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服方
1. 活血疏風方《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組方】 當歸12克,丹參12克,赤芍9克,紅花9克,荊芥9克,威靈仙9克,白蒺藜9克,苦參9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10~30分鍾後,水煎去渣取汁,分3次口服,每日1劑。
【功用】 活血疏風,除濕止癢。適用於陰囊濕疹。
2. 四物消風散
【組方】 生地黃30克,白芍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丹參20克,雞血藤15克,白鮮皮10克,地膚子10克,萆薢10克,茯苓皮30克,蛇床子10克,生甘草10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10~30分鍾後,水煎去渣取汁,分3次口服,每日1劑。
【功用】 養血疏風,除濕潤燥。適用於陰囊濕疹。
(二)外用方
1. 冰硼散(中成藥)
【組方】 丹參30克,冰硼散1支。
【製法】 將丹參擇淨,水煎取汁,待溫坐浴,而後取冰硼散適量外撒於患處,每日3~5次,連續3~5日。
【功用】 清熱利濕止癢。適用於陰囊濕疹。
2. 雙料喉風散(中成藥)
【組方】 丹參30克,雙料喉風散1支。
【製法】 將丹參擇淨,水煎取汁,待溫坐浴,而後取本品適量外噴於患處,每日3~5次,連續3~5日。
【功用】 清熱利濕止癢。適用於陰囊濕疹。
3. 青蛤散(中成藥)
【組方】 丹參30克,青蛤散適量。
【製法】 將丹參擇淨,水煎取汁,待溫坐浴,而後將本品塗抹於患處,每日3~5次;若皮損表現糜爛,黃水滲出者,可將本品與胡麻油適量調勻成糊狀塗抹於患處,每日換藥1次,連續5~7日。
【功用】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陰囊濕疹。
男性更年期綜合征
男性更年期綜合征是指男子在一定年齡內(一般認為在50~60歲之間),驟然發生的各種反常心理狀態,並由此產生各種各樣,輕重不同的臨床表現。本病男女均可發生,但男性更年期綜合征直到最近幾年才引起人們的重視。
中醫學對本病沒有專題論述,但根據其發病年齡,病理及症狀特點,將其稱作“天癸竭”。也有學者提出可與女性之絕經前後諸證相應,故名為“男性更年前期綜合征”。本病多發於50~60歲的男性,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短者數月,長者可達數年,程度的輕重也很不相同,輕者可不覺得,重者反應較明顯,常見的臨床表現有:
精神心理方麵:注意力不集中,辦事缺乏信心,工作能力減弱,記憶力、應變力均較差,處理事情憂柔寡斷,陷於悲傷、焦慮、猜疑、偏執、煩惱狀態中。自覺體力不支,需要更多的休息才能應付日常工作。
性功能方麵:患者性欲,性反應,性能力持續減弱,性交不應期延長,精液量減少,精子質量下降,有時出現陽痿,早泄。
其他方麵:患者尚可出現頭暈耳鳴,失眠多夢,食欲缺乏,大便秘結或稀溏,小便短少或清長等多髒腑功能失調的症狀。
本病主要是以功能衰退為特征,一般來說,病人症狀雖很明顯,但臨床體檢及輔助檢查均無異常表現,在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以後,若具有下列症狀之一或以上者,可考慮為男性更年期綜合征:失眠,心悸,頭昏頭痛,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感覺遲鈍,精神恍惚,悲傷欲哭。心悸怔忡,心胸憋悶,動輒汗出,精神空虛,工作能力減退,缺乏自信心。夜熱盜汗,發作性麵部及四肢潮紅,易激動,耳鳴耳聾,腰膝酸軟,大便秘結,小便頻數。性欲減退,陽痿早泄,陰莖及睾丸自覺發涼,陰部汗多,小便清長,大便稀溏,憂鬱煩悶,煩燥易怒,頭昏眼花、耳鳴失聰,關節疼痛,精神疲倦不耐勞作,白發或脫發進展較快,神疲乏力,肌肉酸痛,形體消瘦,蒼老憔悴。頭昏目眩,潮熱盜汗,失眠多夢,口燥咽幹,焦慮憂鬱,多愁善感,膽怯自卑,寢多惡夢,嫉妒猜疑。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腎陰腎陽失調,髒腑功能紊亂,當以平補陰陽,調理髒腑為治,可選用下列丹參治療方。
(一)內服方
1. 丹參合歡二仁粥
【組方】 丹參、合歡皮、酸棗仁、柏子仁各10克,小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 將諸藥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加小米煮粥,待粥熟時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功用】 安神解鬱。適用於男性更年期綜合征忿怒憂鬱,虛煩不安,健忘失眠等。
2. 丹參二仙蓯蓉粥
【組方】 丹參、仙茅、淫羊藿、肉蓯蓉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 將諸藥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功用】 補腎助陽,健脾養胃,潤腸通便。適用於男性更年期綜合征陽痿,遺精,早泄,腰膝冷痛,小便頻數,夜間多尿,遺尿,四肢欠溫,脘腹冷痛,大便秘結等。
