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洞(1 / 2)

第一章 石洞

平洲,華夏大地九大洲之一.

在平洲西南地方,俯視之下有一座狀似黑牛的山脈,被稱作黑牛山,此山延綿數萬裏,常年空氣清新,氣候宜人,迷霧繚繞山腰,山上鬱鬱蔥蔥的長滿了各種的古樹老藤,山中不乏有各種禽獸的棲息,草藥遍布,山澗跳躍,溪流恒生。

有這樣的山脈做依仗,黑牛山下的居民安居樂業,與世無爭,自給自足。

人吃五穀雜糧,生老病死難免生出疾病。黑牛山當然少不了郎中,張濤的父親張凡平就是黑牛山一處村落中大家敬重的郎中。

張濤所在的村落外麵稱之為富西村,村子不大隻有百來戶的人家,算是一個很小的村子。

這個村子走出黑牛山的沒有幾人,就是到百裏開外的鎮上賣藥材都需要一個月去一次到兩次。

“西涼城都是大貴人住的地方,咱們黑牛山也隻有張全大貴人能夠在西涼城,聽說張大貴人現在在哪裏做著很大的生意,而且要把咱們的藥都賣到京城去了。”馮耿有些的激動的朝天空不斷的筆畫想要向張濤描述的更加清楚。

張濤眼睛發怔的瞅著遠處的地方,遠方一道夕陽殘紅緩緩的在天際之邊升起,他有些心不在焉的聽著馮耿的話語。

“馮耿,你相信不?有一天我也要走出黑牛山外,要走出西涼城,要到平洲的外麵去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張濤突然一臉認真的衝馮耿說道。

馮耿有些驚訝的張大了嘴巴,不相信的衝張濤說道:“去平洲?你沒有發瘋?平洲可是大到無邊無際的,聽說靠著人的兩條腿不知道要走多遠多久呢!”

張濤平常很喜歡聽馮耿講黑牛山以及黑牛山以外的故事,馮耿的父親是村中的教書先生,也是他們整個村子中最富有學識的一位,關於村子外麵的事情數他們家知道的多,雖然這些大多都是從他們家中不知道那一代的古書上看來的。

馮耿的父親應該也沒有走出過黑牛山,自古有言“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書讀的多了是好,但是還需要親身去體驗一番。

馮耿的父親每天都在村子中教導村中的小孩子讀書還有識字,每逢那家有紅白喜事都要請他父親去看一看。

馮耿的父親最多也就是去百裏之外的黑牛山看了看,在哪裏聽到商販們講述一下黑牛山以外的事情,看一下各個藥材的價格,看有沒有新奇的商品被販賣到黑牛山的鎮上。

然後這位富西村最有學識的人,最後卻因為張濤的一句話而命上黃泉!

事情還是要發生在張濤和馮耿討論黑牛山外故事的三個月後了。

那個時候正是藥材銷售最好的季節,各家各戶都把晾曬好的藥材整理到牛車上準備趕到鎮上去銷售,期望這些藥材能夠賣個好價錢。

從西涼城到黑牛山收購藥材的各個商鋪的掌櫃都早早的在黑牛山下的小鎮上守候著。

黑牛山上的藥材在西涼城可是有名的好,各地的藥材商販都喜歡在這裏收購藥材,第一是因為這裏的民風,山下長大的村民大都比較的淳樸。

第二則是因為這裏第因為地處比較偏遠,上了年齡的藥材特別的多。

這一天,烈陽高照。

馮耿的父親馮學究早早的就端坐在木桌前,甩筆記錄下各個村民今年的藥材的記錄。

“張五家,天麻兩斤、當歸三斤、山參兩株……”

張五麵帶笑容的畢恭畢敬的瞅著馮學究寫完,連忙焦急的把藥材都裝到了早就準備好的牛車上,對身後趕車的夥計開口道:“兄弟,這次讓你費心了!”

“沒事,回來後找我來領取銀子,絕對一分不少。”

其他的村民趕緊的把排好隊,讓馮學究趕緊的記錄。

馮耿也被叫到了一旁去看著秤砣,馮學究也是有意的想要鍛煉馮耿成為他的得力助手。

張濤其實心中很是羨慕馮耿的這項工作,能夠在村中的人麵前露臉,還顯得特別有學問。

雖然張濤也很聰明,跟著馮學究讀書也有五年,無論是什麼都在同齡孩子麵前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他沒有這個機會,他被他父親安排到山上采藥,因為聽到鎮上賣藥材的村民回來說,西涼城發生了瘟疫,張凡平根據村民描述的症狀推算一番後大吃一驚,這種瘟疫千年難遇,不是一般的常規藥能治的,祖傳醫書上記載需要幾種特別藥材,張凡平知道村民從來沒有采到過那幾種藥材,甚至他們聽都沒有聽說過。

但張濤去年到山上去放自家贍養的老牛時候卻帶回來幾株,張凡平咋看到後很是震驚,素後就讓張濤帶著他去了采藥的地方,到了地方卻看到哪裏空空一片什麼都沒有、

但是今年張濤去采藥的時候又帶回來了幾株那樣的要次啊,張凡平又是急忙的帶著張濤去了他采藥的地方尋找,依舊什麼都沒有發現。

依照張凡平個人的推斷,這種瘟疫遲早就會傳播到黑牛山上,情況很是危機,而張濤帶回來的幾種藥材根本就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