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經期
1忌不懂得月經知識
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女性,不知道月經應該是多少天,月經出血量有多少,因此顧慮重重,怕自己的月經過多,或怕自己的月經過少,又怕月經周期不規律等,徒增許多不必要的煩惱,甚至胡亂治療,造成不良後果。
青春期少女初潮後頭2年內,因卵巢功能未健全,可出現月經周期不規律,月經量多少不定,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不必緊張擔心。
通常成年女性的月經周期為28~30天,但也有的短到20天或長到35天者,隻要間隔時間比較固定或是提前3~5天,均屬於正常現象。多數成年女性,在月經期沒有什麼特殊症狀,但有的女性在經前出現不同程度的腰酸、便秘、無力、疲勞、失眠、乳脹、頭痛、易怒、情緒不穩定等,這些現象往往是月經即將來臨的預兆,一般都比較輕微,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也不需要治療。
2宜了解青春期月經期的生理特點
青春期是從月經初潮至生殖器官發育成熟這段時間,一般在13~18歲。
(1)初潮後,往往第二次月經在半年至1年後才來,且這次月經量可能多,伴有腹痛、不適等,此後才開始趨向每月1次的規律性月經。這是正常現象。
(2)青春期月經可能會較多,主要是卵巢功能尚不成熟,內分泌尚未穩定造成的,這也是正常現象。
(3)青春期少女常有痛經現象。這也是正常現象,這時不要用熱水袋敷下部,否則會使子宮更加充血,痛經加劇。也不可以采取臥位,因子宮內充滿經血,可經兩側輸卵管向盆腔倒流,有可能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疼痛時可喝些紅糖生薑水,吃艾葉煮雞蛋以緩解疼痛。
3宜認識月經初潮的預兆
女性第1次來月經之前,會出現某些預兆。
(1)女孩在9~10歲以後,每隔半年測量1次身高、體重。如果在某次測量中,發現身高體重突然性猛增,那就預示月經初潮不久就會到來。
(2)如果發現乳房開始發育,觸摸時有一硬結,那麼,在乳房開始發育的2年內,就會出現初潮。
(3)如果少女從陰道裏流出類似蛋清樣的、透明而略帶黏稠的液體(白帶),那麼,預示2~3年後月經初潮即將到來。
4少女月經初潮後數月不來忌擔憂
有一些女性,月經初潮後,有一段時間月經不正常,如出現月經周期不規則,或提前,或推遲,或數月來潮1次,經血量也時多時少,有的甚至在月經初潮後的頭1~2年後,出現月經中斷。其實,這些現象都屬於青春期生殖係統功能不健全的表現,屬正常的生理現象。
少女月經初潮的到來,僅表示步入青春期,這時期全身發育還沒有完善,卵巢發育也不成熟,對腦垂體的促性腺激素反應能力差,容易受內外環境各種因素的幹擾而發生神經內分泌係統的功能紊亂,所以在月經初潮後的頭1~2年內月經沒有規律可循,可以閉經數月不行,或來幾次後又中斷,或提前,行經日期也長短不一,行經量有或多或少現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女性的身體各器官和卵巢的逐步發育成熟,月經自然會變得規律,經期也比較固定了。
因此,有些少女初潮後數月不來月經並非病態,不必過於擔憂,而要以舒暢的精神狀態迎接下一次月經的到來。但假若2年以後月經仍不來,就要去醫院檢查治療。
5宜了解月經前白帶多是不是病
許多女孩在月經來潮之前白帶增多,全身乏力,這不是病,而是由於受雌激素影響出現的正常現象。
在來月經之前盆腔充血,子宮頸和陰道的血流量增加,所以分泌出的白帶也比平時多,接近來月經時可帶點粉紅色,以後逐漸變為血液,就是月經。月經幹淨後,子宮和陰道的血流量恢複原狀,白帶也減少。此外,有人在勞累和排卵時白帶也會增多。以上均是正常現象,不必緊張,也不必治療。如果白帶的顏色發黃、呈膿性、有臭味,並伴有外陰瘙癢,就不正常了,應去醫院診治。
6正常月經周期忌隨意調整
