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風油精的特殊新用
風油精主要由薄荷腦、桉葉油、丁香粉、樟腦、香油精等組成,是夏季居家旅遊必備藥品。近年發現該藥除具有提神醒腦、驅蚊止癢用途外,還有一些特殊新用。
治腹痛:將風油精數滴滴在肚臍(神闕穴)內,外用傷濕止痛膏或普通膠布覆蓋,可起祛寒止痛作用。此法對於因受涼,過食冷飲等引起的寒性腹痛效果尤佳。
治腳癬:用溫水將足清洗幹淨,揩幹,如有水皰者,可先用針灸針將其刺破,然後用藥棉吸淨,再用風油精1或2/d塗擦患處,一般3~5d即可見效。
治口角潰瘍:刷牙漱口後,在患處塗風油精,2/d,若臨睡前再塗一次,則效果更佳。
治齲齒牙痛:用棉簽蘸少許風油精塗於牙齒齲洞處即可止痛。
治咳嗽、咽喉腫痛:可用風油精少許塗於天突穴,能祛風鎮咳。倒風油精3或5滴(老人及小兒用量酌減)於湯匙內,慢慢咽下(注意不可用熱水送下,否則會影響療效),可治咽喉腫痛。此法對於幹咳引起的喉痛或外感風寒引起的咽痛都有效。
治療凍瘡:冬天很多人都會生凍瘡。在凍瘡未破時,將風油精均勻地塗在患處,有止痛消腫的作用,2或3/d,一般可痊愈。注意:如果凍瘡已經潰破,則不宜使用。夏季用本品塗抹冬季易生凍瘡處,1/d,連續7或10d,冬天可不生凍瘡或使發病程度減輕。
治暈車暈船:取少量風油精塗擦於眉毛外側的太陽穴,可消除乘坐車船時的頭昏腦脹。
治鼻炎:倒1~2滴風油精於藥棉上,塞入鼻腔內,2~3/d。
治狐臭:將腋處清洗幹淨,用藥棉蘸取風油精塗抹腋處,2~3/d,防治狐臭效果很好。
治皮膚過敏:如果因穿尼龍褲而引起了皮膚過敏,用風油精少許塗擦過敏處,止癢效果很好。
治痱子:夏天洗澡時在水中放幾滴風油精,會感到涼爽舒適,洗幾次後身上的痱子便會逐漸消退,未生痱者常用風油清洗浴,還可預防痱子的發生。
治肛門瘙癢:凡由痔瘡、肛裂等引起者,先用溫水洗淨患處,再用藥棉蘸風油精少許,在肛門周圍塗擦,即可奏效。需注意的是,風油精勿用於麵部皮膚,以防過敏,造成色素沉著,影響顏麵美觀。又因它含有樟腦成分,能透過胎盤影響胎兒,故孕婦禁用。
34. 香精油的魅力
近幾年,植物香精油逐漸地走入了人們的生活。香精油是從芳香植物內提取的一種具有特殊的香氣、易於揮發的液體,它與菜油、椰子油等油類在油的性質上截然不同。這種天然的植物精油不但對人體健康具有一定的益處,而且還有藥用功效。利用和搭配各種香精油,采取不同的調理方法,可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沐浴法:取甜橙精油2滴+薰衣草精油3滴+花梨木精油3滴,用來足浴或是沐浴,可以緩解疲勞、滋潤肌膚之用。
按摩法:取甜杏仁精油10ml+葡萄籽精油10ml+薰衣草精油5滴+杜鬆子精油5滴,做全身按摩,可使身體充分地吸收營養,迅速解除疲勞。
熏蒸法熱蒸:在一器皿裏放入溫水,滴4~5滴尤加利或玫瑰精油,盡量將蒸汽吸入,以增強呼吸係統的免疫功能。冷敷:如有感冒發熱現象,可在濕的毛巾上麵滴4~5滴尤加利精油,敷在頭部,可起到減緩病情的作用。
芳香療法小配方
頭痛、失眠:用甜杏仁精油10滴+薰衣草精油3滴+薄荷精油2滴+按摩,可減頭痛和失眠的症狀。
調節心情:茉莉精油3滴+甜橙精油3滴+檀香精油2滴+沐浴,可驅除憂鬱、減緩壓力,使緊張的神經得以放鬆。
增強記憶能力:羅勒精油4滴+迷迭香精油4滴+熏香,可起到增強記憶力的作用。
雖然香精油的適用範圍很廣泛,但也有一些禁忌。比如,孕婦不宜使用香精油,因為香精油有舒結、活絡和活血的作用,容易導致流產。兒童使用香精油,應由特定的專業人員進行調配,不能隨意搭配及使用。
35. 巧妙使用花露水
夏季來臨,又到了花露水一顯身手的時候。花露水除了有祛痱止癢、提神醒腦、防蚊蟲叮咬等功效外,如巧妙使用,還會有其他效果。例如在洗頭或洗澡時,可往水中滴加5~6滴花露水,花露水中的六神原液等中藥成分能起到很好的清涼除菌、祛痱止癢的作用。每天用滴加了花露水的清水擦拭涼席,便可使涼席保持清爽潔淨。洗滌衣物時,先在洗衣水中加入幾滴花露水,將衣物浸泡15min後洗滌,十分有利於除菌。
36. 夏季如何使用花露水
花露水是夏季居家、旅行、勞保防護的必備之用品,除具有祛痱止癢、提神醒腦、防蚊蟲叮咬外,花露水還有除菌的作用,如擦拭電話、手機、清洗內衣褲、擦拭涼席等。
