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內科病症(1)(1 / 3)

第一節呼吸係統疾病

一、感冒

感冒俗稱“傷風”,又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常見外感病。如果感冒廣泛流行,且症狀較重,則稱為“流行性感冒”。本病一年四季皆可發生,但以冬、春兩季最為多見。年齡、性別之間發病率無明顯差異,有時可呈一定範圍的流行。根據病因學分類,分為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細菌性咽扁桃體炎和流行性感冒。

【貫眾】30克,加水600~800毫升煎至300毫升左右後過濾,加入糖精015克和適量的糖,裝入瓶中(備用湯劑須加防腐劑,用時加熱)。每日3次,每次100毫升,連服2日。

【茵陳蒿】全草6~10克(每人用量),加水煎至藥液相當於生藥量的3~4倍時即成。每日1或2次,每次口服20~30毫升,連服3~5日。對普通感冒有預防作用,對流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黃芪】黃芪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每片含黃芪15克),或隔日口服黃芪15克(湯劑),10日為一療程,停藥5日,再行第二療程。

【野菊花】(成人每次6克,兒童酌減)用沸水浸泡1小時,煎30分鍾,取藥液內服。一般每月普遍投藥1次;對以往每年感冒3~5次者,2周投藥1次;對經常感冒者每周投藥1次。主要用於預防普通感冒。

【香薷】香薷15~30克,用開水400毫升衝泡,加蓋悶待溫度降至30℃以下時倒出備用。每日1劑分3次服完。15歲以上每日30克,15歲以下15克。香薷辛溫解表,主治風寒感冒。

【柴胡】柴胡適量,水煎,蒸餾法提取揮發油,保留母液。藥渣再煎煮1次,合並煎液與母液,濃縮後與揮發油混勻,加入蔗糖與香精,即得柴胡口服液。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體溫在38℃以上者劑量加倍,飯前服用。兒童劑量減半,連服3日。用於治療外感發熱。

【萊菔子】萊菔子(生蘿卜子)3克,研末,溫蔥湯送服,取微汗,每日3次,連用2日。

【生石膏】生石膏(1歲以上每日用200克,1歲以下每日用100克),搗爛後放入搪瓷器皿或煎藥鍋內,加水500毫升,煎至50毫升左右,共煎4次,每次煎煮時間不得少於1小時,藥液加糖適量調味。

【板藍根】板藍根30克,水煎服,每日3次,連服3~5日。

【大蒜】大蒜頭1個,去皮搗爛取汁,加冷開水10倍,滴鼻,每日3~5次,用於預防感冒。將大蒜搗碎,加水煮沸,再加米醋適量,裝入小茶壺中,加蓋,使熱氣從壺嘴出,對準壺嘴熏口、鼻。用於治療鼻塞、頭痛。

二、咳嗽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通過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進入氣道內的異物。如長期、頻繁、劇烈咳嗽影響工作、休息,引起呼吸肌疼痛,則屬病理現象。引起咳嗽的病因較多,主要為呼吸道疾病,也可由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等因素引起。

【車前草】適量加水濃煎,煎後過濾(每100毫升含生藥60克為宜)。每日3次,每次20~40毫升。

【酸橙】酸橙(已熟)1個,白糖或冰糖(研碎)100~150克。先將橙子頂部削下,用小勺將橙瓤攪碎如泥,放糖,取頂皮蓋好,直立放於碗內。武火燒開後,文火蒸燉約50分鍾,待橙香大出之時即成。睡前1次溫服。小兒酌減。主要治療慢性咳嗽。

【仙人掌】鮮仙人掌(去刺)100克加白糖30克,每日分2次口服(兒童酌減)。一般用藥1~2日即有效,最多服用7日。主用於熱咳,未見不良反應。體溫超過38℃以上者酌加抗生素治療。

【山楂根】適量。將山楂根洗淨,刮去表皮,切成薄片,置鍋中用紅糖炙炒,成人每次50克(兒童酌減),加水100毫升,生薑3片煎煮15分鍾即可服用。急、慢性咳嗽均可應用,尤以治療急性風寒性咳嗽最佳。

【木蝴蝶】木蝴蝶5~20克,水煎服,頓服或分次服用。小兒每日5~12克,成人每日12~20克。

【紫菀】紫菀50克(成人量),小兒15~30克,加冰糖50~100克,水煎代茶頻服。主要治療幹咳無痰。

三、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床特征為發病持續3個月以上,並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狀的其他疾病(如肺結核、肺氣腫、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等)。起病緩,病程長,冬重夏輕,常並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髒病。老年人多見,尤其是50歲以上者,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男性較女性高發,北方較南方高發,山區較平原高發。慢性支氣管炎按症狀可分為單純型和喘息型兩類。單純型的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型者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鳴音,喘鳴在陣咳時加劇,睡眠時明顯。按病情進展可分為急性發作期、慢性遷延期和臨床緩解期。