女性按月來月經是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的結果,子宮內膜的周期變化是受卵巢激素的影響,卵巢激素又受垂體及下丘腦激素的控製。因此,女性規律性行經標誌著神經體液的調節係統,也就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的完整及子宮內膜的功能良好。女性的月經周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有一些女性出於種種原因想避開月經周期,服用一些藥物如避孕藥來幹擾性腺軸對子宮內膜的調節作用,使人體的這種規律遭到破壞,這樣做有可能引起女性的月經不調,還會引起身體其他不適。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不要隨意改變月經周期,阻止月經按時來潮。
7婦女經期忌捶打腰背
婦女月經期間,由於盆腔充血等原因,會出現腰酸背痛、大腿或小腿肚發脹、大小便次數增多等不適,這是正常現象,一般不需要任何處理。有些婦女在月經來潮前後出現腰酸背痛時,隨意捶打腰部,以為可以緩解腰部不適。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不僅緩解不了腰酸背痛,往往會加劇腰酸背痛。其原因:①因為腰背部受到捶打後,可使盆腔進一步充血,血流加快,致使月經量增多,從而導致月經過多或經期過長。②婦女在月經期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降低,子宮內膜剝脫形成創麵,子宮頸口鬆弛。此時,如經常受到腰部捶打的刺激,既不利於創傷麵的修複愈合,又易受感染而患急、慢性婦科炎性疾病,不利於身心保健。
8月經期宜保持外陰清潔
月經期間,婦女應比平時更加注意保持外陰衛生,以免引起外陰、陰道、尿道發炎。月經墊要及時更換,月經帶和內褲要勤洗勤換,每天用幹淨的溫開水清洗外陰部,千萬不要用涼水。最好準備個人專用的盆,以免通過盆傳染疾病,更不要幾個人共用一盆水洗。擦洗外陰的毛巾要常洗、專用。
9月經期忌忽視心理衛生
月經初潮標誌著女性已經走向成熟,如果對月經缺乏正確的認識,或存在不正常的心理,將會對女性行經期的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
不良心理會導致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是指女性月經來潮前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易激動,多愁善感,煩躁不安等,這主要是因內分泌功能失調造成的。而抑鬱、愁悶或心理矛盾未得到解決,也容易引起內分泌失調。
要消除不良心理因素,應做到以下幾點:①看一些有關生理衛生方麵的書,家長也應及時傳授月經生理衛生,使她們對月經有一個正確認識,並學會正確處置方法;②來月經時不要過分緊張,要知道來月經時引起的不適,包括疼痛,是絕大多數女子可以忍受的;③在月經期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或精神過於緊張,保持充足的睡眠,盡量多參加集體活動,不要自尋煩惱。
10初潮未來的少女忌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
少女月經初潮年齡,一般為11~18歲。月經初潮年齡與遺傳、氣候環境、營養狀況、體格、情緒等有關。其中飲食營養狀況較好的少女,月經初潮會來得較早。但應注意,如果在飲食上攝入過多的纖維素性食物,會使少女月經初潮的年齡推遲。這是因為女性卵巢的發育,以及女性激素的分泌,均需要有足夠的膽固醇。膽固醇主要由食物中攝取,但其吸收量的多少,與食物中纖維素含量密切相關。如果飲食中的纖維素含量較高,食物中的膽固醇便會較多地隨大便排出,從而減少腸道內膽固醇的吸收。這樣,就會使少女體內的女性激素的合成減少,從而影響子宮等生殖器的發育,使少女月經初潮推遲。因此,月經初潮未來的少女,不要多吃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紅棗、柿子、葡萄、杏子、蘋果、鴨梨、香蕉、菠蘿、蒜苗、韭菜、黃花菜、雪裏蕻、茭白、苦瓜和竹筍等,而應多吃含膽固醇多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蛋類、禽肉和牛奶等。
