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館記(1 / 1)

病梅館記

龔自珍

江寧之龍蟠[1],蘇州之鄧尉[2],杭州之西豁[3],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4],正則無景;梅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5]。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6],以繩天下之梅也[7];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妖梅[8、病梅為業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9],明告鬻梅者吧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天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11],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複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12]。辟病梅之館以貯之。烏乎,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餘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作者簡介]龔自珍(1792-1841),字瑤人,號定盒。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道光九年( 1829)進士,曾任內閣中書,禮部主事等,後辭官南歸,主講江蘇丹陽雲陽書院。晚清著名文學家,其詩文多憂思孤憤,開近代文化之先聲。

[題解]《病梅館記》作於1839年作者辭官南歸之後。本文表麵寫的是“病梅”,實則意在言外,別有所指,孤憤激切。表達了對禁錮人性的專製重壓的不滿,和對個性解放,人格自由的渴望。

[注釋]

[l]江寧:江寧府,即今江蘇南京市。龍蟠,南京地名。

[2]鄧尉:山名。在今蘇州市西南。

[3]西谿:水名,在今杭州市靈隱山西北。

[4]欹(qi):傾斜。

[5]固也:誠然如此。

[6]詔:宣告。

[7]繩:衡量,規範。

[8]妖:斷殺。

[9]孤僻:獨有的偏好。

[10]鬻(yu):賣。

[11]遏:阻止。

[12]詬厲:責罵。