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糾正孩子罵人的不良習慣(2 / 2)

(3)孩子生活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難免受到各種不良言行的影響,說粗話也是如此。父母對此要采取一些相應的防範措施:一方麵要盡量讓孩子避免接觸周圍不良的語言環境,讓他們聽不見髒話,學不到髒話;另一方麵又要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訴他們,罵人、說粗話是不文雅的行為;另外,父母要關注孩子周圍小夥伴的情況,為孩子選擇講文明、懂禮貌的夥伴,以減少相互學罵人的機會。

2被迫罵人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小夥伴之間:發生了矛盾,以牙還牙,受了欺負,借罵人來發泄自己的不滿。……這時父母千萬不能劈頭蓋臉地訓斥一通,或袒護自己的孩子,而要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教孩子用謙讓的態度來解決小夥伴之間的糾紛,並應明確表態。孩子怕失去父母的愛,怕失去小夥伴的心理,會促使孩子改掉自己的不良言行。

3習慣罵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出口成“髒”的孩子雖為數不多,但影響不好。對這樣的孩子,應采用暫時的冷漠,不理睬他,以不高興的臉色,嚴厲的語調等態度來對待,這些都會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抑製、減少他的不良行為,從而建立良好的行為規範。不良行為一旦成了習慣,克服它是要有一定的過程的,在幫助孩子糾正罵人的壞習慣時,也可以鼓勵孩子通過努力改掉壞毛病。例如,可把“不罵人”列入“一天行為要求”中,如果孩子做到了,就一定要表揚,堅持下去,定會有成效。

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孩子罵人的行為發生,首先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平時,家長要有意識地向孩子介紹每個親朋好友的

職業、性格、優點,鼓勵孩子學習他人的優點。家長也要培養孩子謙虛謹慎的好品格,不驕傲自滿,不以自己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讓孩子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正確看待他人的缺點和不足,絕不拿他人的過失或不幸做笑料。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例如,上學時主動向老師同學問好;遇到熟人熱情打招呼;請人幫助要先用禮貌稱呼,再說明事由,事後要道謝,家中來客人要熱情迎送等。

[育子心得]

1教育孩子從小注意個人禮儀。

2要幫助孩子掌握必要的文明禮貌常識。

3幫助孩子樹立自尊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識。

[名人語錄]

孩子的心靈猶如白紙一樣純潔,既容易受真善美的熏陶,也容易受假醜惡的汙染。

——張於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