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列腺疾病,男性健康的隱患
一、揭秘前列腺
1.前列腺是什麼器官
前列腺是人體最大的附屬性腺,由多個腺泡和導管組成,是人體的一個外分泌腺,分泌一定量的分泌液即前列腺液。除外分泌功能外,前列腺還有內分泌功能。另外,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生殖器官,對男性生殖功能具有特殊的作用,還與男性泌尿係統密切相關,是男性泌尿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2.前列腺的位置與形態
前列腺是由平滑肌纖維和腺體組織組成的,它位於膀胱頸的下方、尿生殖膈的上方,其形狀像栗子,呈圓錐體狀。前列腺的底部向後上,尖部向前下,前列腺的前上方緊鄰骨後間隙,有恥骨前列腺韌帶與恥骨後下方相連,前列腺的外下側為肛提肌,後側為直腸下段前壁。
前列腺的大小可按寬度、長度和厚度進行描述:寬度即橫徑,指從前列腺的一側到另一側的寬度;長度即縱徑,是從尖部到底部的長度;其前後徑即厚度。前列腺的正常大小寬度×長度×厚度為4cm×3cm×2cm,質量為16~20g。前列腺的前1/3部分包繞3cm長的尿道,形成尿道前列腺部,其後半部分有射精管從後斜穿過前列腺,並進入精阜。精阜是前列腺尿道後壁上的一個隆起,其緊鄰尿道外括約肌,是尿道檢查和手術的重要標誌。
3.前列腺的組成
(1)前列腺由哪些部分組成前列腺是由腺體組織和肌纖維組織組成的器官。其中,腺體組織占70%,肌纖維組織占30%。
正常前列腺的腺體含有30~50個分支管狀腺,每個腺管周圍都有肌纖維組織間隔,16~32條排泄管彙集成前列腺管,開口在精阜的兩側。組成腺體組織的上皮細胞主要為柱狀上皮細胞,還有基底細胞、異形細胞和神經內分泌細胞。柱狀上皮細胞富含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枸櫞酸鹽等。基底細胞數量少,它可能是柱狀上皮細胞的“生發幹細胞”,還可傳遞一些物質,其作用重大。
前列腺的肌纖維組織又稱為前列腺間質,在腺體周圍由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組成,形成前列腺被膜。被膜伸入腺體內形成膈,構成前列腺支架。
(2)前列腺的組織結構是怎樣的在組織切片上,前列腺可分為兩個明顯的腺組,即外腺組和內腺組,兩腺組之間由一層肌纖維組織隔開。外腺組較大,構成前列腺的主體部分,包括分支腺和主腺,與年齡和前列腺增生無明顯關係,當前列腺增生時,常被擠壓成一層前列腺外科包膜;內腺組集中在尿道黏膜和黏膜下層,分為黏膜腺和黏膜下腺。黏膜腺環繞於尿道前列腺部的周圍,黏膜下腺位於黏膜腺和肌纖維組織膈之間。內腺組又叫尿道腺組,其隨年齡增大而增多,與前列腺增生有密切聯係。據此,可以把前列腺劃分為中央區、外周區和移行區。兩個射精管和尿道內口至精阜之間的前列腺組織為中央區,呈圓錐狀,約占前列腺體積的25%;中央區周圍的組織為外周區,約占前列腺體積的70%;移行區位於精阜之上、尿道周圍,約占前列腺體積的5%,是前列腺增生的部位。
前列腺可分為5個葉,即前葉、中葉、後葉及2個側葉。前葉很小,位於尿道前方、兩側葉之間,在臨床上無重要意義;中葉又稱為前列腺峽,呈楔形,位於尿道後方,即 兩射精管及尿道之間的腺體組織;後葉位於射精管、中葉和兩側葉的後方;兩側葉緊貼尿道的側壁,位於後葉側部前方,前葉和中葉的兩側。
4.前列腺的結構
前列腺有3層被膜,即外層、中層和內層。外層由疏鬆的結締組織構成,叫做前列腺筋膜。前列腺筋膜來源於直腸膀胱之間的盆筋膜,它緊貼在前列腺的前麵和側麵,含有豐富的靜脈血管網和疏鬆結締組織。
中層為盆筋膜髒層,即前列腺固有包膜鞘,也叫假囊。