【蔓荊子】蔓荊子5~10克,白糖25克,香油10克,雞蛋1個。以文火將香油加熱至沸,炒蔓荊子為棕色,把雞蛋打開攪拌後倒入油鍋,當雞蛋下部煎至微黃,上部尚呈液狀時,即加入白糖,摻炒均勻後備用。早晚各服1劑。

【青蒿】青蒿揮發油製成滴丸、膠囊等多種劑型。有較好的祛痰、鎮咳和平喘作用。

【重樓】重樓根莖去皮,搗碎磨粉壓片,每次3克,每日2次,飯後服。10日為一療程,共服3個療程,每療程間隔3日。

【淫羊藿】淫羊藿(幹品)。以其總量的80%煎取濃汁,20%研粉,二者混合為丸,每日量相當於生藥30克,2次分服。適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

【辣椒棵】幹辣椒棵(帶根)1

250克,洗淨放蒸餾鍋蒸餾,接收蒸餾液100毫升密封保存。再將蒸餾過的辣椒棵入鍋水煎2次,合並2次水煎液,2~4℃冷置24小時,6層紗布過濾除渣,文火煎煮(不超過80℃),濃縮至600毫升,待冷,加入蒸餾液,2~4℃靜置48小時,吸出上清液用濾球過濾450毫升,裝瓶密封,115℃高壓滅菌。每次服15毫升,每日3次。連服本方10日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1日。本方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

【龍葵果】鮮龍葵果60克(幹果30克)。本品放入白酒50克中,泡7日製成酊劑備用。

1預防慢性支氣管炎每晚服本品50毫升,連服1個月。

2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每日服3次,每次50毫升,7日為一療程,可連續服用,直至病愈。可用於防治慢性支氣管炎,如係防治小兒慢性支氣管炎,可鮮食或用鮮品取汁,或煎服,每次15~20克,效果亦佳。

【沙棘果】沙棘果洗淨存於冰箱中保鮮,每日2次,每次服50粒(6~9克),14日為一療程。

【龍舌蘭】選新鮮龍舌蘭葉片3~4片(約30克)洗淨,置於沙壺中文火煎煮90分鍾左右,取藥汁500毫升,棄渣,趁熱加入白糖20克,待藥液降溫(40℃)即可服用。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患者於冬至前連服10~15日,每日1劑;慢性遷延期每日服1劑,連服3周以上;急性發作期日服3劑,連續7~10日。實驗研究表明:本藥能增強白細胞吞噬功能等非特異性免疫力,還可促進細胞免疫等特異性免疫功能。

【白胡椒】5~8粒研成細粉,撒在5厘米×7厘米大小膠布的中部,然後外貼於兩側肺俞穴,封貼1~3日取下。

【木蝴蝶】成人每日15~20克,小兒每日6~15克。用清水浸泡約10~15分鍾,煮沸約5分鍾為第1次煎液,第2次加水適量,再煮沸5分鍾,將2次煎液合並,每日2次溫服。另加水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效果亦佳。

【絲瓜藤】一般在7~8月份,選取主根健壯、莖粗無病蟲害的絲瓜藤於下午5:00~6:00時,用消毒紗布將藤的表麵洗擦幹淨,再將已消毒過的幹淨小口玻璃瓶準備好,離地麵36厘米處剪斷絲瓜藤,將連根的一端稍彎曲插入準備好的瓶內,讓絲瓜藤滲出的汁液滴入瓶中,並在瓶口處紮上消毒紗布,24小時內收取新鮮絲瓜藤汁液約1

500毫升。每次飯前半小時服150~200毫升,每日3次,連服2~3周。

【川芎嗪】川芎嗪10毫升和生理鹽水20毫升加入霧化瓶中,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每日2次,每次2分鍾,治療2周。現代藥理研究認為:本品能降低纖維蛋白原,抑製血小板聚集,擴張小動脈及毛細血管;調節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及減低黏膜水腫,提高機體免疫力。

【魚腥草】無菌注射液,3~7歲用8~10毫升,7~12歲用10~15毫升,13歲以上用20~40毫升,以上劑量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毫升中靜滴,每日1次,連用5日。實驗研究表明:本品對流感病毒甲1型及甲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有滅活作用,且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多種致病菌有明顯抑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