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兒童社區保健與護理的相關知識(1 / 3)

第1章 兒童社區保健與護理的相關知識

第一節兒童社區保健的概念

一、兒童社區保健的概念

兒童社區保健是婦幼保健的一部分,屬公共衛生管理事業,是兼有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特色,以保護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為目標,研究兒童的生長發育、營養保健、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和生命監測等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兒童社區保健內容廣泛,它與發育兒科學、預防兒科學、社會兒科學、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心理學、行為發育兒科學、統計學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兒童社區保健以“促進健康,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對兒童個體和群體采取有效措施,適應醫學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變。融專業性、技術性、行政性、管理性、科研性於一體,是涉及兒童軀體保健、心理行為保健及社區保健的一門主幹學科。

兒童社區保健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點。

1.研究和服務對象年齡跨度大、變化多

(1)兒童社區保健服務對象是從生命開始到發育成熟,即18歲以下的兒童和少年,其中以7歲以下兒童為保健重點。

(2)兒童正處於不斷生長發育動態平衡中,變化多而快,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特點,年齡越小身心發育越不完善,是易受內外環境不利因素侵擾的脆弱人群。

(3)保健服務對象麵廣,既要麵向群體,又要麵向個體;既要管理健康兒童,又要診治患病兒童,目的是使兒童身心健康更能適應社會需要,成為有用之才。

兒童社區護理與健康管理第1章兒童社區保健與護理的相關知識

2.服務措施和研究方向的多樣性不僅要采用防病治病手段,而且還要應用對健康有利的促進性幹預措施(如提倡母乳喂養、平衡膳食、普及計劃免疫、身體鍛煉、健康教育、推廣早期發展、開展各種早期篩查等)。通過流行病學、基礎與臨床醫學、實驗室和康複醫學等各種方法,開展社區兒童保健三級預防的研究和服務。

3.多學科、跨學科的特性兒童社區保健與婦產科、優生遺傳、營養、心理、教育、醫學社會密切相關,隻有各學科相互滲透,共同提高,才能拓寬並深入做好社區兒童保健工作。

4.兒童社區保健工作的群眾性特征這是一項群眾性很強的工作,必須得到廣大群眾和社會各階層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與合作,應把係列的兒童社區保健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家長,實現家庭衛生保健,提高群眾自我保健能力,以便配合婦幼保健部門開展兒童社區保健工作。

二、兒童社區保健的意義

我國兒童占全國總人口的l/3,兒童的身心健康直接關係到民族的素質和國家的發展。國際上通常將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壽命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的綜合指標。而嬰兒死亡率這個指標又直接影響著人口平均期望壽命。一般來說,嬰兒死亡率高的國家,人口平均期望壽命較低;反之,嬰兒死亡率低的國家,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必然是較高的。因此,許多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兒童社區保健工作的質量,力求降低嬰兒的死亡率。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人們希望生育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這就給兒童社區保健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兒童社區保健工作不僅僅是為胎兒出生後的醫療保健服務,而是從胎兒期就開始一係列的保健工作,進而達到優生優育和提高人口素質的目的,兒童社區保健工作是根據兒童生長發育的特點,開展社區兒童保健和醫療服務,保障和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育,降低兒童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第二節兒童年齡分期

兒童係指從胎兒至18周歲的兒童,重點在7歲以下的兒童。兒童年齡分期是根據兒童各個時期不同的特點,分為胎兒期、新生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及青春期七個階段。

一、胎 兒 期

自卵子與精子結合(受孕)至胎兒娩出,稱為胎兒期。正常孕期約40周(38~42周)。這一時期胎兒的各器官和組織迅速生長,其功能也逐漸發育成熟。根據保護胎兒正常生長、降低圍產兒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兒健康質量的要求,應從胚胎各器官形成起開始保護,做好孕期保健,產前檢查。因此,兒童社區保健人員必須了解胎兒各周齡的生長發育狀況,與婦女保健密切配合,以保證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