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要重視臨產禁忌
接近預產期時稱臨產。這時孕婦既高興又緊張,高興是快要見到懷胎十月的寶寶了,緊張的是怕分娩的疼痛或難產。專家提醒孕婦不要緊張,而且在高興中要注意臨產前的禁忌,以利於健康分娩,快樂分娩。
1. 臨產入院應掌握好時機
正常的產婦入院應適時。入院太早,時間過長,就會精神緊張,也容易疲勞,往往引起滯產;入院太晚又容易發生意外,危及大人和孩子生命。一般來說,出現以下征兆後入院比較合適。
(1)宮底下降:一般初產婦在妊娠最後2~3周,由於胎頭逐漸入盆,必然出現子宮底下降這個征兆。子宮底下降,不再抵住兩肋緣,孕婦感覺上腹部輕鬆,呼吸舒暢,胃口也好轉。不過,胎頭入盆壓迫周圍器官及組織,可能出現小便次數增多、陰道分泌物增多、走路不便和腰酸腿痛等情況,這時就可準備入院。
(2)見紅:在臨產前24~48小時,孕婦陰道會排出少量血性黏液,俗稱見紅。這是子宮頸開始變化,致使子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出血的結果。一旦見紅,表明分娩即將開始,應立即入院。
(3)規律性腹痛:妊娠子宮呈間歇性的收縮和鬆弛,且有規律地進行。產婦感到一陣陣腹痛。如果本人或者家人將手掌平放在隆起最高的腹壁上,會明顯地觸到子宮收縮和鬆弛交替進行,即一硬一軟交替出現。隨著臨產的到來,腹部脹痛的持續時間會越來越長(20~90秒),子宮變硬如板狀,間歇時間越來越短(15~20分鍾)。這種規律性腹痛的出現,表示正式分娩已經開始,應立即入院。
(4)陰道流液:多發生於見紅或規律性腹痛之後。陰道流出的這種液體在醫學上稱為羊水,量不多,無色無味。如果同時伴有不由自主地向下屏氣及排便感,即意味著胎兒快要降生,應立即入院。
離預產期1~2周時,就應注意以上情況,及時去醫院就診,決定是否入院,避免發生急產,以確保母子平安。
高危孕婦應早些時間入院,以便醫生檢查和采取措施。①妊娠合並內科疾病,如心髒病、肝腎疾病等;②過去有不良生育史,如流產三次以上或有早產、死胎、死產、新生兒死亡或畸形兒史等;③本次妊娠出現某些異常現象,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羊水過多、羊水過少、前置胎盤、胎位不正(臀位、橫位)等;④有其他特殊情況,如高齡初產、身材矮小、骨盆狹窄等,這些高危孕婦一般要在預產期前兩周提前人院,等待分娩。
2. 住院前要備好物品
待產產婦若是到醫院去分娩,必須要做好一些物質準備。在住院前必須把分娩時以及分娩前後所需要用的物品準備齊全,以免在需要時手忙腳亂。關於住院分娩產婦需要攜帶的必需用品大體如下。
(1)衣服。寬大的前開襟內外衣,內衣要用棉質的,內褲要寬大棉質。若是冬季,以厚實的運動褲為好,寬鬆一些的棉質內褲。最好不用“丁”字褲,寬大的前開襟的棉質睡袍或睡衣;厚棉襪,軟質厚拖鞋;腹帶等。
(2)衛生用品。衛生紙及衛生巾;胸墊,以便塞進胸罩內吸收滲出的乳汁;已消毒的藥棉球或紗布若幹,用作吸擦陰道滲出物。
(3)日用品。洗漱用具、梳子、小毛巾、茶杯、碗筷、勺等。
(4)食品。可以帶一些日常喜歡吃的小食品,最好帶一些巧克力,用於分娩時加餐,還有紅糖,產後宜多飲紅糖水。
3. 臨產前情緒不要緊張
分娩前期,孕婦不可多思多慮,精神緊張。孕婦尤其不要聽別人說分娩如何可怕,生活中自有喜歡誇大其辭的人,不要信他們的說法。
