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飲食禁忌最重要 (1)
當發現月經預期未來,或者有妊娠反應時,要盡早確認是否懷孕了。如已懷孕,在日常生活方麵就要多加注意了,特別是飲食禁忌。古醫書《備急千金要方》說:“兒之在胎,與母同體,得熱則俱熱,得寒則俱寒,病則俱病,安則俱安,母之飲食起居,尤其慎密。”這說明孕婦的起居、飲食對胎兒影響極大,要求孕婦飲食必須慎重。多吃對胎兒有益的食物,避免食用對胎兒不利的食物,孕婦注意飲食禁忌對預防出生缺陷兒,防止流產、早產的發生、確保優生十分重要。
1. 懷孕後應適當補鐵
孕婦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比較高,有的地區可達50%左右,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相當多的懷孕婦女認為自己健康,不知道懷孕後母子都需要大量的鐵元素。
懷孕後血容量增加,由於血漿量的增加遠大於紅細胞量的增加,血液相對稀釋,容易形成妊娠生理性貧血。孕婦對鐵的需要除滿足母子對鐵的需要外,尚需儲備相當數量的鐵,以備補償分娩時由於失血造成的損失;胎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除製造血液和肌肉組織需要一定量的鐵外,還需要在肝髒儲存一部分鐵,以供出生後6個月之內的消耗。
如何補鐵?主要是多吃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性食物有豬腎、豬血、牛腎、羊腎、蝦子、雞肝等;植物性食物有綠豆、黃豆、油豆腐、銀耳、黑木耳、淡菜、海帶、海蜇、芹菜、薺菜等。
補鐵不要忘記補銅。銅是鐵的“助手”,可促進腸道對鐵的吸收,對血紅蛋白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富含銅的食物有牡蠣、牛肉、豬肉、雞肉、花生醬等。
2. 不可缺鋅
一般人不太注意是否缺鋅,但孕婦必須重視。胎兒缺鋅會影響大腦發育,影響智力,產生低體重,甚至會出現畸形。孕婦缺鋅可使新生兒產生多種缺陷,因此孕婦合理補鋅可以減少新生兒的缺陷。
膳食鋅的攝入以牡蠣含鋅量最高,其他海味和肉次之。植物性食物有黑芝麻、油麵筋、白糯米、黃豆、毛豆、紫菜等;動物性食物有豬心、豬肋排、豬蹄、豬肉、豬舌、羊肉、醬鴨、鹹雞蛋、鯽魚、河蚌、田螺等。
3. 某些地區孕婦要防止缺碘
碘是甲狀腺素的組成成分。甲狀腺素能促進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促進胎兒生長發育。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活躍,碘的需要量增加,這樣就易造成妊娠期碘攝入量不足或缺乏,在我國有很多地區屬於缺碘區,更易造成孕婦缺碘。孕婦缺碘易發生甲狀腺腫大,並影響胎兒的發育,嚴重時新生兒出現克汀病。該病的發生與胚胎期缺碘有關。臨床上有疲乏、無力、畏寒、嗜睡、骨骼發育異常、腦發育缺陷及延遲、皮膚幹而成鱗片狀、毛發、指甲無光、脆弱等。為了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發育,孕婦必須注意不可缺碘。
最好的補充碘的食物為海產品,如海帶、紫菜、魚肝、海參、海蜇、蟶幹、蛤等。如用碘化鹽補充碘時,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食用,以免引起產後甲狀腺腫大或合並甲狀腺功能低下。
4. 不可隨意補鈣
一般人都知道孕婦要補鈣,以利胎兒發育。但是,補鈣要根據不同妊娠期的需求而定。妊娠早期胎兒生長需要的鈣質並不多,不用特別補鈣。
在妊娠中期,胎兒骨骼和牙齒的發育需要大量的鈣、磷,孕婦每天需要從膳食中得到較多的鈣和磷,才能滿足孕婦身體和胎兒生長的需要。如果鈣和磷攝取不足,不僅胎兒出生後可能患佝僂病或軟骨病,而且還會造成孕婦骨盆變形,出現難產,產後也易患軟骨症和牙齒脫落、腰腿痛、手足搐搦等病症。
到妊娠後期為了孕婦健康和胎兒生長的需要,攝入的鈣量必須增加。胎兒的牙齒和骨骼的鈣化在這個時期明顯加速,胎兒體內的鈣一半以上是在妊娠期的最後兩個月儲存下來的。如果孕婦的飲食中缺鈣,胎兒可動用母體骨髓中的鈣,致使孕婦發生軟骨病。胎兒也會發生顎骨及牙齒畸形。
忌補鈣過量。孕婦補鈣過量,胎兒有可能得高鈣血症;嬰兒出生後,會囟門早閉、鼻梁前傾、主動脈窄縮等,既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又有損孩子的容顏。一般來說,孕婦在妊娠中期每日需鈣量為800毫克,後期可增加到1
100~1 500毫克,這並不需要特別補充,隻要從日常的乳製品、魚、肉、蛋等食物中合理攝取就夠了。
補鈣別忘曬太陽
人體的皮膚及脂肪組織中都含有7-脫氫膽固醇,皮膚被紫外線(日光)照射後即可形成維生素D3,促進小腸對鈣、磷的吸收。
5. 忌維生素缺乏
忌缺乏維生素A。妊娠期缺乏維生素A可引起流產、胚胎發育不良,可導致骨骼和其他器官畸形。維生素A最好的食物來源是各種動物肝、魚肝油、魚卵、牛奶、禽蛋以及核桃仁等;胡蘿卜素的良好來源是有色蔬菜,如菠菜、萵筍、胡蘿卜、豌豆苗、甜薯、韭菜、雪裏蕻、油菜、蕹菜、茼蒿及杏、果等。
忌缺乏維生素B1。孕婦維生素B1不足或缺乏會表現為疲倦、乏力、小腿酸痛、心動過速等,對胎兒發育不利。含維生素B1較多的食物有豬肉和動物腎髒、蛋類和糙米、標準麵粉、小米、玉米、各種豆類、花生仁、核桃以及炒葵花子等。
忌缺乏維生素B2。妊娠期母體代謝旺盛,故維生素B2需要量明顯增加。妊娠期維生素B2不足或缺乏,可引起或促發妊娠早期妊娠嘔吐;妊娠中期易發生口角炎、舌炎、唇炎以及流產,早產兒發生率增加。維生素B2一般動物性食物含量比植物性食物高,以內髒最為豐富,如羊肝、牛肝、豬肝、豬心、羊腎、牛腎、豬腎、雞肝、鴨肝以及鱔魚、雞蛋、牛奶等。植物性食物中如黃豆、菠菜、空心菜、芥菜、雪裏蕻、韭菜、海帶、黑木耳、紫菜、花生仁等的含量也是比較豐富的。
忌缺乏維生素B6。胎兒在5個月時為中樞神經係統發育高峰,對維生素B6最為需要。許多食物中都含維生素B6,如動物性食物有雞肉、牛肉、豬肉、魚、雞蛋、牛奶等,植物性食物有葵花子、炒花生仁、核桃、黃豆、胡蘿卜、扁豆、甜薯、柿子椒、香蕉、葡萄幹、橘子、菠菜、全麥麵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