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症狀對照(1 / 3)

第一部分 症狀對照

一、急性單純性胃炎

【經典案例】李先生的遭遇正值青壯年的李先生身體一直很好,但近日裏,他常感覺自己的上腹部有脹痛感,還經常惡心、嘔吐。李先生由於工作忙碌,便沒有放在心上,直到最近一次陪同幾位重要的客戶吃飯時發生的驚險一幕,才讓李先生對自己的病情緊張起來。

那天,飯局剛進行到一半,李先生突然感到自己上腹部又劇烈地疼痛起來,當著這麼多客戶的麵,李先生不好意思退場,隻能硬挺著,以至於疼痛感越來越強,臉色越來越難看,後來實在是堅持不住了才被同事送到醫院。事後,醫生對李先生說多虧治療及時,如果再延誤幾天的話,病情很可能就惡化了。現在回憶起當天病發時的情景,李先生依然心有餘悸。(一)症狀分析

1.症狀表現

(1)上腹痛:腹部正中偏左或臍周有壓痛,陣發性加重或持續性的鈍痛,同時伴隨腹部飽脹、不適感,少數人出現難忍的劇痛。

(2)惡心、嘔吐:嘔吐物為未消化的食物,嘔吐後感覺很舒服,嚴重者直至嘔吐物為黃色膽汁或胃酸。

(3)腹瀉:排泄物為稀便和水樣便,這種症狀會隨胃部感覺的好轉而停止。

(4)嘔血、便血:少數患者嘔吐物帶血絲或呈咖啡色,大便發黑或潛血試驗呈陽性,證明胃黏膜有出血。

2.專家分析導致李先生出現上述症狀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節奏不規律,由於李先生工作忙,應酬多,常不按生活規律合理安排飲食,暴飲暴食,時間一長,使胃部擴張能力發生改變,致使胃黏膜受到損害,加上工作需要大量飲酒,日積月累,增加了胃部患病的概率。

(二)專家建議

專家根據李先生反映的症狀,懷疑他患有急性胃炎,並建議他進行詳細地檢查,如X線鋇餐造影、胃鏡、胃液分析等項目,及早確診,以便下一步的治療。

溫馨小貼士

胃的位置

胃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大部分在左際肋部,有一小部分在上腹部。胃的上方與食管下端相連,下方與十二指腸壺腹相接。

當胃空虛時可能被鄰近髒器全部掩蓋,當胃充盈時胃前壁大部分與橫膈接觸,胃體前壁的一部分與前腹壁直接接觸。胃的活動度很大,且位置可隨體位、橫膈運動、胸腹內壓力和腹腔內壓力的改變而改變,如深吸氣時胃可下降數厘米,腹壓增加時則可向左移動。

二、慢性萎縮性胃炎

【經典案例】劉先生的經曆人到中年,各種疾病便接踵而至,嚴重地影響了我們的健康,剛剛進入不惑之年的劉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劉先生20歲時就在當地的鉛筆廠參加了工作,一幹就是20多年。他技術過硬,認真負責,現在已經是生產部的經理了。工作雖然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是他的身體卻因為工作環境等原因受到了傷害。

最近,劉先生總是感覺上腹部有灼痛、脹滿、脹痛感,尤其是在飯後,這些感覺最為強烈,並經常有惡心、腹瀉的情況,身體日漸消瘦。家人為劉先生的反常表現感到擔擾,決定陪同他去醫院谘詢一下專家。(一)症狀分析

1.症狀表現

(1)上腹部隱痛不適:多有隱痛,半數以上與飲食有關,空腹時比較舒適。患者常因進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狀或使症狀加重,有的與天氣寒冷有關。

(2)飽脹:大多數患者在進食少量食物,甚至空腹時,都會感覺上腹飽脹。

(3)噯氣:經食管排出的氣體增多,噯氣後患者的上腹飽脹感可以得到暫時緩解。

2.專家分析醫生經過觀察和詢問後,已經基本掌握了大體概況,並向劉先生夫婦解釋了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與工作環境的關係,如常年和金屬元素接觸,很容易導致胃黏膜受損。

(二)專家建議

根據劉先生自己對症狀的描述,醫生初步認定可能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為了確診,醫生建議他馬上去做胃鏡檢查和胃黏膜活組織檢查。

溫馨小貼士

胃壁的構成

胃壁分為四層,由內至外分別是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

(1)黏膜層:由單層柱狀上皮細胞、固有層和黏膜肌層組成。固有層含有大量腺體,既能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幫助消化,又能分泌大量黏液,覆蓋於胃的表麵保護胃黏膜。黏膜層是各種致病因素的首要攻擊目標,同時也是胃炎、胃潰瘍、胃癌等胃病的好發之處。

(2)黏膜下層:含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此層病變時極易發生出血。

(3)肌層:由內層的斜形肌、中間的環形肌、外層的縱形肌等三層肌纖維組成。胃通過肌層有規律的運動對食物進行攪拌和研磨,使食物成為食糜,最後推入十二指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