(二)外用方
1. 柴胡丹參湯
【組方】 丹參、澤蘭、蘇木、陳皮各10克,柴胡、澤蘭、香附、白芍、枳殼、木香各15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後,水煎去渣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足浴,每日2次,每次30分鍾,2日1劑,20日為1個療程,連續2~3個療程。
【功用】 疏肝理氣。適用於更年期綜合征,心煩易怒,脘悶不適等。
2. 丹參二地湯
【組方】 丹參、玄參、龜甲、益母草、陳皮各10克,生地黃、地骨皮、當歸、川芎各15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後,水煎去渣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足浴,每日2次,每次30分鍾,2日1劑,20日為1個療程,連續2~3個療程。
【功用】 養陰清熱。適用於更年期綜合征,心煩易怒,手足心熱,口幹咽燥等。
3. 二白二丹湯
【組方】 白術、白芍、丹皮、丹參各30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同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鍾,每日1劑,連續7~10日。
【功用】 疏肝解鬱,健脾養血。適用於男性更年期綜合征情緒抑鬱或煩燥易怒,胸脅脹滿竄痛,善太息,納呆腹脹,便溏不爽,腸鳴矢氣,或腹痛欲瀉,瀉後痛減,舌淡苔薄白,脈弦。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為成年男性生殖係統常見病,是男子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臨床特點是病程漫長,病情經久不愈,臨床觀察發現,本病多發於20~40的男子,35歲以上者有35%~40%患有本病,其臨床表現複雜,體征也不典型,其典型症狀之一是尿道滴出米泔樣分泌物。
本病屬中醫“精濁”範疇,多為外感濕熱病邪,內傷酒食情欲所為,當以清熱利濕,分清泌濁為治,可選用下列丹參治療方。
(一)內服方
1. 尿塞通片(中成藥)
【組方】 丹參、澤蘭、赤芍、紅花、桃仁、澤瀉、黃柏、白芷、王不留行、小茴香。
【製法】 將諸藥擇淨,研細,如法製成片劑。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功用】 理氣活血,利水散結。適用於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症。
2. 前列腺炎湯
【組方】 丹參、桃仁、澤蘭、赤芍、川楝子、乳香各10克,王不留行、敗醬草、蒲公英各30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同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溫服,7日為1個療程,連續2~3個療程。
【功用】 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適用於前列腺炎。
3. 丹參木通湯
【組方】 紫丹參、白花蛇舌草各30克,紫花地丁、益母草各20克,鱉甲15克,紅花12克,木通10克,甘草6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同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溫服,7日為1個療程,連續2~3個療程。
【功用】 化瘀導濁,清熱利濕。適用於前列腺炎見小便滴瀝不暢者。
4. 萆菟湯
【組方】 粉萆薢、菟絲子、枸杞子、茯苓、車前子、澤瀉、牡蠣、川續斷、山藥、沙苑子各10克,丹參20克,石菖蒲、黃柏、甘草梢各5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飲服,每日1劑。
【功用】 補腎利濕,適用於慢性前列腺炎。
5. 附片杜仲湯
【組方】 附片、杜仲、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枸杞子、丹參、仙茅、川續斷各10克,炙甘草5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飲服,每日1劑。
【功用】 溫腎壯陽,適用於慢性前列腺炎小便頻數,餘瀝不盡,尿末滴白,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甚或陽痿,早泄,兼見形寒肢冷,小便清長,舌質淡胖等。
6. 前列腺湯