然而花露水和白酒、摩絲、香水一樣,在使用和保管時應注意防火,這是因為花露水中含有食用乙醇,因而具有易燃性,因此,塗抹花露水後千萬不要立即使用明火,如點蚊香、點煙或使用明火灶具等。
花露水應盡量放置於陰涼處,切勿暴曬。另外,給兒童使用時,應稀釋5倍後再使用,盡量不要讓兒童單獨使用和玩耍花露水。
患有蟎蟲皮炎的患者不要塗抹花露水,因為蟎蟲叮咬人體後,會產生劇烈的瘙癢感,尤以晚間為甚,此時若用花露水、紅花油、清涼油、風油精等止癢,裏麵的薄荷、樟腦等成分非但不能改善局部炎症,反而產生變態反應,易導致為接觸性皮炎。如皮疹範圍大、伴有劇癢或發生感染,這時要盡快就醫,使用相應藥物來治療。
37. 藥浴為您解暑
夏季來臨,炎熱時節洗洗健身藥浴,會使您收到消暑祛病的特殊功效。
風油精浴:在浴水中加入3~5滴風油精會覺得全身涼舒,還可以防止生痱子。
十滴水浴:將“十滴水”數瓶加入浴水內,入浴浸泡15min,浴後雙目明清,體表爽涼,還可治痱子。
薄荷浴:將水溫放至39℃,加入幾滴薄荷油或含有香草成分的浴鹽,浸泡30min,可活絡血脈。
仁丹浴:一盆澡水,大人浴放30粒,小孩浴放15粒,充分攪勻分解後洗澡,洗畢皮膚感覺清涼,有助消暑提神。
艾葉浴:艾葉有理氣、止血、安眠、溫經等功效。取新鮮艾葉30~50g,用沸水泡5~10min,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療效。
玫瑰浴:具有溫柔香味的玫瑰油有助於養心和保養皮膚,對於神經係統具有刺激和解壓的功能,還可以刺激細胞更新,具有滋潤和消炎的效果,有助於皮膚的修複。
醋浴:醋中的醋酸有很好的抑菌、殺菌作用。將少量的醋加入浴水中洗浴,清香怡人,令人精神舒暢。
鹽浴:自然鹽含有的礦物質粒子會附著於皮膚上形成礦物質薄膜,因此它的保溫效果非常明顯,身體溫熱後,血液循環將更順暢,新陳代謝也將提高,達到營養肌膚的效果。
38. 家庭消毒必備藥——碘伏
碘伏,其作為一種臨床普遍使用的消毒藥品,有很多優點,也是家庭消毒必備藥。
(1)碘伏消毒刺激性小:從前,我們常使用碘酒消毒,但事實上,碘酒塗抹於破潰的傷口,會讓人感覺到一種難以忍受的燒灼感,而碘伏卻不會這樣。由於碘伏中的碘溶於表麵活性劑中,不使碘的結晶直接接觸皮膚和黏膜,所以一般不會對人產生刺激性,也不會產生變態反應。
(2)碘伏消毒使用方便:傳統的皮膚消毒方法是用碘酒塗抹需要消毒的皮膚,然後用乙醇塗抹脫碘2次,使用過程比較複雜,而碘伏則無需脫碘,操作簡便,普通消毒隻需塗抹或浸泡,患者更容易接受。另外,傳統的消毒劑比如碘酒、乙醇等,配比溶液時需要的濃度比較高,以皮膚的消毒為例,乙醇的濃度通常為70%~75%,碘酒溶液的濃度為12%,而碘伏常用的濃度卻僅為0.5%~1%。而且,乙醇和碘酒都有一定程度的揮發性,容易影響溶液濃度,給使用造成麻煩,碘伏相比起來,要方便得多。
(3)碘伏消毒效果好:碘伏是廣譜的生物殺菌劑,它能殺死細菌、真菌、病毒、原蟲等。它殺死細菌繁殖體時間可以用秒計算,一般情況,不到1min就能殺死各種細菌繁殖體,這樣的效率是傳統的消毒劑不能比的。而且,相對於傳統的紅藥水和紫藥水來說,碘伏無黃染性,溶液僅為淡棕色,塗抹在身上時不會汙染衣物。並且,碘伏接觸皮膚不會引起色素沉著,但碘酒卻存在這樣的缺點。
但是,如果作為日常居家的必備藥品,大家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以便於您的使用:①碘伏應在陰涼、避光、防潮的地方密封保存;②碘伏對銅、鋁、鋼等二價金屬有一定的腐蝕性,不能用於這些金屬製品的消毒;③碘伏對於有機物(比如油、皂脂類等)有一定的對抗性,如果您遇到對這類物品的消毒,應該增加藥物濃度,或是延長時間,以保證消毒效果。
39. 使用高錳酸鉀潔陰要慎重
高錳酸鉀,俗稱PP粉。由於其較強的氧化性,常用作消毒藥物,尤其是在婦科方麵。但高錳酸鉀在使用過程中也應該有所禁忌。
