之時,這些皺襞將充分伸展。在正常的月經周期中,陰道上皮脫落的上皮細胞的形態隨著卵巢內分泌的變化而改變,因此通過陰道脫落上皮的病理檢查便可以初步判斷卵巢的內分泌功能狀況。

既然陰道直接通向體外,那麼是不是容易招惹細菌的侵犯呢?原來陰道有一套自衛的能力。陰道本身沒有分泌腺,它的分泌物係由上皮四周豐富的血管網滲透出的少量滲出液與脫落上皮、宮頸黏液混合而成,正常時量不多,呈蛋白樣或乳狀,能濕潤陰道,不斷流出,可以衝刷走入侵的細菌;另一方麵,陰道裏棲居著一種陰道杆菌,青春期後由於卵巢內分泌的刺激,陰道上皮細胞內含有豐富的糖原,經杆菌分解作用後陰道內分泌物呈弱酸性(pH約45),可防止致病菌在陰道內繁殖,即所謂的陰道自淨作用。所以,成年婦女雖然經常有房事,可引起細菌性陰道炎的很少見。正常女性的陰道微微潮濕並散發著一種自然的氣味,如果出現異常氣味很可能是長時間沒有清洗或有了炎症。隻要沒有陰道疾病並經常清洗陰部,就不必為陰道的特殊氣味而感到難為情,更沒有必要為此而過度洗滌或使用某些有損於身體健康的化妝品或除臭劑。

陰道各段對性刺激的反應不同,如陰道外段1/3係由外胚層分化而來,富含神經纖維,所以對於觸摸有反應的神經末梢隻集中在陰道口附近。而陰道內段2/3來自中胚層,沒有神經末梢分布,所以陰道外段1/3要比內段2/3更富有性感覺。陰道的另一重要的生理特點是它的周圍具有豐富的肌肉,稱為恥骨尾骨肌,在性交抽動過程中,它的微微收縮使陰莖感受到“緊握”的感覺,在性高潮時它將有力地節律性收縮,使男方陰莖的緊握感顯著增強。恥骨尾骨肌因此又叫做Loving muscle。

4子宮的結構和功能有哪些?

子宮位於盆腔內,大小和形狀都像一個倒放的梨子,長65~75厘米,寬45~5厘米,前後徑25~3厘米,重量50~70克。“梨子”的尖端叫做子宮頸,通向陰道,“梨子”底部叫子宮底,左右兩子宮角上分別連接著輸卵管,子宮中間部分叫子宮體。子宮的外麵有層“外衣”,叫做漿膜,子宮內層叫做子宮內膜,它含有豐富的小血管和淋巴管,是月經來潮的“基地”,也是孕育孩子的“土壤”。在子宮內外兩層之間有豐富的肌肉層,是分娩時推動胎兒出生的動力。子宮肌肉層總的厚度約8毫米,又可分為外、中、內三層。外層的肌肉纖維縱向排列,中間是交錯排列,內層是環狀排列,其中以中層肌肉最為重要。由於肌肉纖維交叉成網狀,收縮力很強,所以生孩子時這股動力最大。

妊娠後,子宮會發生異乎尋常的變化。足月妊娠的子宮要比不懷孕時子宮重25倍,容量增大3 000~4 000毫升。這種子宮變大現象,主要因為子宮壁裏的肌肉細胞增多、肥大和變長。當胎兒成熟時,子宮會靈敏地通過子宮壁上的神經感受器,將信號傳遞給大腦,在神經與內分泌係統指揮下,開始分娩。孩子誕生後,子宮又會縮小,逐步恢複原狀。

子宮周圍有三對韌帶組織將它牢固地固定在骨盆腔裏。這三對韌帶的名稱叫子宮闊韌帶、子宮圓韌帶和子宮骶骨韌帶。正常情況下,子宮由韌帶固定,站立時應該略向前傾斜。如果子宮過於向前或向後傾斜,都會影響精子進入子宮,導致不易懷孕。

5卵巢的結構和功能是怎樣的?

卵巢位於子宮的兩旁,輸卵管的後下方,左右兩側各一個,呈卵圓形,借助韌帶固定在盆腔內。成年後,每個約為4厘米×3厘米×1厘米大小,重量加起來也隻有4~8克。卵巢為女性的性腺,其主要功能為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這兩種功能分別稱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由卵巢排出的卵子與精子結合,形成新生命,人類才得以延續。由於卵巢分泌女性激素,才使女性能夠正常發育,保持女性的各種特點。

卵子生成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在每個月經周期,下丘腦——人體內分泌的司令部,向卵巢的頂頭上司——垂體下達命令後,垂體便分泌FSH和LH兩種激素,召集一批卵泡發育。這些卵泡相互競爭,經過一番“自相殘殺”,隻有一個勝利者。到月經中期時,下丘腦再發出排卵的指令,這時這個最後的勝利者才排出珍貴的卵子。女子從青春期到絕經期,即13周歲左右到49周歲左右,每個月排出一個成熟的卵子(圖15)。

圖15排卵(模式圖)

注:輸卵管傘將卵子從卵巢送入輸卵管

6輸卵管的結構和功能有哪些?

