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
莊公矜勇力不顧行義晏子諫
莊公奮乎勇力,不顧於行義。勇力之士,無忌於國,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故晏子見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於世者乎?”
晏子對曰:“嬰聞之,輕死以行禮謂之勇,誅暴不避強謂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禮義也。湯、武用兵而不為逆,並國而不為貪,仁義之理也;誅暴不避強,替罪不避眾,勇力之行也。古之為勇力者,行禮義也。今上無仁義之理,下無替罪誅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於世,則諸侯行之以國危,匹夫行之以家殘。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戲;殷之衰也,有費仲、惡來,足走千裏,手裂兕虎,任之以力,淩轢天下,威戮無罪,崇尚勇力,不顧義理,是以桀紂以滅,殷夏以衰。今公自奮乎勇力,不顧乎行義,勇力之士,無忌於國,身立威強,行本淫暴,貴戚不薦善,逼邇不引過,反聖王之德,而循滅君之行。用此存者,嬰未聞有也。”
【譯文】
齊莊公誇耀勇力,卻不推行禮義。哪些憑借勇力得誌的人,對國家的法令製度毫無顧忌。王室親族不敢上陳善言,親近的臣子也不敢進諫,所以晏子去見莊公。莊公問晏子說:“古時候有僅憑勇力在世上立身的人嗎?”
晏子回答道:“我聽說,為了遵行禮義而把生死看得很輕的人才叫有勇,誅滅凶暴而不畏強悍的人才叫有力。所以,‘勇’和‘力’的樹立,是為了推行禮義。商湯、周武王興兵伐罪不是忤逆行為,吞並了暴君的國土不是貪心,因為這符合仁義的原則。誅滅惡人不畏懼強權暴力,消滅罪惡不害怕人多勢眾,這就是智勇有力的行為。古代哪些智勇有力的人,遵循的是禮義。現在的國君沒有推行仁義的美德,臣下也沒有消滅罪惡誅滅強暴的行為,而僅僅憑勇猛有力來立身於世上,那麼,諸侯如果這樣做將致國危,大夫如果這樣做就會家破。過去夏朝衰落時,有推侈、大戲;殷朝衰落時有費仲、惡來。這些人腳能跑千裏,手能撕裂猛獸。任用他們,他們就憑借勇力欺壓天下之人,亂施淫威殺害無辜的百姓。推崇倡導勇力,而不顧及仁義道德,所以夏桀、商紂因此滅亡,夏朝、商朝也因此衰敗了。現在君王誇耀勇力,而不推行仁義,勇猛有力的人,對國家法令製度毫無顧忌,在朝廷威望日盛,行為卻荒淫殘暴。王室親族有忠言不敢上陳,親近的臣子見到惡行不敢勸諫,違反了聖王的德政而依照亡國之君的行為,能用這種行為去求得國家永存的,我沒有聽說過。”
景公飲酒酣願諸大夫無為禮晏子諫
景公飲酒酣,曰:“今日願與諸大夫為樂飲,請無為禮。”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過矣!群臣固欲君之無禮也。力多足以勝其長,勇多足以弑君,而禮不使也。禽獸以力為政,強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禮,則是禽獸也。群臣以力為政,強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將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故詩曰:‘人而無禮,胡不遄死。’禮不可無也。”公湎而不聽。少間,公出,晏子不起;公入,不起,交舉則先飲。公怒,色變,抑手疾視曰:“向者夫子之教寡人,無禮之不可也,寡人出入不起,交舉則先飲,禮也?”晏子避席再拜稽首而請曰:“嬰敢與君言而忘之乎?臣以致無禮之實也。君若欲無禮,此是已!”公曰:“若是,孤之罪也。夫子就席,寡人聞命矣。”觴三行,遂罷酒。蓋是後也,飭法修禮,以治國政,而百姓肅也。