【組方】 丹參10克,澤蘭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紅花4.5克,乳香4.5克,沒藥4.5克,王不留行10克,青皮6克,川楝子6克,小茴香3克,白芷6克,敗醬草20克,蒲公英20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同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飲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 活血化瘀,行氣導滯。適用於慢性前列腺炎。
7. 萆薢分清飲
【組方】 川萆薢15克,黃柏、石菖蒲、茯苓、丹參、白術、蓮子心、車前子各10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同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飲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 清熱利濕,分清瀉濁。適用於慢性前列腺炎。
8. 留竹丹桃粥
【組方】 王不留行10克,竹葉5克,丹參15克,桃仁15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 將諸藥擇淨,同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7日為1個療程,連續2個療程。
【功用】 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於慢性前列腺炎。
(二)外用方
1. 丹苓桃仁湯
【組方】 丹參20克,赤芍20克,大黃20克,土茯苓30克,桃仁12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同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濃縮至200毫升,保留灌腸,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每次保留時間30分鍾,每日1劑。
【功用】 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適用於細菌性前列腺炎。
2. 柏菊三草湯
【組方】 黃柏、野菊花、魚腥草、紫草、白花蛇舌草各15克,丹參、赤芍各10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煎煮取液1 500毫升,再加水適量坐浴,而後足浴,每日2次,每次20分鍾,每日1劑,10日為1個療程,連續2~3個療程。
【功用】 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於慢性前列腺炎尿頻尿急,尿道灼熱刺痛,尿末滴白量多,會陰脹痛不適,前列腺腫脹壓痛,前列腺鏡檢白(膿)細胞增多,前列腺液培養多有細菌生長,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3. 二黃丹參湯
【組方】 黃柏、大黃、蒼術、龍膽草、車前子、木通各30克,丹參、蒲公英、路路通、赤芍、薏苡仁各20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坐浴,每日2次,每次30分鍾,每日1劑,7日為1個療程,連續3個療程。
【功用】 清熱利濕,行氣活血,通經化瘀。適用於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肥大,又稱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見多發病,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前列腺是男性生殖器官附件之一,位於膀胱頸部的前下方及後部,包圍尿道後部,它的功能是分泌前列腺液,參與精液的構成和運送。前列腺肥大則是由於圍繞後尿道的前列腺腺體增生,壓迫後尿道而引起的症狀,如尿頻,尿急,夜尿次數增多,排尿無力和排尿困難。本病是逐漸發生的,常不引起老年人的重視,開始時僅是輕度肥大,對膀胱、尿道的壓迫並不嚴重,每天僅排尿的次數增多(尤其是夜間),以後隨著肥大加重,尿流逐漸變細,排尿時有不適感,當肥大嚴重壓迫尿道時,可有長期排尿困難,膀胱內瀦留大量尿液而形成尿瀦留,嚴重時可引起腎積水,腎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其最常見的並發症是泌尿係感染,血尿和尿路結石。
本病屬中醫“癃閉”範疇,多為老年人腎氣日衰,元氣不足,無力推動血行,導致氣虛血瘀,痰瘀互結,阻塞尿道所為,當以軟堅散結,祛瘀消腫,解毒燥濕為治,中醫藥療法簡單,避免了長期口服藥物的缺點,患者無痛苦,不良反應少,對於老年患者尤為適宜,可選用下列丹參治療方。
(一)內服方
1. 丹參舒肝散結方
【組方】 丹參15克,柴胡9克,赤芍15克,當歸15克,生牡蠣30克,玄參15克,川貝母1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浮石15克,牛膝9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同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3次溫服,7日為1個療程,連續2~3個療程。