(1)濃度配比要合適:可用於陰道衝洗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濃度應為0.01%;坐浴治療陰道炎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濃度應為0.02%;普通預防泌尿係統感染清洗外陰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濃度為0.05%。其實,這些濃度非常好記,大家隻要記住如果是接觸皮膚,水溶液的濃度就要高一些,如果接觸黏膜,濃度就需要稍微低一些。一般,我們所說的清洗外陰是與皮膚接觸,而陰道衝洗是與黏膜接觸,坐浴治療介於皮膚和黏膜之間。
(2)使用次數不能過頻:正常情況下,女性陰道內存在著大量的陰道杆菌,它們使陰道內形成一種酸性環境而不利於各種致病菌的生長繁殖。若頻繁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陰道,就會將大量的陰道杆菌殺滅,使得陰道內酸性環境改變,這樣病菌就會乘虛而入。尤其是婦女絕經以後,濫用高錳酸鉀容易誘發老年性陰道炎。
(3)坐浴要對症下藥:“高錳酸鉀水溶液坐浴”方式所針對的陰道炎主要是指由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杆菌和變形杆菌等這些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陰道炎。一般真菌性陰道炎不適用高錳酸鉀。同時,患者一定保證坐浴時間在10~15min以上,這樣才能保證藥物較好地吸收。
配製高錳酸鉀水,溶液要用溫開水,水溫過高會使其分解失效。配製好的水溶液通常隻能保存2h左右,一旦超過時間,溶液就會變成褐紫色,失去消毒作用。
另外,由於高錳酸鉀隻適用於抑菌,臨床上一般隻是用於普通治療前期的清潔和消炎,並不能夠完全治愈陰道炎。
40. 怎樣正確使用雞眼膏
雞眼是很常見的腳病,治療可用雞眼膏。
雞眼膏的成分大部分為水楊酸,少部分含凡士林。水楊酸具有軟化角質層的作用,所以當雞眼周圍的角質層被軟化後,雞眼就很容易脫落。雖然水楊酸會對其他完好的皮膚造成一些腐蝕,但不會對皮膚的恢複有太大影響。
使用雞眼膏前,應先用熱水清洗一下腳部,擦幹後,將藥膏對準雞眼貼上。一般雞眼膏貼上2~3d後就可以揭下,然後隔1天再換新的。
取下藥膏後,最好用熱水浸泡一下腳部,然後小心地用修腳刀具修除白色軟化層,並將雞眼摳出。如果不小心割破皮膚,可及時抹點抗生素軟膏。
但患者要注意,雞眼膏並非對所有雞眼都能根除,如果反複使用毫無效果,就應該考慮到醫院就診,或者考慮手術切除。
41. 巧用傷濕止痛膏
傷濕止痛膏是人們比較熟悉,且使用比較多的一種外用藥膏,這種藥膏具有良好的祛風除濕、散瘀消腫、舒筋活絡、芳香止痛等功效,臨床上常用於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疼痛、腰背疼痛、跌打損傷、淤血腫痛等病症。在下列疾病的治療中同樣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妨試試。
(1)頭痛:將傷濕止痛膏剪成圓形貼於兩側太陽穴、二眉之間的印堂穴或疼痛處,一般5~10min,疼痛便可得到緩解,可用於應急。
(2)牙痛:將傷濕止痛膏貼於疼痛一側的麵頰或患側頰車穴(咬肌隆起處),15~20/min,局部痛脹感則可明顯減輕。
(3)胃痛:當胃痛發作而一時又找不到治療藥物時,可用傷濕止痛膏貼於腹部壓痛的地方,或中脘穴(臍上方四橫指處),15min左右胃痛症狀便可明顯減輕,甚至消失。
(4)痛經:當婦女發生痛經時,可於小腹疼痛處和尾骶部各貼一張傷濕止痛膏,或將傷濕止痛膏貼於臍下四橫指處的中極穴,這種方法常能使疼痛明顯減輕。
(5)感冒:取傷濕止痛膏一張貼於大椎穴(第七頸椎棘突下),24h更換一次,直至病愈。用於患感冒的兒童,療效則更佳。
(6)暈車暈船:在上車或上船前30min,用傷濕止痛膏貼於臍上和內關穴上(手腕橫紋正中上兩橫指處),可起到防治頭暈、嘔吐等作用。
(7)小兒消化不良:取傷濕止痛膏1小塊,貼於小兒的肚臍上,半天換1次,具有較好的效果。
(8)凍瘡:當凍瘡初起時,將傷濕止痛膏貼於患處,連續3~5d,癢感即可消失,紅腫也可逐漸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