11經前期的飲食宜與忌
多數婦女在月經來潮前,會出現輕微的乳房脹痛、胃不適、腹脹、易怒、憂鬱等症狀。這主要與體內雌激素分泌過多及胰島素分泌改變和苯酚代謝減弱等因素有關。如能在經前注意飲食宜忌,就可以減輕或達到消除症狀的目的。
(1)月經來潮前1周,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並富含營養的食物。除應多吃魚類、蛋類及瘦肉外,還應多吃綠葉蔬菜和水果,同時要多喝湯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盆腔充血。
(2)月經來潮前忌食鹹食。因鹹食會使體內的鹽分和水分儲存量增多,月經來潮前出現的頭痛、易怒、激動等症狀與此有關。所以,月經來潮前10天開始,應吃低鹽飲食。
(3)月經來潮前忌吃辛辣食物,還應少吃肥肉、動物油及甜食。這對保證經期正常有益。
(4)經期少吃或不吃生冷之品。月經期吃生冷一方麵損傷脾胃,有礙消化;一方麵易損傷人體陽氣、陽虛生內寒,容易造成血行不暢,出現經量過少、痛經、有血塊以及小腹寒痛等。因此,經期食物以溫熱為宜,冬天可適當吃些龍眼肉、羊肉等以補身體之虛。
12少女月經初潮宜注意補充鈣質
少女月經初潮時,體內內分泌係統發生了一係列變化,也是長身體長骨骼的時期,鈣質的需要量驟然增加,往往因供不應求,進而引起子宮肌肉或身體某些部位發生痙攣,嚴重時會引起全身抽筋等缺鈣現象。所以,少女初潮前後應特別注意在飲食中補充鈣質,以減輕或消除缺鈣而引起的各種不適現象。
13經期飲食營養中尤宜補充鐵質
正常人經期為3~5天,月經量為50~80ml。因為鐵是組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元素,所以月經血的損失,必須從飲食中得到足夠的鐵元素補充。婦女月經期,每日需鐵元素量為18mg。至於月經過多和月經紊亂的人,每天需求量就更多一些,如鐵元素的供應長期不足,則可引起婦女,尤其是少女缺鐵性貧血。所以,婦女經期應多吃動物肝、心、腎和瘦肉、蛋黃、豆製品等含鐵較多的食物。
14經期宜飲棗薑糖湯
婦女月經期,由於盆腔與胃腸道充血,有些婦女,尤其是少女,除會有輕度的下腹脹墜、腰酸背痛外,還可伴有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等胃腸道症狀。此時飲紅棗湯、生薑紅糖湯,效果較好。紅棗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D,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及鈣、磷、鐵、鉀、鈉、鋅等元素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紅棗所含營養素豐富全麵,又有提氣、補血、和胃的功用,適合月經期服用。生薑有健胃止痛、止嘔祛痰作用,紅糖有補血緩肝氣和中助脾的功效。
15月經期飲食的禁忌
月經期是婦女生活中較為特殊的階段。在這一階段身體抵抗力低下,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保健,飲食更要注意禁忌。
(1)經前數日及經期不應吃過鹹的食物:吃過鹹的食物可使體內的鹽分和水分增多,容易發生頭痛、易怒等現象,而吃低鹽食物則可減少此類症狀的發生。
(2)經期少吃或不吃生冷之品:月經期多吃生冷一方麵損傷脾胃,有礙消化,另一方麵易損傷人體陽氣、陽虛生內寒,容易造成血行不暢,出現經量過少、痛經、有瘀塊以及小腹寒痛等。因此,經期食物以溫熱為宜,冬天可適當吃些龍眼肉、羊肉等以補身體之虛。
(3)婦女月經期不宜飲濃茶:這是因濃茶中含有咖啡堿,對神經係統和心血管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使人興奮,基礎代謝增高。容易發生痛經,經期延長和經血過多。婦女經期經血含有高鐵血紅蛋白、血漿蛋白和血紅蛋白等,所以在經期和經期後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品來補充。濃茶中含有高達40%的鞣酸,在腸道中極易與食物中的鐵質結合而沉澱,妨礙腸黏膜對鐵元素的吸收,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
