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靈雨至(1 / 2)

華夏豫州。

沁城深秋。

白雲山頂。

一老頭,身形佝僂,麵似皺布,發如雪。

他此時正躺在一塊山石上氣喘籲籲,旁邊就是萬丈懸崖,一陣風吹過,骨瘦如柴的老頭好似欲隨風而去。

老頭姓吳名道,住在白雲山腳下,今年八十九歲高齡。

近日他覺得心惶惶,手腳常顫,視而恍惚。

也許多年的執筆春秋,讓他亦初窺天徑,他知道自己大限已至,時日無多了。

今日一大早,吳道放走了圈養的雞鴨,解開了大黃狗脖子上的鐵鏈。

然後走進西屋,吃力的抱起最後的一包大米,一路走,一路撒,到了灶屋,隻剩一捧。

唏嚕嚕的喝了兩碗稀粥,他拿起磨得發黑,黑的發亮的拐杖,朝山中而去。

大黃狗搖著尾巴跟上。

大黃狗沒有名字,吳道就叫它大黃狗。

山路陡而險,吳道走的極慢,到了中午才走一半。

山風大,衣衫薄,吳道冷的縮著肩膀,身體顯得更加瘦小。

忽然覺得腹中饑餓,他四處看了一下,找了個避風的山岩縮在裏麵,大黃狗似乎也冷的夠嗆,夾著尾巴和他依偎在一起。

在口袋裏一陣摸索,吳道拿出一小把冰糖,填進嘴裏一顆,嘬嘬的吸著。

看了看哼唧的大黃狗,他放一顆在手中,讓大黃狗舔去。

大黃狗似乎覺得不合口味,給吐了出來,可憐巴巴的看著吳道。

吳道搖了搖頭,不去管它,待手中冰糖嘬完,他拄著拐杖慢吞吞的站起身,繼續前行。

大黃狗跟了兩步,哼嘰了幾聲,夾著尾巴下了山。

吳道視若無睹,隻是歎了口氣。

山路越來越陡,他的速度卻未減慢,也許是上天保佑,倒是沒有跌下山。

這條山路他走了不知多少次,十年前,他還嚐試閉著眼上了山。

終於,太陽都不耐煩的漸漸下沉,吳道終於顫顫巍巍的來到山頂,卻是筋疲力盡,倒下就睡。

他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又回到了年青時。

那年十八,戰亂剛息。

那年三十,知青下鄉,他一眼就望見了她。

她教他識字,他教她種地。

楊木床上,他們私定終身。

老白楊下,他們約定歸期。

第二天,她走了,卻再也沒有回來。

四十歲,他拿起紙筆,執筆書春秋。

她教他的字,他一一用盡。

五十歲,他自學成才,識盡所有字。

六十歲,他小有名氣,收養的四個孩子也一一長大,他傾盡所有心血,幫孩子們成家立業。

大兒子成家,三分積蓄。

二兒子成家,四分積蓄。

三兒子成家,老本盡出。

四兒子成家,牛羊賣盡。

七十歲,照看孫子,孫子摔倒,被大兒媳破口大罵,大兒子視若無睹。

七十二,三兒子路過屋後菜地,踩一腳汙物,對他拳腳相加。

七十五,家裏來人,稱是她的後人,她臨走時對他念念不忘,希望他去參加她的葬禮。

葬禮歸來,大病一場,住在二兒子家。

一個月後,二兒媳不願,大鬧,指著他說,老而不死是為賊。

夜裏,二兒子拿著鐵錘,在他頭上敲打著,欲一錘砸下,嚇的他魂飛魄散。

次日醒來,腦門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