臨產前,孕婦很緊張,怕這怕那,怕痛,怕出意外事故,這種擔心緊張是沒有必要的,如今產婦分娩,發生意外事故的極少,先進的醫療水平,完善的醫療設備,完全可以保證母子平安,要相信醫生,相信科學。孕婦應該在臨產前吃好、睡好,養足精神。要保持坦然的心理,以必勝的信心迎接生產的來臨。對於那些有妊娠後期合並症的人,最好提早入院,醫生會針對孕婦的情況,采取必要的醫療措施,以保證安全分娩。
臨產前丈夫最好多陪陪妻子,在外地的丈夫如能趕回來陪妻子分娩最好,可以消除產婦的精神緊張。
4. 臨產前要重視飲食調養
臨產前應注意產前的飲食調節,滿足熱量的供應,強壯身體,有利分娩。
臨產前宜吃高蛋白、半流質、新鮮而且味美的食物。首先要求食物的營養價值高和含熱量高,這類食物很多,常見的有雞蛋、牛奶、瘦肉、魚蝦和大豆製品等,同時要求食物少而精,防止胃腸道充盈過度或脹氣,以便順利分娩。其次,分娩過程中消耗水分較多,因此臨產前應吃含水分較多的半流質軟食,如麵條、大米粥等。
這裏介紹臨產前孕婦吃的飲食一例:優質羊肉1~2千克,大棗、紅糖各250克,黃芪、當歸各50克,預產期前3天開始食用,每日取以上原料1/3,洗淨(除紅糖外),加入1
000毫升水,同放鍋中煮湯,待煮至500毫升水時,取出分為2份,每日早晚各服1份,服至分娩時為止(如產期後延,可再配料)。這一配方既可增加孕婦體力,有利分娩,還可鎮靜安神,防止產後惡露不盡,有益產後疲勞的恢複。
為分娩時備些巧克力
分娩時產婦需要消耗極大的體力、熱量,因此,產婦在臨產前要多補充熱能,以保證有足夠的力量促使子宮口盡快開大,順利分娩。
目前,很多營養學家和醫生都推崇巧克力,將它譽為“分娩佳品”。巧克力營養豐富,每100克巧克力含糖類50克左右,脂肪30克左右,蛋白質15克以上,還含有較多的鋅、維生素B2、鐵和鈣等。並能在短時間內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產生大量熱量,供人體消耗。另外,巧克力體積小、產熱多、甜香可口,吃起來非常方便。產婦隻要在分娩時吃上一些,就能在分娩過程中產生出很多熱量。因此,產婦在分娩時適當多吃些巧克力,對正常分娩及母嬰健康都是有益的。
有的主張吃雞蛋能強壯身體、補充體力,其實雞蛋不易消化,雖然營養豐富,但不能在短時間內發生作用。
5. 在臨產前不可憋著大小便
有的產婦臨產前準備不足,往往憋著大小便上產床,這樣對安全分娩是不利的。這是因為,排空大小便才有利子宮收縮和順利分娩。
產婦分娩時,子宮強力而有節律的收縮,促進胎兒娩出,此時若周圍擠壓過緊,必然影響子宮收縮。因為子宮的正常收縮運動要求有一個寬鬆的環境,假若直腸充滿糞便,膀胱充滿尿液,子宮的收縮運動必然很費力,胎兒先露部受阻而難以下降,以致宮口遲遲不開。胎頭在盆底較長時間壓迫膀胱和肛門括約肌,以致括約肌麻痹導致產後尿瀦留和大便困難。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應保持每2~3小時排尿1次,才能“輕裝上陣”,有利分娩。產婦在臨產前排盡大便,有利子宮口擴大,便於胎兒下降,還可避免因腹壓增加而造成產婦不由自主地將大便溢出,汙染外陰,減少引起產道細菌感染的機會。如果產婦在臨產前大小便不易排出,可通過灌腸和導尿使大小便排盡。
6. 不要盲目追求剖宮產
因為產婦在分娩時會出現疼痛,對分娩產生恐懼,所以很多女性在生產時選擇剖宮產。其實剖宮產手術通常是由於孕婦患有產科的病理情況而采取的補救措施。剖宮產畢竟是一種手術,是人為的非自然狀態的分娩方式,要進行麻醉,麻醉有一定的危險性,不是絕對安全,而且術後母體恢複慢,還會在腹壁殘留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