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常用中西成藥(1 / 3)

第15章 常用中西成藥

第一節常用中成藥

方1白斑膏

配方:蛇床子、防風、白鮮皮、苦參、冰片、雄黃、薄荷油、凡士林。

用法:外用,用消毒棉簽蘸取軟膏塗於患處,每日1~2次,直至痊愈。

適應證:外陰白斑,外陰瘙癢症。每次塗藥前用溫水洗淨外陰部,然後將軟膏均勻塗一薄層於患病處,不宜多塗;雄黃為毒藥,長期應用應防止吸收中毒。

方2斑禿丸

配方:地黃、熟地黃、製何首烏、當歸、丹參、白芍(炒)、羌活、五味子、木瓜。

用法:口服,水蜜丸一次5g,大蜜丸一次1丸;每日3次。

適應證:滋補肝腎、益精養血、祛風生發。用於斑禿、全禿、普禿。溢脂性脫發不宜用。患者應解除心理負擔,保證充足睡眠。

方3複方青黛膠囊

配方:青黛、烏梅、蒲公英、紫草、白芷、白鮮皮、山楂(焦)、建曲、丹參、土茯苓、萆薢、貫眾、馬齒莧、五味子(酒)。

用法:口服,一次2粒,每日3次。

適應證:清熱解毒、消斑化瘀、祛風止癢。用於進行期銀屑病、玫瑰糠疹、藥疹等。個別患者感到服藥期間食欲增加,水樣便,減量或停藥後即消失;本品偏寒,偶可發生腹瀉,老、弱虛寒患者慎用白酒、羊肉等;辛辣厚味及刺激性食物禁用。

方4複方青黛丸

配方:青黛、烏梅、蒲公英、紫草、白芷、白鮮皮、山楂(焦)、建曲、丹參、土茯苓、萆薢、貫眾、馬齒莧、五味子(酒)。

用法:口服,一次6g,每日3次,30d為1個療程。

適應證:清熱解毒、消斑化瘀、祛風止癢。用於進行期銀屑病、玫瑰糠疹、藥疹等。個別患者感到服藥期間食欲增加,水樣便,減量或停藥後即消失;本品偏寒,偶可發生腹瀉,老、弱虛寒患者慎用白酒、羊肉等;辛辣厚味及刺激性食物禁用。

方5皮膚康洗液

配方:金銀花、蒲公英、蛇床子等。

用法:①皮膚濕疹:視皮膚發病麵積大小,取適量藥液直接塗抹於患處或稀釋5倍後濕敷,塗抹藥液15min後也可用清水洗淨,每日2次。②將藥液按1∶100的比例稀釋後洗局部或全身,可預防皮膚病及性病的傳播。

適應證:清熱解毒、涼血除濕、殺蟲止癢。用於皮膚濕疹、皮炎見有紅斑、瘙癢、丘疹、滲出、膿皰、糜爛、汗疹、痱疹、尿布疹、二陰濕疹;細菌性陰道炎、真菌性陰道炎、滴蟲陰道炎、衣原體陰道炎、宮頸炎、外陰瘙癢、帶下異常等。皮膚病患者忌食辛辣食品;婦科病月經期間禁內用;乙醇過敏者須稀釋後使用。

方6青黛丸

配方:青黛、膽天南星、橘紅、川貝、竹瀝水、黃連、薄荷、雄黃、朱砂、甘草。

用法:口服,溫開水送服,一次1丸,每日3次。1歲以內小兒每服半丸;5歲以內小兒每服1丸;5~7歲小兒每服1.5丸;7歲以上每服2丸。

適應證:清熱化痰止咳。用於咳嗽、感冒、急驚風等病證。咳嗽痰多,稠黏難咳,發熱麵赤,目赤唇紅,口苦作渴,煩躁不寧,甚則鼻衄,小便短赤,大便幹燥,舌紅苔黃,脈滑數。忌食辛辣油膩食物。同名異物勿錯用。

方7烏蛇止癢丸

配方:烏梢蛇、防風、蛇床子、黃柏、蒼術、人參須、牡丹皮、蛇膽汁、苦參、人工牛黃、當歸。

用法:口服,一次2.5g,每日3次。

適應證:養血祛風、燥濕止癢。用於皮膚瘙癢,蕁麻疹等屬血虛鬱熱、風濕相搏證者。過敏性體質者慎用。

方8消風止癢顆粒

配方:防風、蟬蛻、地骨皮、蒼術(炒)、亞麻子、當歸、地黃、荊芥、石膏、關木通、甘草。

用法:口服,1歲以內每日1袋或1塊;1~4歲每日2袋或2塊;5~9歲每日3袋或3塊;10~14歲每日4袋或4塊;15歲以上每日6袋或6塊。分2~3次服用或遵醫囑。

適應證:消風清熱、除濕止癢。用於丘疹樣蕁麻疹,也用於濕疹、皮膚瘙癢症。服藥期間忌食鮮魚海腥、蔥蒜辛辣等物。若有胃痛或腹瀉,可暫停服藥。

方9癬濕藥水(鵝掌風藥水)

配方:土荊皮、蛇床子、大風子仁、百部、防風、當歸、側柏葉、吳茱萸、鳳仙透骨草、蟬蛻、斑蝥。

用法:外用,擦於洗淨的患處,每日3~4次;治療灰指甲應先除去空鬆部分,使藥易滲入。

適應證:祛風除濕、殺蟲止癢。用於鵝掌風,灰指甲,濕癬,腳癬。切忌入口,嚴防觸眼、鼻、口腔等黏膜處。

方10銀屑靈

配方:苦參、甘草、白鮮皮、防風、土茯苓、蟬蛻、黃柏、赤芍、連翹、生地黃、當歸、金銀花。

用法:口服,一次3.3g或遵醫囑,每日2次。

適應證:祛風燥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用於銀屑病。忌食刺激性食物,孕婦慎用。

方11冰黃膚樂軟膏

配方:大黃、硫黃、冰片等。

用法:外用:局部塗搽。

適應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殺菌止癢。用於神經性皮炎、濕疹、足癬及銀屑病等所致的皮膚瘙癢症。

方12京萬紅軟膏

配方:地榆、地黃、當歸、桃仁、黃連、木鱉子、罌粟殼、血餘炭、棕櫚、半邊蓮、土鱉蟲、穿山甲(代)、白蘞、黃柏、紫草、金銀花、紅花、大黃、苦參、五倍子、槐米、木瓜、蒼術、白芷、赤芍、黃芩、胡黃連、川芎、梔子、烏梅、冰片、血竭、乳香、沒藥。

用法:用生理鹽水清理創麵,塗敷本品或將本品塗於消毒紗布上,敷蓋創麵,用消毒紗布包紮,每日換藥1次。

適應證:活血消腫、祛瘀止痛、解毒排膿、去腐生肌。用於水、火、電灼燙傷,瘡瘍腫痛,皮膚損傷,創麵潰爛等症。本品為外用藥,忌內服;燒燙傷局部用藥一定要注意創麵清潔幹淨,在清潔的環境下最好采用暴露療法。

第二節常用西藥

一、抗感染藥

方1環丙沙星

別名:環丙氟呱酸,希普欣。

用法:皮膚感染用軟膏劑塗患處,每日2~3次。

適應證:因為喹諾酮類不受質粒傳導耐藥性的影響,因此,事先使用的藥物與許多這類抗菌藥物無交叉耐藥性。亦用於皮膚及五官科細菌感染治療,如膿皰瘡、毛囊炎、足癬繼發化膿性感染,濕疹繼發感染及其他淺表局限性感染等。栓劑適用於細菌性陰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