內層是包繞於前列腺實質外的致密而堅韌的薄層纖維鞘,稱為前列腺囊或前列腺固有包膜,它與膀胱頸肌肉組織相延續,部分包膜伸入腺體實質,使腺體分葉,因此,包膜與腺體之間緊密黏合。在前列腺組織病理性增生情況下,正常的前列腺周圍組織被擠壓成一層膜,形成外科包膜。前列腺摘除術就是當前列腺增生症狀較嚴重時,將外科包膜內的增生前列腺組織摘除。
5.前列腺的血液供應
前列腺的血液供應主要通過3支動脈,它們分別是膀胱下動脈、陰部內動脈和直腸下動脈。其中,膀胱下動脈是前列腺的主要血液供應來源。
膀胱下動脈來源於髂內動脈。膀胱下動脈有2個分支,即前列腺被膜動脈和尿道前列腺動脈。前列腺被膜和腺體外側部大部分,約相當於前列腺外腺組的血供,主要由前列腺被膜動脈承擔;尿道周圍的腺體組織和前列腺深部組織,約相當於內腺組的血供,主要由尿道前列腺動脈供給。
值得說明的是,膀胱下動脈的2個分支,即前列腺被膜動脈和尿道前列腺動脈,分別由前列腺側麵5點和7點部位進入腺體,手術治療時應特別注意這兩處的出血情況。當前列腺增生時,增生的前列腺組織的血液主要由尿道前列腺動脈供應。
6.前列腺與尿道的關係
前列腺屬於男性生殖係統,尿道屬於泌尿係統,二者似乎並不相關。但由於男性泌尿生殖器官的解剖位置十分貼近,所以二者的關係十分密切。
我們知道,前列腺位於膀胱之下,尿生殖膈之上,尿道從前列腺中央穿過,前列腺包繞於尿道周圍。被前列腺包繞的這段尿道稱為尿道前列腺部,它起自膀胱頸,直達尿生殖膈,平均長度約為3cm。這段尿道從底至尖貫穿整個前列腺,位於前列腺實質內,兩端稍窄,中部增寬,是男性尿道管徑最大處。
在尿道前列腺部的後壁上,其正中線為一縱行的隆起,稱為尿道脊。尿道脊的中部突起膨大成圓丘,稱為精阜。精阜的中央有一圓形或細長的縱裂狀小孔,叫前列腺囊。前列腺囊的下方為兩個射精管開口之處。尿道脊兩側的溝,稱為前列腺竇,有許多前列腺排泄管的開口,前列腺液可由此排入尿道。
前列腺增生時,增大的前列腺可壓迫尿道前列腺部,使之迂曲、狹窄、延長,導致排尿困難。前列腺發生炎症時,常常合並尿道前列腺部發炎。同樣,尿道前列腺部的疾患也可能影響到前列腺。
所以,無論從解剖、生理,還是在病理的角度看,前列腺和尿道都有密切的關係。
7.前列腺的生理功能
前列腺的生理功能主要可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麵:
(1)具有外分泌功能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屬性腺,亦屬人體外分泌腺之一。它可分泌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組成成分,對精子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對生育非常重要。前列腺液的分泌受雄性激素的調控。
(2)具有內分泌功能前列腺內含有大量豐富的5α還原酶,可將睾酮轉化為更有生理活性的雙氫睾酮。雙氫睾酮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通過阻斷5α還原酶,可減少雙氫睾酮的產生,使增生的前列腺組織萎縮。
(3)具有控製排尿的功能前列腺包繞尿道,貼近膀胱頸,構成了近端尿道壁,其環狀平滑肌纖維圍繞尿道前列腺部,參與構成尿道內括約肌。出現排尿衝動時,伴隨著逼尿肌的收縮,內括約肌則鬆弛,使排尿順利進行。
(4)具有運輸功能前列腺實質內有尿道和2條射精管穿過,當射精時,前列腺和精囊腺的肌肉收縮,可將輸精管和精囊腺中的內容物經射精管壓入後尿道,進而排出體外。
綜上所述,前列腺具有四項重要的功能,在人體內發揮了重要作用。
8.前列腺液的主要成分