(4)經期不宜多喝飲料:尤其是青少年女性,在經期多飲汽水、可樂等飲料,會導致月經期鐵質缺乏症。因為飲料中多含有碘酸鹽,它與人體內的鐵質發生化學反應,可將那些有用的鐵成分變成無用廢物,而且隨著經血還要流失部分鐵質。所以,經期,特別是青春少女,在其鐵的需要量比任何時候都要多的情況下,更不要多喝飲料,以免缺鐵而發生貧血。
(5)經期忌食寒、酸性、熱性食物:中醫學認為,經期如食酸性之品,會使經血澀而不暢,致月經量少、痛經或閉經。所以,經期應少食醋、檸檬、梅、李子等酸味之品,以利於經血通暢。
經行之時妄食辛溫香燥之品,可使燥熱內生,熱擾血分,迫血妄行而致月經先期、月經過多、崩漏等。應忌吃辣椒、狗肉、羊肉、酒等。
經期食用涼寒之物,如冷飲、生拌涼菜、苦瓜、黃瓜、貝殼類等生冷食物,也可使寒從外侵,而血得寒則凝,經血凝滯而致痛經、月經量少、閉經甚至不孕等。
16初潮護理宜注意的事項
月經初潮會給機體生理帶來一係列的變化。此階段的護理,首先要注意青春期生理衛生教育。當女孩進入青春期後,家長和學校要及時對她們進行生理衛生知識的講解,使她們對機體的生理有所了解,懂得月經發生的機製,學會正確的處理方法。其次要注意清潔衛生,衛生巾、衛生紙要潔淨,可用溫開水清洗外陰,以保持外陰的清潔。對於月經來潮,要做到精神放鬆,避免情緒的較大波動,不要產生恐懼與憂慮。此外,進入青春期,開始有性衝動,要對她們進行性知識的教育,避免手淫的發生。
17月經期忌坐浴、盆浴
女性在月經期可以洗澡,但不能坐浴、盆浴。因為月經期子宮內膜脫落,血竇開放,子宮腔內留有創麵,子宮頸管鬆弛,子宮頸黏液栓消失,陰道內有經血停留,為細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生殖道局部的保護性屏障作用明顯減弱,再加上經期全身抵抗力降低,坐浴、盆浴時汙水及陰道中的細菌便會沿子宮頸管上行至子宮腔而引起感染,故行經期應禁止盆浴、坐浴,但可淋浴。淋浴時注意水溫要適當。水溫過高可使周身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會導致月經量增多。水溫過低可使生殖係統和全身受到冷水的刺激,引起痛經或停經,而且婦女在月經期間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受涼後易患感冒。
18月經期不宜多唱歌
女子在月經期間由於體內性激素含量的變化,引起聲帶肌的毛細血管充血,血管壁也變得比平常脆弱,分泌物增多,致使嗓子發生變化,聲音變得悶暗、發幹或沙啞,甚至出現破裂聲,音調變低,變小,發聲困難,說話容易疲勞。此時,如果引吭高歌會引起聲帶過度疲勞、黏膜出血,嚴重者可導致失聲。臨床上聲帶出血的病人,女性明顯多於男性,主要原因也在於此。
所以,經期婦女,特別是年輕少女,除要學會科學合理的發聲方法外,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月經期間不能過度用嗓子,唱歌時間不要過長,用力不要過強,切忌強行拔高音,除了訓練有素的歌唱演員外,一般不宜在經期參加歌唱表演,以免聲帶受到傷害而影響健康。
19經期忌戴隱形眼鏡
女性在經期前幾天和行經期,眼壓常常比平時增高,眼球四周也較容易充血,尤其是有痛經症的婦女更明顯。此時戴隱形眼鏡(接觸鏡),會對眼睛產生不良影響。
另外,年齡到50歲左右的絕經期婦女也不宜戴隱形眼鏡,這是因為體內分泌激素有變化的原因。
20月經期忌穿緊身褲
女性在月經期間,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加快,局部毛細血管擴張,抵抗力下降。如果這時穿立襠小、臀圍小的緊身褲,會使局部毛細血管受壓,從而影響血液循環,增加會陰摩擦,很容易造成會陰充血水腫。如果再加上不注意局部清潔衛生,還會出現泌尿、生殖係統感染等疾病。因此,婦女在月經期應以穿著寬大舒適的褲裝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