【功用】 疏肝散結。適用於前列腺肥大,小便癃閉不通,多先由小便滴瀝不盡開始,苔膩,脈弦有力。
2. 前列通補湯
【組方】 黃芪20克,海藻20克,枸杞子10克,黨參15克,丹參15克,菟絲子10克,懷牛膝10克,澤瀉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蓮30克,王不留行12克,甘草5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同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飲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 清熱活血,補氣消結。適用於前列腺肥大。
3. 五加皮藥酒《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組方】 五加皮、熟地黃、丹參、杜仲、蛇床子、幹薑各90克,地骨皮60克,天冬30克,鍾乳石120克。
【製法】 前藥除熟地黃、天冬切碎外,餘藥共為粗末,用生絹布盛,用好高粱酒15斤浸7日後濾清,然後加冰糖適量即成。每服1杯,飯後溫服,1日2~3次。量小者酌減,以不醉為度。
【功用】 補益肝腎。適用於男子腎虛,小便淋瀝,婦人陰中濕冷,腹脅痞塊身瘦,腰膝時痛,及左癱右瘓,手足拘攣。
(二)外用方
1. 柴丹紅藤二草湯
【組方】 柴胡、紫丹參、紅藤、益母草、墨旱蓮各30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入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鍾,每日1劑,10日為1個療程,連續2~3個療程。
【功用】 疏肝行氣,活血化瘀。適用於前列腺肥大夜尿頻多,小便不暢,或尿線變細,或尿流分叉,或時斷時續,或點滴而下,情緒抑鬱,小腹脹痛,前列腺增大,質地偏硬,苔薄白,舌質黯,脈弦澀。
2. 參芪蘇木湯
【組方】 丹參、黃芪、蘇木各30克。
【製法】 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次15~30分鍾,每日2次,每日1劑,10日為1個療程,連續2~3個療程。
【功用】 補脾益氣,活血化瘀。適用於前列腺肥大小便無力,尿後餘瀝,排尿間歇,時斷時續,甚或點滴不通,少氣懶言,納呆腹脹,大便稀溏,前列腺增大,質地中等或略硬,舌淡苔白,脈緩無力等。
3. 丹桂附片湯
【組方】 丹參、肉桂、附片、桃仁、紅花各30克。
【製法】 將上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先熏雙足,待溫度適可時足浴,每日1次,每次10~30分鍾,每日1劑,連續10~15日。
【功用】 補腎溫陽,活血化瘀。適用於前列腺肥大形寒肢冷,腰脊酸痛,排尿無力,小便不暢,或點滴不通,小腹急痛,前列腺增大,質地較硬,舌質淡胖或紫黯,脈沉細緩等。
!#第七節 丹參在感染科的應用方選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傳染病。從病原學上可分為甲、乙、丙、丁、戊、巳等幾型,從臨床上則分為急性、慢性、重型和瘀膽型等幾型。本病主要通過接觸經口傳染。乙、丙型則更多因輸入帶有病毒的血液或血製品而傳染。本病以食欲缺乏,惡心,上腹部不適,肝區疼痛,乏力等為主要臨床表現,部分病人可有黃疸和發熱,多數肝髒大,有壓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害。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濕熱蘊結,肝脾失調,氣滯血瘀所為,當以清熱利濕,疏肝健脾,活血行氣為治,可選用下列丹參治療方。
(一)內服方
1. 強肝膠囊(中成藥)
【組方】 丹參、炙黃芪、板藍根、桃仁、當歸、連翹、製何首烏、鱉甲、熟地黃、黃精、白芍、雞血藤等。
【製法】 將諸藥擇淨,研為細末,製成片劑即成。口服,1次5粒,1日2次,每服6日停1日,8周為1個療程,停1周再進行第2個療程。
【功用】 清熱利濕,補脾養血,益氣解鬱。用於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中毒性肝炎等。
2. 乙肝寧顆粒(中成藥)
【組方】 丹參490克,黃芪606克,白花蛇舌草408克,茵陳606克,金錢草408克,黨參490克,蒲公英408克,製何首烏490克,牡丹皮408克,茯苓408克,白芍408克,白術408克,川楝子408克。
【製法】 將經上藥物擇淨,如法製成顆粒即成。口服,每日3次,一次1袋,兒童酌減,治療慢性肝炎者以3個月為1個療程。
【功用】 補氣健脾,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適用於慢性肝炎屬脾氣虛弱,血瘀阻絡,濕熱毒蘊證,症見脅痛,腹脹,乏力,尿黃,對急性肝炎屬上述證候者亦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