前列腺液是前列腺的分泌物。正常情況下較為稀薄,呈無色或淡乳白色液體,有蛋白光澤,呈弱酸性,pH為6.4~6.7。前列腺液的分泌受雄性激素的控製,每日分泌量一般為0.5~2ml。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每次射精量的1/10~1/3。
前列腺液中蛋白質的含量很少,主要含有高濃度的鋅離子、酸性磷酸酶、蛋白水解酶、纖維蛋白酶等。其中,蛋白水解酶和纖維蛋白酶有促進精液液化的作用,而檢測酸性磷酸酶和檸檬酸,可幫助判斷前列腺功能及有無癌變。
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看到前列腺液中有如下成分:
(1)卵磷脂小體在前列腺液中分布均勻,為圓球形小體,大小不一,折光性強,數目較多。
(2)血細胞包括白細胞和紅細胞。正常情況下每高倍視野中的白細胞小於10個,且各自分散,不成堆聚集,不成串。紅細胞偶見。
前列腺液中偶有一些上皮細胞、精子及澱粉顆粒等。
!#二、剖析前列腺炎
1.中醫如何認識前列腺炎
在祖國醫學中,雖無前列腺炎的病名,但根據急性期病人自感會陰部墜脹疼痛,小便不利,膿腫形成後膿液可以自會陰部穿出,潰後如損及尿道,小便可由瘡口流出,似屬中醫所稱的懸癰。慢性期出現的各種表現,則屬中醫“腎虛”的範疇。
從前列腺炎所誘發的各種臨床症狀看,似與曆代中醫古籍中提及的淋(膏淋、勞淋、氣淋)、濁(白濁、赤濁、精濁)、腎虛腰痛、陽痿、遺精、白淫等病症有關。本病的典型症狀之一是尿道滴出白色分泌物,中醫稱為“白濁”或“精濁”。可見,前列腺炎屬精病,病位在腎,初起以熱證居多,日久以虛證為主。青壯年相火偏旺,濕熱偏盛,擾亂精室,精濁混淆,精離其位,而成此病。其表現多為急性前列腺炎或慢性前列腺炎急性發作。久之,濕熱傷及脾胃,脾氣下陷而不化濕,腎精不足而虛象畢露,這是本病由實轉虛的大致過程。
本病臨床又以腎虛者居多,因腎藏精,故精濁傷腎者為多,而腎虛中又以腎陰不足者多見。濕熱是標,腎虛為本,瘀血是進入慢性過程的進一步的病理反應,中虛是濕熱傷脾的必然結果,當然,也可能由腎虛傷脾所致。
2.前列腺炎的感染途徑有哪些
(1)血行感染從體內某一病灶以小膿栓的形式經血行播散至前列腺。常繼發於皮膚、扁桃體、齲齒、腸道或呼吸道急性感染等,通過急性傳染性菌血症而引起前列腺炎。
(2)淋巴感染常因下尿路、直腸、結腸等鄰近器官的炎症,通過淋巴管擴散而引起前列腺炎,此情況較為少見。
(3)直接蔓延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泌尿係的感染可通過前列腺腺管逆行至腺體,引起急性或慢性前列腺炎。另外,任何引起前列腺充血、有利於細菌繁殖的情況,均可經尿道直接蔓延至前列腺。例如,前列腺結石和增生有利於細菌繁殖,以及性欲過度、手淫、尿道器械、會陰部損傷等,均可經尿道直接感染前列腺。
3.前列腺炎有何特點
臨床上幾種最常見類型的前列腺炎特征如下:
(1)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有明顯尿道感染及全身急性膿毒性病變症狀和體征,屬突發性、發熱性疾病。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體與尿道分泌物中分離出的病原微生物常為同一病原生物體,可有明顯的排尿障礙。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為一種自限性疾病。
(2)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自發病初起即為慢性,盡管經數個抗菌療程治療,前列腺液中仍持續存在病原體,該病原體引起尿路感染反複發作。男性下尿路細菌定位培養陽性,前列腺液中含有大量炎性細胞,即白細胞和含有脂肪的巨噬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