兩側的輸卵管位於子宮的兩旁,就像子宮的兩隻小辮子,負責運輸卵子。可見,輸卵管對妊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女子做絕育手術大多施行輸卵管結紮術,所以輸卵管名氣很響。卵子從卵巢排出後,由輸卵管“拾起”,從傘端進入。正是在輸卵管裏,卵子和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如果輸卵管慢性炎症或發育、功能異常時,就可能不孕或發生輸卵管妊娠,即常說的宮外孕。輸卵管每根長8~14厘米,從形態上可分成4部分。

間質部:是指經過子宮角壁的一段。

峽部:緊連著子宮角的一段,內腔比較狹小,外表也比較細小,這裏常是輸卵管結紮的部位。

壺腹部:較長,是輸卵管的最大與最長部分,管腔比較寬大,這裏是精子與卵子相會的場所。

傘部:是輸卵管最外側的部分,開口在腹腔裏,管口外翻,由排列成放射狀的黏膜組成,外形如傘狀,由此而得名。它正好對著卵子排出的部位,能像“爪子”一般,抓取卵子送入卵管。

把輸卵管切開一看,管壁分為三層,外麵一層叫漿膜層,起到“外衣”般的保護作用;中間是肌肉層,它們每分鍾收縮4~6次,收縮會使輸卵管產生運動;最裏邊一層叫黏膜層,整個覆蓋著能顫動的纖毛,卵子進入輸卵管後,借助輸卵管的蠕動和纖毛的運動,逐步向子宮方向移動。在這時候,如果遇到精子就結合成為受精卵,一邊不斷分裂、發育,一邊向子宮方向運行,然後進入子宮腔內著床。卵子如不受精,進入子宮腔後自行消亡。總的來講,輸卵管的管腔比較狹小,尤其是峽部,所以,一旦輸卵管發炎,管腔就容易發生阻塞,這樣精子和卵子就不易相會,造成不孕。即使相會了,也不易再回到子宮腔內,這樣就造成了“宮外孕”(圖16,圖17)。

圖16輸卵管妊娠(流產型)

圖17輸卵管妊娠(破裂型)

7女性生殖器官有哪些自然防禦功能?

從女性外生殖器官的構造可以看出:女性的陰道口與尿道口、肛門鄰近,而陰道口是女性內生殖器官與外界相通的開口,因此女性生殖器官容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的侵擾。但是,女性生殖道、生殖器官在解剖和功能方麵有比較完善的自然防禦係統,因此輕度病原體侵犯並不會引起婦科感染。這種自然防禦係統包括:

(1)女性外陰的大、小陰唇兩側相合,像兩道門一樣將陰道口、尿道口遮掩起來。

(2)女性骨盆底有許多肌肉組織。在這些盆底肌肉的作用下,使陰道口平時處於閉合狀態,陰道前、後壁緊貼,從而抵禦外界致病因素的侵入。但對經產婦而言,陰道壁比較鬆弛,這項功能會有所減弱。

(3)婦女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能促使陰道上皮細胞增生變厚,對病原體的抵抗力增強。另外,陰道上皮細胞內含有豐富的糖原,而正常婦女的陰道中寄生著一種叫乳酸杆菌的細菌,它能使這些糖原分解為單糖,再分解成乳酸,使陰道內環境呈酸性,pH值保持在42~5。那些宜於在堿性環境中生長的病原體因此會受到抑製,這就是陰道的自淨作用。

(4)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作用下,子宮頸黏膜的腺體能分泌出堿性黏液,形成黏液栓,堵塞宮頸管,將子宮頸管與外界環境隔離,減少了細菌侵入的可能。曾有報道:在宮頸黏液栓的下1/3可以檢出細菌,而上2/3則沒有檢出。這可以說明,宮頸黏液栓對防止細菌上行感染有重要作用。另外,宮頸內口平時也處於閉合狀態,同樣可以阻止病原體的入侵。

(5)隨著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周期性變化,育齡期婦女的子宮內膜也發生周期性的剝脫,產生月經。隨著子宮內膜的剝脫和經血的排出,侵入宮腔的病原體也得到清除。

(6)輸卵管黏膜的上皮細胞有些分化成纖毛細胞,這些纖毛能夠向子宮方向擺動,加之輸卵管的蠕動作用,都對入侵輸卵管的致病菌起到清除作用。

8白帶是什麼?白帶異常是怎麼回事?

白帶是由陰道黏膜滲出物、宮頸管及子宮內膜腺體分泌物等混合而成,是陰道內正常的分泌物,其形成與雌激素的作用有關。正常的白帶呈白色糊狀或蛋清樣,高度黏稠,無腥臭味,量少,對婦女的健康無不良影響,在排卵期時,分泌物的量會增加、變稀,目的是為方便精子進入,促成受孕,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若生殖道出現炎症或發生癌變時,白帶量將顯著增多,性狀也有所改變,味道有異,常會伴隨外陰部瘙癢、疼痛,稱為病理性白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