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5章 要想吃得好,廚房很重要——為孕媽媽打造多功能整潔廚房
一、保持廚房清潔
(一)食具的消毒
家用的餐具,碗、碟、勺、筷、杯等可用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消毒。
1.物理方法
即煮沸方法消毒。應將餐具全部浸泡在水中,煮沸後應等水沸騰後持續5-10分鍾。有條件的可以用消毒櫃消毒。消毒櫃目前常見的有遠紅外線、高溫、臭氧等幾種,集消毒與保潔功能於一體,有些還帶有烘幹功能。現在,一些寶寶用的奶瓶消毒鍋也具有消毒餐具的功能,一物兩用,孕媽媽不妨選擇試試。
2.化學方法 采用化學溶液中產生的次氯酸起消毒作用,適用於不耐高溫的食具,但要浸泡一段時間,才可起到消毒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經過消毒後的餐具、茶具不要再用抹布擦拭,以防止重新汙染。另外放置食具的容器,如筷子筒、碗櫃的衛生也很重要。碗櫃應加蓋或關好門。筷子筒下端的滴水為細菌繁殖的好環境,所以要定期清洗和消毒筷子筒。
(二)刀和菜板的消毒
1.準備兩套刀和菜板,分開製作生熟食品
處理生肉和其他食物的刀、板要分開,不要圖方便混在一起用。不可將煮熟的食物放在盛過海鮮、生肉且尚未洗幹淨的容器或碗盤內,防止交叉感染。
2.砧板如何消毒
家裏的菜板、麵板多為木製,專門用來切肉、剁陷、砍骨頭的菜板又稱為肉砧板,是樹根做成的。木製砧板上有許多縫隙和肉眼看不見的孔洞,其中藏有大量的微生物。留在砧板上的食物殘渣是其生長的良好培養基。廚房溫暖潮濕的環境更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因此應重視砧板的消毒。可以將砧板用開水燒燙,水煮更佳。煮沸10-15分鍾既可。還可以在每次使用完畢後用菜刀刮淨板麵上的食物殘渣,每隔一周在刮去殘渣後再撒一層鹽,這樣既可以防菌,又可以防止菜板幹裂。晴天時時候可將砧板在陽光下暴曬1小時左右,可殺死大部分細菌。
(三)冰箱也要消毒
低溫對微生物隻有抑製作用,沒有殺滅作用。據調查九成的冰箱都有微生物汙染,因此冰箱要定期化冰、清洗、消毒。可用去汙粉或洗滌劑擦洗,然後用清水反複擦淨。
二、合理儲存食物
(一)食物的正確儲存方法
儲存食物的方法有兩種,即低溫儲存和常溫儲存。散裝食品、各類農產品應根據食品特點進行儲存,定型包裝食品應根據外包裝標識的方法存儲。
1.常溫儲存 主要適用於糧食、食用油、調味品、糖果、瓶裝飲料等不宜腐敗的食品。其基本要求是:儲存場所清潔衛生,環境陰涼幹燥,無蟲害。
2.低溫儲存 用於易腐食品的儲存,又分為冷凍儲存和冷藏儲存。前者主要用於畜禽製品、水產品、速凍食品等;後者用於蔬菜、水果、熟食、乳製品等。
(二)合適的儲藏周期和溫度
如第4章所述,生鮮肉需要冷凍保存,宜-10-18度為宜,由於肉類在冰箱中也會發生變化,肉質變劣,呈現所謂橡皮肉,因此最好在2個月內吃掉,儲存期最長不要超過半年。
食物一旦煮好就立即吃掉,常溫下存放四五個小時的食物很危險。常溫下熟食品的存放時間應在2小時以內,夏季要冷藏。冷藏的肉餡類必須的買後12小時內食用,肉類在一兩天內食用,香腸和奶酪應在6-10天內吃完。冷藏食品在食用前一定要徹底加熱。
(三)不要讓冰箱變成垃圾箱
1.冰箱不是保險櫃
儲存不當是導致食品腐敗變質的重要原因之一,將食物儲存在冰箱裏不意味著可以遠離細菌。研究發現,家庭用冰箱的病菌密度可達到1140萬株每平方厘米。相比之下,廚房地板上的病菌密度為1萬株每平方厘米,爐灶為1000,而廁所裏隻有100。並且,如果冰箱溫度高於7度,情況將更為嚴重。因此,即使保鮮性能較高的冰箱,冷藏室內的食物也不要超過7天,一般冰箱則不要超過3天。
2.分類存儲很重要
許多人習慣於食物買回後就放進冰箱,打包的剩菜剩飯也放進冰箱,無論什麽時候,冰箱裏總是滿滿的。其實,冰箱裏的食物擺放很有學問,位置不對,溫度就不對,食物的質量就會受到影響。
(1)適合放在冰箱門處:包裝袋開了封,不會在1-2天內變質的食品,如番茄醬、沙拉醬、芝麻醬、海鮮醬、奶酪、黃油、果醬等,以及雞蛋、鹹鴨蛋等蛋類食品。
(2)適合放在上層靠門處:直接入口的熟食、甜點等。儲存這些食物時,應避免溫度過低,並防止熟食品交叉感染,所以不宜放在下層。
(3)適合放在上層靠後處:剩飯、剩菜、包裝豆製品等,這些食物容易滋生細菌,應稍低於0度保存。
(4)適合放在下層靠門處:各種蔬菜、水果,而且要用保鮮袋裝好,以免溫度過低導致凍壞。
(5)適合放在下層靠後處:沒有烹調熟,又需要低溫保存的食物,如水豆腐、鹽漬海帶絲等,以及有嚴密包裝、不怕交叉感染的食品,以及等著慢慢解凍的食品。
(6)適合放在保鮮盒裏:24小時內吃掉的排酸冷藏肉、半化凍的魚、海蝦等海鮮類。由於水產品中的細菌往往耐低溫,溫度稍高容易加速繁殖,而保鮮盒即可起到隔離作用,又具有保溫功效,避免頻繁開關冰箱門產生的溫度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