【譯文】
齊景公與臣子飲酒到高興時說:“今天我要和各位大夫痛快地飲酒,請大家不要拘束禮節。”晏子神色不安、麵容嚴肅地說:“君王的話錯了。所有臣子固然希望君王不講禮節。如果力氣大得足夠以力大欺淩長輩,勇猛得足夠以勇猛刺殺他的國君,那麼禮治就不便於執行了。禽獸就是以強的作為首領,強壯侵犯弱小的,所以每天都會換首領。現在君王丟開禮法,就是和禽獸無異。群臣憑借勇力來管理朝政,強大的侵淩弱小的,而每天更換君主,您將置身於何處呢?而人之所以比禽獸高貴,是因為人講禮儀,所以《詩經》說:‘人如果沒有禮儀,為什麼不快點死去。’禮不可以沒有呀。”景公背開身子而不聽晏子的話。過一會兒,景公出去,晏子不站起來,景公回來,晏子也不站起來,相互舉杯時晏子則先景公而飲。景公怒色滿麵,手按桌子睜大眼睛看著晏子,說:“以往先生告訴我,人不可沒有禮節。我出去進來你不起立致意,相互舉杯,你卻先飲,這難道合乎禮嗎?”晏子站起來離開座席,再次叩首跪拜而且恭敬地說:“我怎麼敢把和君王說的話忘記了呢?我隻是用這種方式來展示沒有禮的結果。君王如果希望不要禮法,就是這樣啊。”景公說:“你說得對,這是我的過錯,先生請入座,我聽從你的勸告。”君臣相互舉杯三次,就結束了酒宴。從這以後,景公開始整治法度,修明禮治,以此治理國家,百姓也變得恭敬有禮了。
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後發晏子諫
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後發。
晏子見曰:“君病酒乎?”公曰:“然。”
晏子曰:“古之飲酒也,足以通氣合好而已矣。故男不群樂以妨事,女不群樂以妨功。男女群樂者,周觴五獻,過之者誅。君身服之,故外無怨治,內無亂行。今一日飲酒而三日寢之,國治怨乎外,左右亂乎內。以刑罰自防者,勸乎為非;以賞譽自勸者,惰乎為善;上離德行,民輕賞罰,失所以為國矣。願君節之也!”
【譯文】
齊景公飲酒大醉,三天後才起來。
晏子去拜見齊景公說:“君王醉酒了嗎?”景公說:“是的。”
晏子說:“古時候的人飲酒,足夠用來疏通氣血,調和精神就會停止了。所以男子不會聚眾作樂以免妨礙本業,女子也不聚眾作樂以免妨礙工作。男人、女子在一起飲酒取樂,也以相互敬酒遍飲五次為限,超過這個限度的人就會受到斥責。因為君王自身躬行這個禮節,所以朝廷之外沒有積小而壞大的政事,朝廷之內沒有混亂的行為。您現在飲酒一天而醉臥三天,在外麵國家的政事遭到怨言,在內部君王左右的人又趁機作亂。因懼刑罰而自我防範的人,就會肆意為非作歹,盡力追求賞賜、榮譽的人,也會懶於作善事;君王沒有了德行,百姓就會輕視賞罰,這便丟掉了所用來治國的東西了。希望君王節製飲酒。”
景公飲酒上日下納弦章之言晏子諫
景公飲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諫曰:“君欲飲酒七日七夜,章願君廢酒也!不然,章賜死。”晏子入見,公曰:“章諫吾曰:‘願君之廢酒也!不然,章賜死。’如是而聽之,則臣為製也;不聽,又愛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紂者,章死久矣。”於是公遂廢酒。
【譯文】
齊景公飲酒,飲了七天七夜還不停止。弦章勸諫說:“君王縱欲飲酒已經七天七夜,我懇求您停止酗酒,不然,就賜我死吧。”晏子進來見景公,景公說:“弦章勸諫我說:‘希望君王停止飲酒,不然,就賜我死。’如果就這樣聽從他的話而停止飲酒,那豈不就是臣子製約君王了;如果不聽他的話,我又舍不得他死。”晏子說:“弦章幸運啊,遇上君王了!假若弦章碰到的是夏桀、商紂這樣的暴君,弦章早就死了。”於是景公停止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